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態訓練:平衡心態,突破內心的掙紮(1)(1 / 3)

消極心態:成年人的毒藥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一些人,當他們受到挫折時,馬上就會失去信心。他們未能認識到:隻有那些用積極的心態努力不懈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對於社會中的成功人士,他們的第一大主張就是要平衡心態,讓積極心態成為成功的動力。

對於正常人而言,我們的心理就是我們不可見的法寶。它的正麵是“積極的心態”,反麵則隱藏著“消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具有吸引真善美的力量,消極的心態則排斥它們,而正是消極的心態剝奪了一切使你的生活有價值和成功的東西。

有些人似乎在所有的時候都能充分使用積極的心態;有些人開始時使用,然後就停止了。但是,另一些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地開始拒絕消極心態。而在真正成功的人當中,有許多人是有能力去使用“積極的心態”的。大多數人總是盼望成功會以某種神秘莫測的方式不期而至,可是我們並不具有這樣的條件,即使我們確實具有這些條件,視而不見也許會使很明顯的東西被忽視。每一個人的積極心態就是他的優點,這沒有什麼神秘莫測的。

我們能夠把紮根在我們心靈中的思想和態度轉化成有形的事實,不管這種思想和態度是什麼。

不要由於沒有成功就責備別人。把你的心放在你所想要的東西上,使你的心遠離你所不想要的東西。對於那些有積極心態的人來說,每一種逆境和不愉快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種子。你可以花費時間,從事思考,以便決定怎樣把逆境轉化為順境,把消極的心態轉化為動力。

我們決不能低估消極心態的排斥力量,它能阻止人生快樂,束縛住人的手腳,不讓你受益。

不要讓你的心態使你成為一個鬱悶無所作為的人,隻有抱有積極的心態並不懈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高效能人士也正是憑借這些才達到高效的目的的。

消極的心態是成功的毒藥,它招致的是犯罪與惡行。悲哀、災難、悲劇是它的部分後果。

消極排斥成功。

消極心態讓你鑽入失敗的牛角尖,去做一些無意義的事,當然也就難以達到真正的高效了。

應該把自己視為一個成功的無怨無悔的形象,這有助於打破自我懷疑和自我悲傷的心態,這種心態是我們天天消極麵對生活,經過若幹年後在性格中逐漸形成的。另一個同等重要的、能幫助你達到高效技巧的方法就是把你視為會激勵自己做出正確決定的某一形象,這種形象可以是一條標語、一幅圖畫或者任何對你有意義的人當中的一位。

消極心態是幸福與成功的敵人!

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

人們都希望走直路,走平坦的路,“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然而,這不過是人們的一種願望、一種幻想。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坎坷的路,也不存在隻走坦途而不遇險境的人。正因為這樣,人們難免會因在愛情、友誼、事業等方麵受到挫折而悲觀失望。在這種時候,人往往就發出了這樣的心聲——“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由於認為自己容易受挫折與失敗,因此就在現實麵前屈服,走入了失敗的死胡同。有人因此而沉湎於酗酒、抽煙、賭博,甚至吸毒,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悲哀。要知道這些並不能給我們帶來解脫,由於自甘墮落,成功隻能越離越遠。

當我們真真切切地審視目光所及的這段路時,就會發現它並非如我們想像中那樣順暢,或許險情、逆境與不幸正在眼前。一位詩人說得好:“你之所以覺得是在走直路,是因為你繞了個大彎。”

我們再把目光拉回人類曾走過的曆程,就可以發現:人類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代價;人類又總是在付出代價之後才贏得了又一個很小的進步。

我們作為這個世界的一員,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生活從來都是以其固有的法則,無一例外地賜給人們各種各樣的不幸和困境,人們又總是在與這些不幸與困難的搏擊中,獲得了人生的快樂。

人或許是太脆弱了,在殘酷的現實麵前,我們往往抬頭問蒼天:“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

困境是個容量很大的詞彙,與之相近的還有逆境、困難、不幸、倒黴等。通常人們都習慣於把困境說成是困難的情形和境地。困難有大小、強弱之分,困難的強度大,對人的壓力和影響就大;反之則小。有的人在困境麵前驚慌失措,心灰意懶有的則鎮定自若,這是相對於人的心理品質而言的,所以有人說:“決定我們的命運的,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對機遇的把握。”

生活是五顏六色和五彩繽紛的,生活是酸甜苦辣和五味俱全的。

倘若我們從自然環境去觀察,就會想像到那些突如其來的水災、火災、地震和風暴的襲擊,會使人們在毫無精神準備的情況下,承受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曾有美國科學家做過一項統計,認為坐民航飛機失事身亡的幾率是八十萬分之一;從事體育運動時身亡的可能性比被陌生人刺死的可能性大一倍;因醫生出錯或並發症而死的機率是八萬四千分之一。

如果從我們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上去看,那麼大大小小的困境更是接踵而至,而最常見的是人際關係緊張、工作負擔過重以及角色衝突……人們總是把家庭比做“安樂窩”,其實家庭所包容的不幸、困境絕不少於工作環境。生老病死,婚喪嫁娶,衣食住行,哪一樣都能把人帶入窘境,而我們能去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