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在場麵上要注意禮節和措辭(1 / 1)

當你在禮節場合與他人說話的時候,要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實在、值得信任。

說話的時候動作一定要適度、端莊,在必要的時候可做一些手勢。如果你是坐著說話,手不要搭在鄰座的椅背上,腿不要亂晃、亂蹺、隨意地顫抖,更不要一邊說話一邊修指甲、挖耳搔癢、剔牙齒等,這些都是在禮節場合需要注意的。

美國人一般性格比較外向、感情豐富。他們欣賞英俊的外貌,沉著瀟灑、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讚賞幽默機智的談吐。

1960年,尼克鬆敗在肯尼迪的手下,正是由於在電視辯論中風度與談吐都比不上肯尼迪。裏根之所以能當上總統,與他在當電影演員時候培養出來的瀟灑風度和練就的好口才有極大的關係。從外部的形象來看,年僅46歲高大、英俊的克林頓當然比年紀老邁的老布什占有很大的優勢,但老布什是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他是一個老牌政客,在從政經驗豐富與外交成就的顯赫這兩個方麵,克林頓無法同他相比。因此,克林頓在3次電視辯論中決定采用以柔克剛的辦法,不咄咄逼人,不進行人身攻擊,而要在廣大聽眾的麵前展示出一個沉著穩重、從容大度的形象。1992年10月15日,在第二次電視辯論中,辯論現場隻設了一位主持人,候選人的前麵都沒有講桌,隻有一張高椅子可坐,克林頓為了表示他對廣大電視觀眾的尊敬,一直沒有坐,並且在辯論中減少了對老布什的攻擊,把重點放在講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長12年間所取得的政績上。克林頓的這種以柔克剛、彬彬有禮的做法,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好感。

在最後一次電視辯論中,克林頓英俊、瀟灑的姿態,敏捷的論辯與幽默機智的談吐使他大出風頭。他在對老布什的責難進行了有效的反駁之後,又很得體地對廣大電視觀眾說:“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宮期間的為國操勞,又希望選民能鼓起勇氣,勇於創新,接受更佳的人選。”話音剛落,掌聲雷動。

克林頓要想圓他的總統夢,必須把老布什拉下馬,克林頓深知電視辯論的重要性。假如能在電視辯論中表現得十分出色,再加上輿論界廣為宣傳,就為入主白宮鋪平了道路;假如在電視辯論中慘遭失敗,那麼,他的總統夢就將化為泡影。

為了能在電視辯論中獲勝,克林頓的競選班子絞盡了腦汁,製定出了有禮有節、以柔克剛的有效的辯論方法。

電視辯論不但可以顯示出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主張,更重要的是還能展示出候選人的素質和能力,如風度、形象、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等。克林頓能抓住電視這個受眾麵最廣的傳媒,在辯論中以說“禮”話的策略與老布什競選,贏得了廣大選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展示了自身良好的風度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