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傘兵旅有兩個任務,炸梅維爾炮台和迪夫河上的5座橋梁。兩個目標延伸十幾公裏,但任務還是完成了。
炸橋由兩個營分擔,這兩個營傘降時極度分散,隻能分頭集合成小股部隊執行任務。小股部隊上橋時,德軍以為是來演習的自己人,守橋士兵還沒明白對方是誰就成了俘虜,5座橋順利被炸毀。
攻炮台就不那麼容易了。這個炮台設在暗堡之內,艦炮轟擊不到,據說該炮台有4門150毫米大炮,對盟軍登陸威脅太大,決定除之。任務落到一個營的頭上。由於降落分散,到淩晨3時,600個人才到了150人,任務又要限時在天亮前完成,隻得幹了。
在營長率領下,他們兵分兩路,一路與守軍格鬥,一路直奔炮位,經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以傷亡過半的代價,終於拿下了炮台陣地。此時發現火炮口徑不是150毫米,隻是75毫米,是個普通的炮兵連。4時45分,營長發出信號,表示已完成任務,並放出一隻鴿子,把消息傳到英國。至此,英軍空降師的任務全部完成。
天將破曉,18萬名空降兵隻在不足5個小時的奮戰中,不怕流血犧牲,克服重重困難,已經十二分滿足了艾森豪威爾將軍和他的最高統帥部的希望。空降部隊的突然行動,已使敵人發生混亂,切斷他們的聯絡,擾亂他們的部署,現在這些英勇的空降兵們已控製住諾曼底登陸地點兩翼,封住了德軍增援部隊的通道。
此時,在海軍某編隊旗艦“貝菲爾德號”上,美軍第7軍軍長科林斯把他的雙筒望遠鏡對準了美國人正準備登陸的海灘——猶他海灘。
猶他海灘座落於科唐坦半島東岸從奎內維爾以南到卡朗坦河口以北,共寬145公裏。這個海灘是坡度不大的黃沙坡,中間有幾道障礙物,障礙物的縱深在低潮時約為270米至370米。障礙物的後麵是很窄的幹沙灘,寬約100米,再往上去則是一個低沙丘帶。靠著沙丘朝海的一麵,德軍修了一道低矮水泥牆。海灘的後麵是一個故意淹沒的牧場,約有幾公裏寬,有幾條堤道穿過牧場通向海灘,這就是美空降兵已奪取的通道。
德軍在這段防線上配置了28個固定和機動炮連。共有火炮110門,其中有8個暗堡連,這些炮大部分都能對海灘進行射擊。
進攻猶他海灘的任務落到了雷諾·巴頓的第4師身上。就是這個師在4月底的演習中,遭到德國人襲擊,現在他們已從挫折裏恢複過來。
柯林斯看到一排排、一隊隊的登陸艇已經出發,它們在海麵上要經過兩個小時的顛簸,才能達到海灘。
登陸艇出發之後,盟軍的轟炸機也傾巢而出,隆隆巨響滾過艦隊上空。開始時,人們不能點數過來,一會兒,一個大機群,跟著一個大機群,從人們頭上掠過。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炮火校正機,數量多的如遮天蓋日,飛機總數達11萬架。
這些飛機對諾曼底海岸德軍各防禦工事,對大西洋堡壘的防禦要塞,進行了地毯式轟炸,登陸海灘一時籠罩在濃密的烈火硝煙之中。水麵上的士兵望著天空,凝視不已,臉上露出感動的表情。”飛機的轟炸剛告一段落,停在猶他海灘對麵的17艘軍艦也開始怒吼。這些大型艦上的巨炮向白天預先偵察出來的德軍炮兵陣地猛轟,轟隆巨響和震天動地的爆炸聲響徹雲霄,炮火的閃光直穿灰暗色的天空,黑煙像大卷雲在海岸上翻滾。
當登陸艇開到距海灘最後幾百碼時,海軍的炮火開始向內陸延伸,近距支援的陸軍炮火由架在攻擊梯隊的坦克登陸艦小口徑炮承擔,許許多多的火箭彈從火箭發射艦上發出,雨點般飛上海灘。
看到這種壯觀的場麵,就是身經百戰的柯斯林也激動不已。
6∶08時,幾百艘登陸艇靠岸;6∶10時,飛機開始在船岸之間施放煙幕,掩護駛向海灘登陸艇和衝上海灘的士兵們。
比原定H時晚5分鍾,也即6∶35時,第一登陸突擊波上岸,跟著這一波士兵登陸的有一位將軍,他就是美國第26任總統羅斯福的兒子塞奧得·羅斯福準將。這位已經57歲的將軍是幾度要求之後,才批準參加這次突擊的。
