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湯一介永遠是那麼忙碌,盡管他的時間表永遠是排的滿而又滿,但是在2010年,83歲的湯一介仍然抽出時間,與樂黛雲完成了一次美國之行。
這一次的美國之行是他們商定好的。因為這一年,按照中國農曆虛歲的算法,樂黛雲即將迎來80歲生日。湯一介非常想為她慶賀一下,他們也很希望兒女們各自帶著全家人來北京共同為母親慶賀。但是他們又覺得那樣會讓忙於工作的兒子、女兒請假,正在攻讀學業的孫子和外孫女也要耽誤學習。於是湯一介和樂黛雲決定他們去美國與兒女們團聚。
雖然對於湯一介和樂黛雲來說,這一次的美國之行確實不容易,甚至有些冒險。畢竟他們的年歲已大,身體又不太好,但是他們不願意兒女和孫子外孫女耽誤工作和學習。所以他們依然決定前往美國,他們心裏也很清楚,這很可能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次美國之行。
臨行前的5天,他們的兒子湯雙特地從美國飛到了北京,為了父母的安全,他決定親自陪著父母登上飛機。
2010年國慶節的前夕,在兒子湯雙的陪伴下,湯一介和樂黛雲終於到了美國。這是時隔8年後,湯家三代人又一次在美國的團聚。他們相聚在新澤西的女兒家中,一起為樂黛雲慶賀80歲生日的到來。
在團聚的快樂中,湯一介和樂黛雲十分欣喜地看到,湯家最年輕的一代人不但健康快樂茁壯成長,而且已經成為朝氣蓬勃有作為的青年人。8年前孫子Brady還是一個不足14歲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如今已是一個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22歲的英俊小夥子。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上中學時就經常在各種比賽中拿大獎,高中畢業後,Brady考上了美國有名的芝加哥大學,不久轉入布朗大學——這是美國著名的9所“常春藤大學”之一,Brady在入學不久很快就拿到了獎學金。他學習的是有關基因研究方麵的生物統計學,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專業。現在,Brady一邊攻讀博士學位,一邊還身兼兩份工作,因而他的生活和學習都已不用他的父母負擔。
21歲的孫女Hedy就讀於美國康州的康奈爾大學三年級,這所學校同樣是美國9所“常春藤大學”之一,也是胡適先生的母校。
Hedy也是一個很有出息的孩子,她正在一家下屬100多個子公司的大公司實習。Hedy學習的是研究信息資料的專業,公司派她去美國國會做聯絡工作,而且公司非常希望她畢業後能夠來到這個公司工作。她的爸爸媽媽也很希望她能夠到這個很有前途的公司上班。但是Hedy沒有聽取爸爸媽媽的意見,她想去一個比較新的公司工作,她是一個獨立意識很強的孩子。
女兒湯丹看見遠道而來的爸爸媽媽仍然是那樣精神飽滿,心中感到抑製不住的激動和欣慰。他們雖已是耄耋之年,可還是那樣忙碌,那樣拚搏,還是那樣思維敏捷、談吐文雅。湯丹甚至有些不相信,媽媽已經80歲,爸爸也馬上就84歲了。她知道,那是源於他們的博大胸懷,源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而正是這份熱愛和追求,才使得他們煥發著如此青春的活力。
湯丹雖然已經來到美國20多年,但她仍然很難忘記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特別是小時候和爸媽一起度過的童年。最早的記憶是和爸爸一起走在燕南園的小徑上,她追逐在爸爸的身後,陽光下,是爸爸的大影子和她的小影子,她追的快一點,就可以踩上爸爸的大影子……
可是後來,媽媽好長時間都不在身邊,她去了門頭溝的大山裏被監督勞動。爸爸會在休息的時候帶她去公園,去莫斯科餐廳……不過湯丹最喜歡的還是聽爸爸講故事,因為她總是被爸爸講的故事深深吸引。
一轉眼,會講故事的爸爸已經80多歲了,可是爸爸仍然是那樣忙碌,因為他是人人都尊敬的中國學術大家。想到這裏,湯丹的思緒又回到了身旁的父母身邊,看著一直在目不轉睛地盯著孫子和外孫女的爸爸媽媽,充滿幸福和喜悅的湯丹心中更對父母增添了許多敬佩。
兒女們留在美國一直是湯一介的心中的遺憾,因此,即便是來到女兒新澤西的家中,湯一介也仍然不忘“適時”地“發泄”一下心中的“失望”。比如,對湯丹家中的藏書和櫃子裏的玻璃器皿,湯一介就著實地“點評”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