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困獸之鬥(2 / 3)

希特勒對這個計劃傾注了極大的寄托和希望,同時也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在裏頭。二戰結束後,德國西線總司令倫德斯泰特元帥曾經說過:“照我看來,對於這樣一個具有極大雄心的計劃,我們所能動用的兵力實在是太渺小了。事實上,沒有一個軍人會相信到達安特衛普的目的是真正實際可能的。然而我們無法與希特勒爭論,那樣也隻是徒費口舌。”因此,倫德斯泰特向希特勒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可以使希特勒既欣賞又比較具有實際可能性的計劃,從而希望希特勒能夠放棄那個荒謬的想法。但是,希特勒拒絕了倫德斯泰特的建議,堅持自己原來的計劃。

此時的希特勒正在用他低沉的聲音向自己的指揮官們講解著這個計劃的意義和實施方案。希特勒的計劃是用強有力的先頭部隊粉碎組織不善的美軍防線,並朝西北200公裏發動突襲,占領關鍵性的港口安特衛普,盟軍依賴它供應西線的大部分物資。

希特勒強調,計劃的成功關鍵在於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個是保密,再一個是速度,兩者缺一不可。保密可以通過一個精心策劃的蒙蔽計劃來實現,而速度就是在保密的前提下迅速將兩支裝甲部隊從離開後方10英裏的地方火速調集到魔鬼前線,而盟軍對這麼大型的軍事行動要毫無察覺。

為了蒙騙盟軍,德國人給這次軍事行動起了個代號叫“守衛萊茵河”,從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體現防禦姿態的名稱。

2“守衛萊茵河”的蒙騙計劃

就在德國指揮官們離開“鷹巢”,火速趕回他們的崗位後,西線總司令倫德斯泰特立刻開始執行蒙騙計劃。他一麵用無線電將“守衛萊茵河”的計劃發出去,一而命令西線的德國軍隊全線停上一切進攻,而準備為帝國建立最後一道防禦工事。

盟軍的無線電竊聽部門輕易地將德國的這個密電破譯出來,盟軍為德國的退縮而感到興奮。在亞琛地區,美國人正在為龐大的進攻調集部隊。希特勒指示德國情報部門在這一地區設立一個虛假的電台網絡,模擬子虛烏有的第25集團軍的存在,以使得盟軍在監聽德軍無線電時確定這個德軍後備軍已經調集到亞琛地區,以應付盟軍的猛烈進攻。

就在美國人在亞琛地區忙著調集部隊的同時,德同軍隊正在悄悄地實施著“守衛萊茵河”的計劃。12月13日晚,上千噸已經收集起來的稻草從後方運往前線,並被鋪設在道路上用來消除坦克和車輛發出的聲響。大炮也由釘著特殊馬掌的馬來運送。標有陣線後方行軍路線這種所有軍隊中的常規程序被嚴格禁止,因為任何一名盟軍的間諜隻要發現這些標記就能意識到有龐大的部隊在調動。在白天,禁止任何車輛開動,無論它們的所有者是什麼官銜,隻要是違背這項禁令,交通工具的輪胎就被刺破,被追究責任。

特定的軍官被嚴令指派為道路的指揮官,他們的作用就是要加強執行偽裝措施,這些被指派的軍官有著極大的權力,他們可以逮捕甚至槍斃任何一個違令者,而無論他是將軍還是士兵。第二天的晚上,德國軍隊的坦克、大炮、車輛等已經離前線越來越近,德國的空軍也飛到前線,看似在執行任務,其實是在用飛機發出的噪聲來掩蓋地麵部隊那些可能會泄漏秘密的聲音。

一支穿美軍軍服的德軍特遣隊,潛入美軍防區破壞。離進攻時間還剩一天的夜裏,德國軍隊的每一名士兵、每一輛坦克、每挺衝鋒槍、每一輛彈藥車和每一門大炮都已經到達精確的指定位置上。這時的美國人還一點也不知道這裏發生的一切。

同時,希特勒為了給盟軍製造混亂,派出了一連會說英語的突擊部隊,在突擊隊員身上的德軍製服外麵套上美軍的野戰夾克,並乘坐美軍的吉普車,趁著美軍戰線被突破的機會,分成若幹個小群趕在撤退中美軍的前麵向其後方地區到處滲透——他們切斷電話線,移動路牌使得正在調動的美軍走錯方向,懸掛紅布條以示道路上已經布雷等等。總之,他們用可以使用的一切手段來製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