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黑暗,麵對光明,陰影自會留在你的後麵。
《讀者文摘》曾刊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賣花的老太太微笑著,又老又皺的臉上蕩著喜悅,衝動下我挑了一朵花。“今天早晨你看起來很高興。”我說。“為什麼不呢?一切都這麼美好。”她穿得相當破舊,身體看上去很虛弱。因此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你很能承擔煩惱。”“耶穌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以後就是複活節。所以當我遇到麻煩時,就學會了等待三天,一切就恢複正常了。”然後她笑著道了聲“再見”。從此,我一碰到麻煩,那老太太的話便響在耳邊:“等待三天。”
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迷人的樂觀啊!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處境畢竟要比賣花的老太太強得多,有什麼理由不樂觀呢?
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麵貌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同一件事情,常常可以說成是“好事”,也可以說成是“壞事”;既可以看成是“幸事”,也可以看成是“倒黴事”。決定的因素往往是個人的心境,而不在於本身發生的事情。比如麵對一個盛了半杯水的杯子,樂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盛滿半杯水的杯子,悲觀者看到的則是一個空了一半的杯子。
成功者大都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他們始終用積極的思考、樂觀的心態、充實的靈魂和瀟灑的態度來支配與打造自己的人生。他們不斷地克服困難,從而不斷地走向成功。而失敗者則精神空虛,他們受過去曾經經曆過的種種失敗和疑慮的引導與支配,以自卑的心理、失落的靈魂、失望的心態來構造消極頹廢的人生,其後果當然隻能是從失敗走向新的失敗,至多是永駐於過去的失敗之中,不再奮發。
諾曼·文森特·皮爾認為,改變你的想法,就能改變你的世界。因此,我們凡事不要想得太悲觀,太絕望,否則你眼中的世界將是一片灰暗。對待生活應該保持樂觀自信的態度,因為你對現實的看法,會給你的思想和行為塗上色彩。如果你認定一切都會變糟,你就可能不自覺地給自己創造不愉快的環境,一旦你覺得厄運就要臨頭,你就會去做一些消極的事情,使自己相信你的預言真的會應驗。相反,如果你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和言談都變成引人上進和奮發圖強的思想和觀點,你就會有一種積極正確的思路,你的言談就會更樂觀;你也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行動也變得積極起來。如果你相信今天會過得愉快,明天會過得更愉快,你就會盡量往好處去做,爭取實現自己的想法。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心態來創造。
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麵貌,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大膽地、積極地去向往最美好的前景。不管你現在是如何的艱難,如何的不如意,都要堅信一點:隻要我們努力拚搏,未來終究是光明的。因此,隻要我們活著,就應該經常去向往最美好的前景,在心中刻畫它,想象它。這不是畫餅充饑,也不是望梅止渴,而是一種成功策略。無論你周遭的事情是怎樣的不順利,你都應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你自己從不幸中掙脫出來。背向黑暗,麵對光明,陰影自會留在你的後麵。一切事情的成功,全靠我們自己的勇氣,全靠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全靠我們自己抱著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