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3 / 3)

後來大家推斷,蒙二從洪水長驅直入大直巷,先摸到蘇家大宅。大家都知道蘇家大宅居於江村的最高處,村裏人說那叫“龍鼻子”。從蘇家大宅很容易看清老女人被大水包圍的那所危房。可惜蒙二是不會水的旱鴨子,同時又不太熟悉社區的的環境,進去時他是從大直巷摸進去,最後才摸到被大水包圍的危房的。可是當蒙二背到老女人要出來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從蘇家的閘門進來的洪水,那水勢頗是不小,猶如急流飛瀑。由於蒙二不能從大直巷出來,蒙二的方向感就變得迷亂了。當他從木屋塘邊繞過攔河壩時,不知何因被漩渦卷入河道,但那老女人說,蒙二被卷入河道後,開始還能踏在堅實處,死頂著老人爬上岸來。可能是後來一失足滑入了河道深處被卷走了。

這樣一位鍵壯高大的蒙二,就這樣在江村的洪水中,因為救一位老女人牲犧了,那位老女人一直陪在蒙二的身旁什麼人來勸她也不願走,鳴呼哀哉!

老勝死了,蒙二也死了!大家覺得為了那間房,真的是人是死了一個又一個,應該說老勝的父親也是為了這間房而死的,並且是死在最前頭的一個。老勝父親的死極其典型。當然老勝的死也不平凡,蒙二的死也很傑出,可誰也不知後頭的悲劇還會有多麼慘,並且到底後來還有什麼人為此而死?

因此,誰也不能不感歎皇天厚土,是要拿這些芸芸眾生的小命做兒戲嗎?可能隻有大劉的妻子盧霞卻有著獨特的解讀。她說這三個人的死去方式盡管各有不同,但離去時並不見得是帶著悲情離去。從老勝的父親離去之前的背景看,他已得知自己的兒子已通過了空軍的檢查並且已住進了軍營。另外,從老勝離去時的背景看,他也已得知自己的舊村改造方案已在官城鎮舊縣村有了圓滿的結果。至於蒙二的傑出,則是以雷鋒的行動最後服務於平凡。

難道能說是拿芸芸眾生的小命做兒戲嗎?不是,不是的,是耶?非耶?相信與不信隻能是自己來判斷。盧霞覺得人類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循環往複中走向文明。按她的意思要念鳴呼哀哉還不是時候。起碼那間房還有共有人,是兩個風燭殘年的老軍醫,他們看到那張賣契時為何會痛哭失聲而涕淚泗流呢?那是他倆想不到自己的叔父和小侄兒,竟有如此山窮水盡的人生,誰要念阿彌陀佛誰就大聲念吧!一定要大聲念,你一定要大聲念!

這兩位老軍醫正是帶著悲情的兩個人。這帶著悲情和不帶悲情是很不一樣的。這與前三個人的離去會大不相同,說不定明天後天就會傳來生命終結的噩耗。究其所以,是因為還有一男一女的始作俑者,雖說他們已將步入中年但作祟的內心未泯。所以這兩位風燭殘年的老軍醫也將會不久於人世……

那麼,接下去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鳴呼哀哉還不是時候。這時,盧霞似乎又聽到尊貴的皇天厚土的聲音。但她怎麼說,是的,是耶?非耶?不是不是,可能總會有念鳴呼哀哉的時候,也許是昨天之後的某一天。

大劉不能去想這些沒完沒了的事。他得拋開這些去麵對現實。因為當前就有不少事等著他來做。他覺得要拋開什麼,都不能拋開當前的現實,這才真真正正是現實,才真真正正是麵對現實,也才是十足的當前現實……

此時,大劉還未到醫院太平間見蒙二最後一麵。美姝卻來電說,蒙二被水泡得全身浮舯,比豬八戒還豬八戒,還是在殯儀館化裝後再作遺體告別吧。

大劉說別人可不去太平間送別,他不去是要挨抽的,你能讓我挨抽嗎?

美姝無語,隻說到京送別老勝她去不了。請代向陳阿姨一家說節哀。另外,向嫂夫人請個假,處理完後事能陪我去一次石狗寨好嗎?蒙二不在了,我要為蒙二的遺願做一點事。大劉問美姝,是想代蒙二為在石狗寨喋血的的父親蒙哥佬祭奠嗎?

