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島芳子(1 / 3)

川島芳子

1清朝皇族格格

川島芳子川島芳子是清末代肅親王善耆的十四格格,其本名顯紓,字東珍,漢名為金碧輝,生於公元1906年,同宣統皇帝同歲。

川島芳子沒有趕上清朝輝煌的時期,她一降生就要麵對滿清統治的風雨飄搖。川島芳子6歲的時候,清朝派去鎮壓辛亥革命的袁世凱反戈一擊,精銳的北洋六鎮以革命軍的旗號殺回北京。一眾清朝權貴倉皇出逃。

川島芳子的哥哥憲立在後來說:“清朝因辛亥革命崩潰時,我11歲,跟父母與弟弟妹妹一起在王府裏生活。可是,隨著革命軍逼近北京,首先是父親逃離北京去旅順。一周之後,我們兄弟妹妹也離開了。先是逃到了北京的川島浪速家中,後來又奔往旅順,但是,因為用海關的鐵橋已被炸毀,我們在中途下了火車,在秦皇島上了日本的‘千代田號’軍艦。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11歲的我拉著6歲的妹妹顯紓乘‘千代田號’的情景。‘千代田號’抵達旅順時,旅順全城市民以最高禮遇迎接了我們,我們的亡命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這個川島浪速實際上是個日本浪人,他名義上是給肅親王當日語翻譯,但是肅親王不單純把他當翻譯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跟日本聯係的橋梁,和他結成了把兄弟。肅親王企圖恢複清朝的求助信件也是通過川島遞交給日本政府的。日本當時執政的是大隅內閣,他們在收到肅親王的信後,立即表示願意支持肅親王,但暗示要先讓滿洲獨立才能考慮,還要求肅親王指定談判代表。

肅親王不假思索地指定川島浪速為談判代表。日本政府得知這一任命,吃驚不小,大日本帝國政府怎麼能和一個三等翻譯談判呢?

日本政府照會肅親王,問他為什麼張口閉口地總是川島浪速?豈不知肅親王對浪速信任備至,甚至要把他的第十四公主送給川島作養女。

浪速聞知肅親王的盛意後感激涕零,他本希望收一個男兒為養子。但是根據清朝的皇室規矩,皇族男子隻能過繼給本國皇族,無奈浪速隻好接受顯紓。而另外一種說法說,肅親王認為自己的男孩子沒一個有出息的,唯有女兒顯紓聰明乖巧,所以認為她將來一定最有出息。

川島浪速作為肅親王的代表回到東京後,許多對滿蒙問題有興趣的日本人經常聚集到他家中。這些人經常看到一個6歲左右,梳著劉海兒的可愛小姑娘,這是川島芳子東渡日本後給日本人留下的最初印象。當時她還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姑娘。芳子上女子學校時,川島把家從東京遷到了信州的鬆本。芳子在那兒讀到了女子學校畢業。當時那所學校叫“鬆本高等女子學校”,所以說芳子文化程度為高中畢業。

川島浪速有位秘書,叫做石井。石井的夫人後來回憶說:“芳子常穿一件紫裙褲,頭紮一條大緞帶,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小姐。當問到她家鄉是哪裏的時候,她非常靈機,既不說日本,也不說是中國,而說是‘在媽媽的肚子裏’。一副才氣橫溢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川島芳子的一些同學在後來的校史上回憶說,川島芳子經常騎馬上學。她高興了就來上課,不高興就在中途溜出去,跑到勤雜人員的屋子裏消磨時間,是個我行我素的人。但在高校的學籍中並沒有川島芳子這個名字,也沒有記載有關她的情況記錄,據說這是因為她當時隻是個旁聽生。

芳子16歲時,她的父親肅親王去世了。當時她正在鬆本女子高中上學。這樣,她稱呼為父親的人就隻剩下川島浪速一個人了。但是芳子對父親肅親王的死去,也沒有感到非常痛苦。她從孩提時代就經受了亂世的磨練,親身經曆了廢除王政和革命等種種激烈變化,來到異國他鄉,作為一個外國人的孩子長大成人。對於有著這樣經曆的芳子來說,也許早就喪失了“骨肉親情”這東西了。

而所謂川島芳子在校期間的“裸照”風波也隻不過是一些人的惡作劇罷了。其實根據《婦人公論》中發表的川島芳子手記記載:“因為清朝的規矩,皇族必須為故去的先人身披孝服守墓兩個月。”所以可見少年的川島芳子並非是傳言中的放蕩不羈。

清朝在康熙、乾隆年間盛極一時,晚清皇族也不斷向子女灌輸當年的輝煌。親眼目睹大清帝國覆滅的川島芳子終究不能忘記複辟滿清的念頭,而她作為清皇族的女兒降生人世,也許給她帶來了終生的不幸。

她的同班同學在後來回憶:“芳子盡管有她與眾不同的任性的一麵,但她在休息時卻常常依在窗邊,憂傷地哼唱著中國的歌曲。”

十多年的時光過去了,昔日的小姑娘已經成為身穿和服、口操地道日語、見人大大方方地鞠躬、禮貌的川島芳子了。此時的芳子,常穿水兵式服裝,頭發有時梳成辮發,有時又隨意飄散在兩肩。由於年齡漸長,加之其生父和養父的事業急需有才華的後備軍,川島芳子開始接受有關政治事務、軍事技能、情報與資料的收集等方麵的專門訓練。而她也能無所顧忌,投入那種令她癡迷且瘋狂的“男人的運動”中,川島芳子首先下定決心剪去一頭長發,女扮男裝。接著,這位身穿黑色禮服,頭戴太陽帽並戴著墨鏡的女中豪傑,便開始和養父的徒弟們一道,學習騎馬、擊劍、柔道、射擊。

