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明白對於中國人來說,背井離鄉是件嚴重的事。這樣吧,先把最後一個項目做完,等你從中國回來,我們再談接下來的事。”導師一邊說一邊把項目材料遞給她。
單映童今天來學校便是為了拿這個項目的相關資料,是一個中國的環保機械設備製造企業的協作項目,他們一項核心技術研發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而這個技術瓶頸正是單映童所做的課題。
對方給出的酬勞豐厚,看得出來是急需先進技術支持。
環保是個愈發受重視的全球課題,單映童選這個專業之初本沒有想太多,當年心慌意亂,隻是挑了個口碑頗佳眉目仁善的導師,一心期盼著這三年不要太難過。
然而漸漸地,耳濡目染兼身體力行之下,倒是真正喜愛上了這個專業。
這些年跟著導師到處做項目,中國的需求也接到不少,但一直沒有排得上時間。她其實也一直期盼著能借著做項目回國看看。這次本來以為又要泡湯了,因為這個企業早早就找上他們了,等他們數月後結束手邊的項目,沒想到對方還在等著他們。
導師也因此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幹脆地推掉另一個島國的邀請,讓單映童先做中國的項目。
單映童接過厚厚一摞材料,看著材料封麵上的企業照片,深綠色的中文牌匾懸掛在氣派的大門之上。她低聲說:“我要回國了。”
她定定神,抬頭看著對麵慈愛微笑的老頭,用法語又說了一遍:“我要回祖國了。”
導師笑:“恭喜了,這些年你也很辛苦,孩子,回家看看。不過……我期盼著你回來,然後告訴我,你發現你更舍不得法國,哈哈!”
單映童也大笑起來,連聲道:“是啊,誰知道呢,誰知道呢!”
整個旅程,單映童都很平靜,她沒有想任何旁的事情,隻是在琢磨她該換個什麼發型。一個能將她襯得更成熟、專業、讓人信服的發型。
她現在可是女博士了,單映童自己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她從來不是擁有遠大抱負崇高理想的人,一直以來不過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順遂無憂。努力學習無非是為了念一個好文憑,找一份好工作,有一個相對輕鬆的後半生。
哪成想上了高中得知大學擴招普通大學生不值錢,好不容易考上重點大學又得知本科生過剩本科生亦生存難,咬牙爭取到留學讀碩士的機會,卻又……陰差陽錯地念了博士,而且還念到一個越念越吃香的專業。
這大約……是她運氣好吧,唔,是這樣吧。
單映童先轉機回了家鄉,算來這還是她出國後五年多以來頭一次回國。出國之初是以為很快能回來,後來念了博士則是沒辦法回來,誰能想到,一隔就是這麼久。
爸爸媽媽在機場迎接她,一家人哭哭笑笑的,有一種別樣的溫暖。
其實與家人並沒有別離太久,就在去年,單映童給爸爸媽媽辦了探親簽證,一家人在法國團聚,她還利用假期領著二老暢遊了一趟歐洲。
將幾大包行李拆開,把給爸爸媽媽叔伯阿姨兄弟姐妹的禮物挨個派發完,並沒有剩下多少自己的東西。
五年多的生活積聚下的物什還是很可觀的,然而單映童做人果斷,離開便是離開,在法國連賣帶送,最後隻留下極少數幾樣舍不得的物件帶回了國。
不過在家休息幾天她便動身北上,回到她曾度過大學生涯的B市,也是項目企業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