登陸極其順利,在海灘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海灘障礙物也沒有配上爆炸物和餌雷。這個原因隻有羅斯福和二、三個軍官知道。那就是部隊搶灘前,17艘火箭發射艦和陸軍炮火支援艦炮齊射,這些炮彈和火箭掀起了一片煙塵,再加上飛機投下的煙幕彈,把海岸完全遮住。一股很強的潮汐把登陸艇向南衝到了離預定登陸海灘約1600米的海灘上,他們是在此登陸的,這是一樁幸運的錯誤,使他們在錯誤地點登陸,如沒有這樁錯誤,等待他們的是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嚴陣以待的防守重兵。
現在,羅斯福已同進攻部隊一齊站到海灘上第二號通道之處了。這時,他非要做一次重大決定不可。因為從此以後每隔十幾分鍾就有新的兵員和車輛登陸,總共有26個突擊登陸波,包括2萬多士兵,3500輛車輛要登陸;緊跟著,美軍第9師和第90師也在這個海灘上岸。所以,羅斯福必須決定是把這些後續部隊帶到比較平靜安全的這個“錯誤”登陸地點呢?還是導向原來的預定登陸地點。這個預定地點與內陸相連的是第3號、第4號通道。如回到原來的地點登陸,新打開的第2號通道不能保持下去,而以後的大集團登陸就要陷於進退維穀的困境。
羅斯福將軍和幾個軍官商議決定,我們就將錯就錯,不向原來的目標進攻,第4師現在從這唯一的第2號通道向內陸進攻,發現德軍就堅決消滅掉。
現在,第一登陸突擊波已在猶他海灘站穩,是迅速采取行動,打擊德軍的時候了。上陸兩個小時後,羅斯福帶領他的戰士向內陸突去。
上午10時,又有6個營的兵力離開海灘踏入內陸。到中午,海灘上的敵人已被基本肅清。
“猶他”海灘的守軍是德軍第709師的一個團。該師是個無“腿”的海防師,武器裝備差,人員大部分是後備役的大齡人和德國仆從國士兵。由於該師通訊聯係已被美軍空降兵切斷,德第7集團軍司令多爾曼直到當天很晚的時候才知道盟軍已在科唐坦半島登陸。
盟軍登陸的損失輕微。主要損失是清晨施放煙幕的飛機有一架被高射火炮擊落,煙幕牆出現一段空白,驅逐艦“科裏號”被暴露出來,成了德軍岸炮連的目標。為了躲避,“科裏號”立即機動,不幸撞上一顆水雷,炸斷了龍骨,6時41分船沉了。還有3艘坦克登陸艇、2艘步兵登陸艇也因觸雷沉沒。
人員損失也很有限。全師隻有194人陣亡,先頭部隊的兩個團隻死了12個人,而在一般情況下,陣亡人數應是它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D日傍晚6時,經“猶他”海灘上陸的部隊達到21萬餘人,車輛1742輛,還有幾千噸補給品。登陸部隊已到達卡朗坦與聖梅爾——埃格裏斯的主要公路上。占領的登陸場麵積正麵和縱深達到10公裏。
由於登陸太順利,負責指揮運送部隊上岸的海軍編隊司令穆思少將在給其上級的報告中寫道:
“登陸按計劃完成”,此外,“對登陸突擊,沒有什麼可寫的”。
在“貝菲爾德”號上,柯林斯又舉起他那雙筒望遠鏡,遠處的“猶他”海灘,硝煙已散,近處排成長隊的登陸艦艇絡繹不絕、井然有序。他也很快把登陸成功的消息送到指揮美國陸軍的布雷德利那裏。布雷使利的評價是:
“我們輕而易舉地奪取了‘猶他’海灘,令人滿意。”
8血腥“奧馬哈”
“奧馬哈”是美軍負責攻占的另一個海灘,在“猶他”之南。負責進攻是的美軍第5步兵師和第29步兵師中的兩個團。
“奧馬哈”海灘寬64公裏,一端靠維辛河口;另一端接辛港。“奧馬哈”海灘的地形與“猶他”不同,海灘不是以平緩坡度伸向海中,而是突然凸起,形成陡峭的懸崖,懸崖高達十多米。這些懸岸逐漸以平台狀向內陸延伸,形成高地,到陸時,高地已達45米的高度,形成了一個坡度較大的急坡。急斜坡上有4條小溪,由於流水的持續作用,已經衝成1條溪穀,每個溪穀就是從海灘到內陸的通道,車輛要靠此通道才能進入內陸。海灘本身和“猶他”海灘差不多,都是由硬沙質構成,海灘高潮與低潮線寬約270米。在靠岸的一端是突然凸起的卵石堤岸。在這一地區唯一修築的大路是從附近一個名叫蘭林的小村開始沿海岸到維葉唯爾後轉向內陸。這一帶地處偏僻、地形險惡,因此人煙稀少、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小村,相距也都很遠。