據說芳子的騎術精湛,槍法超群,她策馬疾馳中連續擊落百步開外的蘋果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川島浪速早已發現芳子具有作為一名優秀間諜的天生稟賦,於是開始著手訓練芳子收集資料、使用諜報通訊器材、製造陰謀、竊取情報等技巧,為她日後成為全日本“軍中之花”級的超級間諜作必要準備。

2變身日本魔諜

張作霖是日本帝國主義扶植起來的奉係軍閥首領,其勢力日益發展,成為統治東三省的“東北王”,並一再向關內擴張,於1927年6月18日在北京建立安國軍政府,成為北洋政府的末代統治者。此時,張作霖試圖利用英、美來牽製日本,如將美國資本引進東北,請美國修建大通(大虎山到通遼)、沈海(沈陽到海龍)等鐵路和葫蘆島港口,而日本提出的增修吉(林)會(朝鮮會寧)鐵路和開礦、設廠、移民等,以及阻止中國在葫蘆島築港的要求,均未照辦,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並且日本漸漸發現張作霖在利用日本人的勢力發展至關內後,對日本的興趣也在逐漸減少。同時張作霖與北伐軍的戰爭,也以失敗告終。張作霖不得不考慮退回奉天。而張作霖退回奉天勢必會破壞日本對滿蒙乃至全中國的侵略計劃。此時日本人已經不能再容忍張作霖了。於是,日本軍部派員到東北集結,著手準備暗殺張作霖。由於日籍特務在東北行動不便,急需有中國國籍的可靠人士“協力共進”,於是駐紮在東北三省的日本關東軍特務處便派與川島浪速有師生之誼的倔田正勝少佐回國,遊說川島,希望他為了日本帝國的利益派遣養女芳子到奉天協助關東軍完成一項“秘密任務”。

出於幫助肅親王完成“匡複清室”大業的宏願,川島浪速很快就答應了關東軍的“邀請”,並作為交換條件從陸軍大臣岩崎男爵那裏弄到了一筆巨款,供芳子及寄居旅順之用。躍躍欲試的川島芳子,根本不勞養父多費口舌就一口應承。她從川島芳子變回肅親王第十四格格的身份,準備為複辟清朝“奮鬥。”

事實上,當川島父女受命協助關東軍完成“秘密任務”時,為了不走漏消息,並爭取足夠的時間讓川島芳子變成肅親王第十四公主顯紓,駐上海的日本領事館領事,中國方麵的特務組織負責人吉田茂特地電告川島芳子到上海接洽具體事務。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吉田茂後來當上了日本戰後第一任首相,由於和麥克阿瑟合作“重建日本”而倍受美國人喜愛,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領導者》一書中還專門開出一章描寫吉田茂和麥克阿瑟的合作。吉田茂還是戰後第一個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為後來者開了一個惡劣的先河。這個吉田茂甚至還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創始人。可以說,吉田茂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與中華民族為敵。

以“省親”為名到達東北的川島芳子卻滯留在大連。川島芳子一麵向旅順打電報說自己因患風寒不能如期到達,一麵又四處活動,搜集有關北京的消息。這時川島芳子的諜報天分開始發揮了,這個魔女正式登上了舞台。而這位男裝“紳士”的舉動非但沒有引起奉軍有關部門的懷疑,而且,諜報機構的幾個年輕人還同川島芳子建立了“熱烈親密”的友誼。川島芳子得到了不少有利的情報。這一舉動,不能不說川島芳子的“積極性”之高,也反映出奉係軍閥的諜報機關對日本毫無防範,其內部也沒有任何組織紀律可言。

一心要滅掉奉係軍閥的蔣介石很快揮軍渡過黃河,奉軍受到重創。北伐軍逼近北京,張作霖敗退東北等消息傳到了日本陸軍參謀總部,引起一片恐慌。

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緊急授意關東軍稽查處采取果斷對策,命令他們“如果戰亂波及到滿洲,為了維持治安,有必要采取適當的措施。”日本當時的想法是中原地區無論如何打仗,也不要威脅到滿洲的安全,也就是不要幹擾日本對滿洲的侵占。

關東軍稽查處根據川島芳子提供的奉軍調動情況,以及張作霖近期召開的幾次秘密軍事會議內容,斷定張作霖的後撤對關東軍在滿洲的利益存在致命威脅,必須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也不能讓張作霖重新回到奉天,對已被日本人所控製的滿洲產生任何影響。於是,稽查處命令川島芳子盡快弄清張作霖返回奉天的具體路線和日程安排,準備實施“秘密任務”

在接到上方的指令後,川島芳子隻身來到奉天張作霖的私邸,要求與少帥張學良密談。當時張學良因忙於處理後方事務和迎接父親安全抵奉,正忙得不可開交,於是便派侍從貼身副官與這位頗有豔聞的公主相見。見麵過程中,芳子施展自己與生俱來的魅力,使這位副官對自己垂涎不已。川島芳子見有機可乘,便約定下次與其見麵的時間、地點。經過短期而頻繁的接觸,拜倒在川島芳子石榴裙下的副官將關於張作霖行程安排的絕密消息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