二十一世紀初的d市經濟很是蕭條,城市裏麵幾乎見不到車水馬龍的景觀,而農村裏麼,每到吃飯時間總是炊煙嫋嫋,形成了一個特別的景觀。但是農村的淳樸總能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尤其是等到這些失去以後。
“出來吧,看見你們了,別在那兒藏著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圍著一條街道邊轉邊喊,然而回應她的卻是一片寂靜,看來她想出的妙計沒有見效。無奈,她隻能慢慢的找了。
“小雨,小雨,吃飯了”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了過來,隻見走來的是一個30多歲的農村婦女。
“莫小雨,你媽叫你回家吃飯”小女孩也跟著叫道。
“哈哈,在這兒呢,怎麼樣,找不到吧”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從街道旁的一堆柴堆裏蹦了出來,渾身上下沾滿了草葉。但是他卻滿臉興奮,玩得不亦樂乎。
“你這孩子,怎麼淨往那髒地方鑽啊”婦女連忙過來拍打男孩身上的髒東西,然後領著他回家了。
莫小雨走後,其他的小玩伴也知道吃飯時間到了,就各自出來回家了。
“媽媽,窮光蛋是什麼意思啊?”飯桌上莫小雨突然問道。莫媽媽和小雨的父親莫良純聽到以後一臉詫異,“你聽誰說的窮光蛋啊?”父親莫良純反問道。
“今天小依他們這麼說我的,說完我不理解,他們還笑話我”莫小雨回答道“爸爸,窮光蛋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窮光蛋的意思就是很窮,窮的什麼都沒有”莫媽媽回答道。
“哦,那他們為什麼笑我呢?”莫小雨又問道。
“那是因為你什麼都不懂,你現在到了上學年紀了,明天就送你去上學,上了學你能學好多東西,而且啊,將來一定不是窮光蛋,嗬嗬嗬”回答他的是父親莫良純。
“嗯?真的麼?那好,我明天就去上學,將來不做窮光蛋”莫小雨一聽便來了興致,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
童年的孩子總是把問題想得很簡單,認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天理,老是忽略掉付出的部分。莫小雨也是如此,他把學習看作一個很神奇的事情,認為那一定是很好玩的。也許對於一些孩子而言,學習的確是有趣的,但那隻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而且,莫小雨並不屬於這一部分人。
就這樣,莫小雨開始了學習的生涯,然而,沒過多久,莫小雨便厭煩了學習,上課總是提不起一點精神來。世界是公平的,莫小雨對於學習的厭煩,導致他的成績一直在下遊徘徊。
莫小雨的父親莫良純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農民,對於生活沒有多大奢望,隻求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在那時的農村,想要出人頭地,隻有靠學習,理所當然的,學習的好壞成為評判一個孩子前途的唯一標準,當然,這隻是人們的普遍看法。莫小雨的成績不好使得莫良純在街坊鄰居的麵前有些事情很沒有麵子,但是莫良純從來沒有在學習這件事上批評過莫小雨。而莫小雨在學習上依然沉落。
小學結束了,莫小雨要去外地念初中了。臨走前的晚上,莫小雨偷偷地來到了村旁的小河邊,看著靜靜流淌的河水,許下了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將來有一天,我要放下所有的事情,一個人,就一個人,呆在這裏看著這裏的景色,看上一天。然後就回去了,明天莫小雨踏上了異地求學的路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條不歸路。莫小雨不知道,他那晚在小河邊許下的那個小小的、天真的願望,他這一輩子也沒能實現。
初中與小學是不同的。初中的老師極力表揚學習好的同學,鄙視學習差的學生。學習好的同學都極力去學習,爭取獲得老師的表揚,至於學習差的同學,顯得無所事事,就整日聚在一起,拉幫結派,打架鬥毆,打架狠得也獲得某種榮譽。而莫小雨學習不好,但是為人老實、不好鬥,於是他變成為了兩不從屬那種人,沒有人跟他往來,整日形單影隻。從那時開始,莫小雨就變得內向、沉默。
初中一眨眼而過,高中是按成績入取的,有很多人上不了高中,就直接回家了。莫小雨卻出人意外的考入了當地一所有名的高中,這可讓莫良純高興得合不攏嘴啊。
高中是個很重要的階段,這是相對於初中而言。莫小雨上了高中後沒有再像初中那樣,因為他多少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再加上學校的管製非常嚴厲,莫小雨就整日的悶頭學習,雖說他很多時候都隻是做做樣子,但是還是有一定收獲的,他的成績已經徘徊到中遊了。但是高考是一個把得很嚴的死關卡,莫小雨所在的那個高中的升學率並不高,這也導致了莫小雨高考的失利,最終沒能考上。莫小雨很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就一輩子呆在這農村裏,上了這麼多年的學也讓他對外麵的世界有了一定了解,他知道外麵的世界很是精彩,他很向往外麵世界的繁華,更不想就這樣回到村裏繼續受人冷眼。莫良純總是能讀懂兒子,他一咬牙決定讓莫小雨去複習,再考。莫小雨這一複習就是兩年,第一年失利,第二年才考上了總起來說不錯的大學。看見兒子考上了大學,莫良純總算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