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一將右手是指放到嘴邊,輕輕的“噓——”了一聲。漸漸的會場安靜了下來。這時候,餘一的臉上露出了那種猶如小女孩的嬌羞,但是卻不讓人覺得怪異,反而很順眼,很迷人。這不,秦震成功的被迷倒了,不過自製力很強的他,轉瞬間就清醒了過來。想著餘一這幅迷人的樣子被那麼多人看到了,頓時,周身的氣壓和溫度狂降,凍得同一個屋裏的其他人開始哆嗦起來。
“嗬嗬,先不告訴你們,我現在有點害羞哦。”對著大家害羞的一笑,餘一退到了舞台的後麵。留個大家的是無窮的想像和善意的笑容,還有的是那熊熊的八卦之心。
再餘一退台的瞬間,會場上的裝飾瞬間全部改變,變得古色古香,大屏幕的背景上顯示的是絕美的青花瓷。一件件的絕世瓷器吸引這眾人的眼球。不過二分鍾的功夫,整個會場就好似變成了一個古代大家的院子。
讓大家驚喜的是再次上場的餘一猶如一個古代的貴公子的裝扮,素白的衣襟上是那精美的水墨刺繡,深淺濃度不一,層次不一的山水墨畫,帶給大家的是中華五千年的瑰麗文化。
在於這種離愁別緒被描寫得更加婉轉細膩,隱藏得愈加含蓄而韻味別生,仿佛青橄欖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雲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卻是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走筆曲折隻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仿佛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國風分外動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漢隸”等係列詞彙描摹了傳世青花瓷的風采。
而餘一讓所有人領略到了青花瓷的風采。而此時演唱會達到另一個□。
******************************************************************************************
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能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發/又怎會曉得執著的人/有隱形翅牓/把眼淚裝在心上/會開出勇敢的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初的夢想,那也許是兒時最天真,最純潔的願望,但長大後卻會因種種因素迫使我們放棄,等到我們離它越來越遠又會抱怨命運多舛,上帝不公。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有幾個人能為了理想劈荊斬棘,堅持到底呢?
正如歌詞所說的,最想要去的地方怎麼能在半路就返航,實現了真的渴望才能夠算到過了天堂。
一首唱出人心底最珍藏的那一部分的歌曲,在配上餘一那充滿魔力的聲音,很多人的眼睛都微微的濕潤。
“解下的歌聲就像是有一種魔力一樣,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最初的夢想唱完後,所有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同時臉上還露出陶醉的笑容。
“啊啊啊,解下好帥,真的好想進到會場裏去看啊。真是的。居然慢了一步,沒有買到票,啊啊啊,好不甘心啊。”
會場外的歌迷們,看這廣場上的大屏幕的直播,心中一直埋怨自己怎麼沒有買到票呢,嗚嗚,好想去會場去看啦。
盡管這裏的歌迷的數量很多,氣氛甚至不必會場的遜色多少,但是,這裏少了最關鍵的人,餘一,讓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種淡淡的失落感。是那種急切的想參與卻無法無法參與到真正的會場中的那種感覺。看不到餘一,他們覺得好不甘心。
在場將近百名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在餘一演唱會一開始,原本的心情就開始輕鬆下來,餘一的歌聲也同樣感染了他們。這個時候哥歌迷一樣的靜靜的聆聽著餘一的歌聲。洗去心中的塵埃。
餘一的歌好像有一種魔力,隻要一聽起來就會忘乎所以,而且聽完後,腦中還一直回放著那動聽的聲音。這是一個專門研究精神科的專家在聽過餘一的歌聲之後,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並且還把餘一的歌放給哪些精神上有問題的人聽,意外的發現,所有聽過餘一的歌之後的患者哪些情緒激動的都會漸漸的安靜下來。管理起來輕鬆不少。
但是這些醫院的細心的醫生和護士,都沒有發現一個大約是十六七歲的小女孩,在別人沉醉於餘一的歌聲中,她反而是流露出這個年齡不應該有的狠毒的目光和猙獰的扭曲了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