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類型:公眾章節
一路向西
西安古稱長安,它與雅典,開羅,羅馬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同時,它又是我國的六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開封,北京,杭州)之首。西安所以是六大古都之首,決不是徒有虛名,它是十三朝的古都,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在此建都城,曆時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到公元904年,西安都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西安在八百裏秦川的中部。八百裏秦川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嶺,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裏,大約800裏,自古這裏土地肥沃,風調雨順,農業發達,所以號稱“八百裏秦川”,也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說了半天曆史地理,對西安多少有點了解。但如果想真正的想了解它,沒有一兩個月的係統學習,怕是不可能。
西安的曆史如此悠久,可以去的遊覽景點確實很多。城區內有唐長城,鍾樓,鼓樓,大小雁塔,大唐芙蓉園,興慶宮公園,大明宮遺址,大唐西市,回民街,曆史博物館等。周邊有兵馬俑,華山,乾陵,半坡遺址,華清池等。如果想跟著旅遊團轉一遍,至少要一周,還得像車軲轆似的天天轉,人累個半死啊不說,完事後留不下任何值得回憶的。這樣的旅遊就像吃快餐,吃完立馬走人,隻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沒有一點營養可言。平時我就沒少吃快餐,旅遊,再讓我吃,可不行。因此我很少跟旅遊團出遊,即使多花錢,多耗時,我也要自己轉,要麼選擇自己喜歡的,要麼隨性遊,不急不忙慢慢看,看不完,下次再來看。上次來西安去了回民街,大雁塔,唐長城,大唐芙蓉園,大唐西市等。這次選擇了曆史博物館,驪山和華清池。
曆史博物館周一休館,其它時間開放,每個人憑有效證件就能免費參觀一,二,三廳。下午是1:30開館,在排隊時,看見有些學生拿身份證複印件就能領到門票,真是很方便。來參觀的多數是學生,能占參觀人數的90%以上。有當地的,也有外省的,四川,天津,河南,湖北的等。也有個別白發銀須的老人,感覺象搞研究的,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也很少的。現在喜歡曆史的人越來越少。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讀史可以吸取曆史教訓,來更好的把握現在。這不僅對偉人有用,其實對我們凡夫俗子一樣有用的。
這是我第一次進博物館,感覺非常新鮮。一塊石頭,一塊陶片背後都有一個發人深省的典故。我們的曆史知識太膚淺,因此,參觀博物館必須要請解說,我正為兩人花100元請一個解說感覺浪費時(一個解說能帶十個遊客),旁邊四個青島的遊客一聽我們也是山東人,就熱情邀我們參加他們的小隊,免費!山東人直爽,實在,名不虛傳,著實讓人感動!
博物館裏值得記錄得實在太多,兩個半小時如何能一一記下?真值得再來!
皇後之璽的主人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的印章。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玉雕成,玉色純淨無瑕,晶莖潤澤。璽體為正方體,鈕為高浮雕的螭虎,腹下鑽以透孔,以便穿綬係帶。此杖玉璽玉質精美,螭虎造型生動,歪文字體規煌大氣,實屬罕見。迄今為“皇後之璽”仍是我國發現的兩漢時期等級最高且準一的一杖帝後玉璽。
這樣一顆國寶級文物的發現很戲劇性,它是1968年9月一天的傍晚由一個鹹陽區韓家灣小學的14歲學生放學回家時拾到的。因此有人開玩笑說:來陝西旅遊,說不定能拾個文物。從側麵也說明陝西的陵墓多。“漢中自古帝王都”,陝西省的帝陵數量和密集度為全國之最,據統計,共有曆代帝王陵基72座之多。
說起陝西八怪,可能很人多都知道,但能說全的,怕就不多了。今天我們打車去鹹陽機場,遇上個健談的司機,給我們上了堂免費的關中民俗課,著實得益匪淺。來到西安總是遇上熱心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