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隕滅(1 / 1)

對於此次邊境上的鎮壓,朝野上都論為謀逆,除去北逃主犯齊百曉及附屬三十騎,在荒北邊境授首外,“大劍塚”被燕南道天衛府中軍,夷為平地。

軍部更是在燕南道,以謀逆之名對“大劍塚”牽屬宗門勢力,進

行了清洗,一時間燕南道上下,掀起了陣陣腥風血雨。

當今神都帝位,乃謙和仁義之君,在位十餘年,勵精圖治,大周帝國在其治下,日益強大,唯一遺憾的便是,大荒。

這個大周的千年宿敵,自當年始帝“封狼居胥”北驅赤胡,建立了大周帝國,便已存在。

象征大周的紋道赤龍旗遍布中原四道,海內歸一,當意氣風發始帝想要北上時,沉匿漠北的大荒揮兵南下,攔斷了大周北進的步伐,第一次和大周站在了對立麵,奈何中原飽受汗胡兩戰的摧殘,自破敗中誕生的大周,實在無力對神秘而危險的大荒發動征伐,兩國皆在邊境駐紮重兵,展開對峙,一峙便是千年。

數千年的對峙,消磨了天朝百姓北上的野望,卻沒有磨滅掉大荒南下的野心,漠北大荒秣兵厲馬,在大周百姓過著歌舞升平的太平日子時,日漸強大,就像荒野上爭奪一份羊羔的兩隻豺狼,終會為了個自的利益展開殊死鬥爭,而這一切隻需要一個引子,而這個引子在十五年前的大荒邊界重鎮“婆羅”到來了。

十五年前,由大周聽政院禦史,名滿天下的大賢者致楊子所帶領的大周北訪使團,在大荒邊境重鎮“婆羅”盡遭屠滅,使團下榻的住所屍橫遍野,整整兩百人,無一存活,死者積攢的鮮血漫出了正堂門檻,散發出的血腥氣息遍布市坊,經久不散,最令人震驚的便是連致楊子的頭顱也失去蹤跡。

消息傳回神都,舉國鎮動,鎮怒的先帝當著庭閣大臣的麵,拔出了佩戴在身上的禦劍,閃身斬斷了大荒送與的一株名貴樹種,在這樣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曠日持久的對峙,所擠壓的不滿,不出意料的爆發了,先帝組雁北騎軍十五萬,自荒北斷脊山西北門戶拒北要塞,傾泄而出,數十萬鐵甲精騎踏起遮天蔽日的黃沙,越過茫茫邊塞,向大荒邊界州鎮“婆羅”展開攻伐。

十五萬甲騎,兵圍婆羅,僅紮營大帳便遍布十餘裏,營哨斥候,連段十餘裏而不斷,大周書千年底蘊,顯露無疑。

在攻城的那天,十萬步騎,橫刀立馬,圍於城下,似黑雲壓城,一眼望不到盡頭,在天頂六駐殿右威衛大將軍王懷遠的指揮下,僅十個時辰,婆羅外城淪陷,在攻打內城時遇上了婆羅首領“天穹部首”拓拔蟄山,兩人以武道練體於內城苦鬥數個時辰,卻始終分不出勝負,就在拓拔蟄山,拖延的這一段時間,天穹部首十六名大陣師,聯手完成了逆天大陣“天火焚城”。

自萬裏蒼穹直落而下的火光照亮了表情驚厄的王懷遠,也照亮了下方好奇的大周步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