不!美姝說,我一直都反對蒙二為李立廷起義寫什麼電視連續劇。不是說李立廷起義沒有曆史意義,這是玉市唯一能上《清?實錄》的大事件。這隻是一次會黨起義。但後來李立廷跟隨孫中山並在梧州任水師提督,也做了不少好事。另外,蒙二的祖父蒙哥佬是李立廷手下的一員勇將。他雖然隻是配合主力部隊的側翼部隊。他作戰卻很勇猛,不僅敢於犧牲,還很有智慧。最後在石狗寨喋血也很壯烈,整個故事發人深思。這使我後來,一反自己對會黨起義的成見。我覺得蒙二後來是找到了寫這個戲的閃光點,其中特別有人情昧的是,後來起義軍平定了石狗寨沒有亂殺人。後來起義軍失敗後,石狗寨也沒有血洗山羅圩。李立廷跟隨孫中山並在梧州任水師提督後,為何不來一個衣錦還鄉?其中有李立廷在蒙哥佬在石狗寨喋血前的承諾,衣錦還鄉最好不要回到山羅圩。這一承諾一諾千金其意義大著呢!

美姝默念著表示,如果我能力還許可,一定要將電視連續劇寫出來!

好,我陪你去石狗寨。大劉說,蒙二不在了,要不還會陪你一起去石狗寨!

你在醫院等我!大劉答應陪美姝去石狗寨後,不到二十分鍾就到了醫院太平間。他見到了靜靜躺在太平間的蒙二,先致以三鞠躬。然後,他拿出一個小型錄放機跪在蒙二的遺體前說,老哥,我向你下跪不是屈膝,是敬畏你的人格魅力和崇高。你若地下有知就安息吧。你在蘇家大宅的閘門樓看到蘇家老屋十九婆是弱者對你的呼喚,你從大水包圍的危房背出一個八旬老女人是你一生最光榮曆程。你的未竟之業,美姝已發誓隻要能力許可,她一定要將電視連續劇寫出來。我幫助美姝責無旁貸。他說著便按動手中的錄放機大聲說,老哥,讓世界上最完美的一流交響樂團,為你演奏最完美的安魂曲吧!

美姝慌忙把大劉起說,別耽擱時間了,我還要與你到殯儀館辦手續呢。

一曲安魂交響樂催人淚下,大劉和美姝是流著淚去殯儀館的。這時,盧霞打來電話來說,大劉,蒙二的事我和媽媽都知道了。因為,在此之前我和媽媽都不知道你在處理蒙二的事,還罵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南寧呢。

不過,我和媽媽現已購到2012年3月23日19時赴京的飛機票。你若要同這班小機進京,現隻有頭等倉的票了,是否買兩張頭等倉的票,你和美姝登機後換座位給媽媽?老勝的事也是不能再拖,還是同一班飛機進京好。

大劉沒有答應妻子的安排,並順便說了他要陪美姝去一次石狗寨。不過,他說他有記者證。若他陪美姝去石狗寨能早去早回,說不定憑記者證還能購到當天的飛機票。他的想法是,他盡可能在2012年3月23日19時前赴京。他應該趕在前頭打前站,盡量為後麵到來的人提前把事情安排好,好嗎?

盧霞說,你能先去打前站當然好。有記者證能提前就盡量提前吧……

然後,盧霞又說,大劉,你能先去打前站很好,你要陪美姝去石狗寨的事美姝已跟我說了。她說蒙二的祖父蒙哥佬不僅在石狗寨喋血時很壯烈,並且作戰有勇有謀。但美姝很討厭蒙二將□□1930年所作的《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所講借重偏師的情況,啟發他認識到祖父蒙哥佬在起義軍中的作用也是偏師。他拿紅軍的偏師與會黨起義的偏師比風馬牛不相及……

至此,盧霞也立即朗誦起□□《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那段詞:六月天兵征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不過,大劉沒有附和美姝的意見而是說,大霞,其實大家都不懂當時的背景。那時□□同誌在反圍剿中,已是帶病指揮揮作戰。他身體已很虛弱。這可從同一時間的另一段詞可以看出。從當時的戰局看,若有武裝在側麵支援就可取得戰爭的勝利。由此偏師黃公略的贛水一戰,真是起到了萬丈長纓縛鯤鵬的作用了。這時,盧霞也明白過來說,大劉,那我勸勸美姝,蒙二都不在了就不要埋怨蒙二了。他祖父在起義中是起到了作用的。另外,黃公略的贛水一戰這段曆史我也較清楚,那時□□同誌身體很虛弱,他在這段時間作的詞我也懂。因此,盧霞也頗傷感朗誦起一首與大劉的所說的完全不同的一段詩來。既不是□□1930年所作的《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也不是那人比黃花瘦的那一首。她沒有那麼不知趣,而是根據蒙哥佬在起義中的表現和蒙二來石狗寨的感受和要寫作電視連續劇的想法,口占了一首似是七律又不似七律的詩以表情誌。她那首詩一共隻不八過八句,全文如下:

首戰喋血不了情,

百年孤獨事已成。

偏師有義功勳在,

正史留名照汗青。

萬家燈火萬民慶,

一言九鼎乾坤定。

後人得益樂清平,

鄉土旗幟世人景。

當然,盧霞這一首詩蒙二是無法知曉了。但是,蒙二的夫人美姝在,蒙二家鄉的百姓在,蒙二的電視劇的架子已立起來。這首詩的精神就會發揮作用。其實,蒙二也早已覺得自己的祖父蒙哥佬,雖隻是配合主力部隊的側翼部隊。但在起義軍要集中三路人馬主攻石狗寨時,就有一個煙土幫(當時走私鴉片煙的毒販),就與起義軍的人馬隔著南流江齊頭並進。蒙哥佬已意識到很危險,因為煙土幫有錢,不像地主武裝還用一刀長矛的冷兵器,就是清廷的綠營兵也比不上,綠營兵用的是鉛彈大拾槍,而煙土幫用的是德國造的毛瑟(Moustr)槍。如果起義軍遭遇上煙土幫,煙土幫為了保護船上的鴉片就會向起義軍開火。對起義軍沒什麼好處。所以,蒙哥佬帶了幾個人,以報信的身份叫煙土幫的船掉頭到船埠鹽埠避一避,煙土幫見起義軍幾路人馬都舉著火把。他們答應了暫時退到船埠的鹽埠裏去,就這樣三路人馬才得以順利會師。接下去就是在石狗寨的麈戰了。石狗寨寨主是清廷武舉。這武舉武功不錯,隻有李立廷一人能敵。李立廷與這武舉大戰近一百回合後,那武舉開始抵擋不住,跳進水塘要逃,被李立廷一槍戳進武舉的小肚,將那人的腸子都拉了出來了。那武舉將腸子塞進肚子逃回石狗寨堅守不出。蒙哥佬是跟送煙土的小廝在武舉敗退時混進石狗寨。後來起義軍斷了水源圍困石狗寨七天,寨裏沒水喝已喝上小便。最後是蒙哥佬作內應開了寨門迎接起義軍。

蒙哥佬在起義軍衝進石狗寨時被武舉的飛鏢擊中,但他在臨終時要求李立廷在石狗寨不要大開殺戒,要愛惜同胞的生命。若有一天得天下也不要衣錦還鄉,因為大凡與對立麵的仇恨太深,衣錦還鄉的武夫總會殺人……

不!

大劉說,後來蒙二再也不說他父親蒙哥佬對起義軍的好處。他明白那隻是一次會黨起義,拿紅軍來比很不應該。可能美姝也已告訴你,她一直反對將李立廷起義寫成電視連續劇。可現在美姝不反對了,原因是蒙二找到了寫電視連續劇的閃光點。因此,我無論什麼理由也得支持美姝!

最後盧霞說,你告訴美姝,我也是支持者。她接著長歎道,很可惜,我和媽媽都不能見蒙二最後一麵了,是否我和媽媽都給蒙二送個挽聯?

大劉說,好的,大霞,不要給媽媽出題目。最好,聯係蒙二雷鋒式的救人行為。如果目前媽媽的精神狀態不佳就不要免強,此刻要尊重媽媽……

盧霞說,新人新挽聯,不一定要四六聯句,自由句自由文,寫白話詩也無妨。她說著隨即用手機發了過來的,就是盧依依隨口說的幾句挽詩:

洪水漩渦英雄氣,

一頭紮進不遲疑。

在水一方也如意,

龍宮搭彩歡迎你。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雷鋒稱你好公仆,

乘風直上重霄九。

盧霞看了媽媽的白話詩說,蒙二是個直腸漢子。他在石狗寨與大劉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當時,由於他們對老勝叔被人設局坑害不滿,兩個人又很率真在邊罵邊喝,也因為人豪放,所以酒也豪放。那天我給他倆打電話,兩個人都是醉熏熏的。蒙二走近,大劉以後也難找到像蒙二這樣的酒友了。

為此,盧霞流著淚說,媽,我想站在大劉的立場給蒙二一首挽歌如何?

盧依依說,霞霞,從大劉與蒙二的關係是應該以大劉的名義寫挽歌的。

盧霞聽媽媽這樣說,立即在手機寫下了以下一首七絕挽歌給媽媽遞過去:

千盞萬盞齊舉杯,

石狗寨裏醉無悔。

恩公未救盟約在,

蟾宮折桂你當歸。

盧依依讚歎道,這挽歌情真意切,不錯!但要加上“劉胡明憑吊蒙二大哥千古”的挽言,快給美姝發去。她和大劉正在去殯儀館的路上……

大劉和美姝剛到殯儀館門口,就有江村群眾提前來到了殯儀館。有人扛來了50年前的雷鋒像。那是一張雷鋒和蒙二在一起的照片。一看就知道是電腦製作。因為蒙二還不到五十歲。不過有這麼一張雷鋒的照片很是曖人心。照片裏的雷鋒正靠著他身邊的蒙二的頭。照片裏的蒙二掛著紅領巾,顯然是一位雷鋒式少年。將一位戴紅領巾的少年套在近五十歲的身上成了什麼?這是江村人溫馨的創造。隻要用現代的眼光看,那也真是挺神氣的樣子。

這時,大劉和美姝往遠處看,還有三五成群的江村人,一隊隊一列列走來,有的開車,有的騎摩托的從公路來、也有步行的和從田埂、機耕路和遠處的山頭扛著花圈走過來。大劉和美姝知道,這不一定是社區的策劃,或者是群眾自發組織參加儀式的。這其中也有老勝的同齡夥伴,一群白發蒼蒼的老頭。可在民間白發人是不送黑發人的,這白發蒼蒼的老頭又來幹嗎?

另還有不明白的,公路很寬暢幹嗎要走田埂機耕路?還要從山頭扛花圈來?這時有管理人員阻止說,從山頭扛花圈的不準進入殯儀館。那位管理人員還說,你們要知道殯儀館的花圈是紙做的,紙做的花圈容易處理,那鮮花做的花圈燒不掉難處理。你們一走誰處理?從山頭扛花圈的不準進入……

可江村人越來越多,鮮花做的花圈也越來越多。那些花圈將管理人員包圍起來。管理人員被包圍得透不過氣來,於是大喊,你們還講不講理?

最後是白發蒼蒼的老頭調解說,參加儀式之後鮮花做的花圈全搬走。江村的形勝不是“後枕青山麵向城”嗎?蒙二是江村的大恩公,火化後將葬於青山。讓恩公與江村人民永遠在一起。美姝聽後立即向眾鄉親伏地三拜。

老哥,安息吧!你平生無憾事。為你承擔未竟之業,自有後來人!

大劉說完之後默默地想,蒙二的家父真是“偏師借重黃公略”的風範,這對各人都有很好的啟發。他決定到京參加老勝的葬禮回來後,該為蒙二的劇本寫個結局。人民群眾對那些隻有名義沒有實際行動的“公仆”是嗤之以鼻的。若所謂的“公仆”不糾偏不自我修複,是會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的。

由此,大劉更能深刻體會到老勝已經給了那些始作俑者以巨大的回旋的空間。老勝這個人真真正正是配得上大劉嶽母為他寫的詩:“‘真’乃君子,‘實在’是賢。戲弄能‘忍’,不厭‘塵’。”這不正是老勝的人生寫照嗎?

由此,大劉覺得一定要與美姝好好商量後,再商量赴京吊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