“奧馬哈”海灘是隆美爾親自視察過的地方。在他的指導下,該海灘建設了完備的防禦設施,此後的“大西洋壁壘”建築像模像樣。在此地域的峭壁上建有十六個鋼筋水泥支撐點,布置有各種口徑火炮,包括新型克虜伯炮,反坦克炮等等。這些支撐點能互相支援,互相協助,能靠火力,嚴密控製海灘;而且居高臨下,海灘上乃至海麵上的一切活動,都盡收眼底。此外,還有若幹個暗堡炮連,火炮口徑較大,射程遠,工事修的堅固,並且都建在海灘兩端的懸崖之上,射擊角度大,可直接轟擊登陸艇。
以這些堅固支撐點為中心,從低潮開始布防,先是掛滿水雷向海傾斜的木柱和鐵樁等專門刺穿、割破登陸艇的利器;然後是隆美爾創出的那些“比利時牛棚門”,捷克式巨馬等障礙物,專門防登陸艇和坦克登陸;再後麵是卵石海堤及遍布其上的蛇腹形帶刺鐵絲網和地雷。這主要對付坦克和步兵。
美國曆史學家後來說:在這裏“德國人為進攻的美軍準備好了他們在別處從未遇到過的最殘忍的地獄。甚至連日本人在硫磺島、塔拉瓦和貝拉流的防衛,也不能與這裏相比。”
盟軍當時也知道這段海灘地形不太理想,易守難攻,但從維爾河口到阿羅門奇之間長達三十幾公裏海岸,隻有這一段可以登陸,其他地段都是峭壁。如此段海灘不利用,必將在盟軍登陸線上造成大缺口。
對“奧馬哈”海灘的進攻開始了。
登陸後盟軍向縱深進攻。進攻前,法國地下組織送來情報,說在“奧馬哈”海灘後邊的瓦胡角懸崖上安有6門155毫米海岸炮。這種炮威力大射程可達12海裏,所以攻擊艦隊在離岸12海裏處停了下來,開始換乘小艇。
為消滅那個海岸炮陣地,美軍派出3個別動連,準備攀上瓦胡角偷襲海岸炮陣地。3個連在來自德克薩斯的牧場主拉德爾上校率領下,出發了。
與此同對,在艦隊停泊的寬闊錨地中,士兵們迎著高達15米的狂風惡浪開始換船,在漆黑的夜裏,那些步兵身負沉重的裝備,掙紮著爬進劇烈顛簸的登陸艇。有10艘當即翻沉,300多名士兵在波濤洶湧的水麵上掙紮,有一部分人永遠沉入了海底。沒有翻沉的登陸艇勉強開動了。
在登陸艇行進中,波浪帶來的冰涼海水在甲板上濺了進來,把每個人都浸得濕漉漉的,像從水裏剛撈出來一般。打進來的海水先是浸沒到人們的腳腕,大家還沒有在意,但水越來越深,突擊營少尉卡奧納發現情況嚴重,趕緊讓戰士們向外汲水,可是晚了,艇已到沉沒邊緣。不過卡奧納少尉的手下還是用無線電立即呼救:
“這裏是860號登陸艇……860號登陸艇……就要沉沒……就要沉沒……”
經短暫停頓之後,接著一聲哀叫:
“啊!沉了……救命啊……”
在到奧馬哈海灘的路上,到處都有登陸艇開始下沉。有的士兵們,竟連呼叫都來不及,身上的裝備像沉重的石頭一樣,把他們一下子拉到海底,他們就在海灘在望之際一槍未發的告別了人生。
終於,坐在登陸艇的士兵們,經潮濕、寒冷和暈船的幾重折磨,就要靠近海灘了。
為配合進攻,攻擊第一波部隊配有幾十輛裝備105毫米火炮的兩棲車輛,也因下水過早,沉沒於海中,最後登陸的重武器隻有30輛坦克和幾輛兩棲炮車。
海軍和空軍的炮火攻擊在5點50分開始。
先開炮的是停在12海裏之外由兩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組成的火力支援大隊。這些大口徑海軍艦炮的炮彈,呼嘯著飛越海上士兵們的頭頂,在海岸上爆發出震天動地的響聲。光超重巡洋艦“德克薩斯”號和“阿肯色”號就擁有14英寸巨炮10門,12英寸重炮12門。5英寸大炮12門的強大火力,在短時間內向瓦胡角頂上的德軍海岸炮兵陣地,一連發射出近千發重型炮彈,硝煙籠罩著瓦胡角,似乎崖頭上發生地震一般。地動山搖。
一會兒以後,對奧馬哈海岸防禦工事的航空轟炸開始了,美國第8航空隊近500架重型轟炸機穿過雲層及時趕到,但因奧馬哈上空雲層太低,怕誤傷還在海麵的進攻部隊,轟炸機不得已推遲30秒投彈,但這30秒造成地麵誤差達5公裏,1285噸炸彈,全落到了內陸,許多法國平民和牛成了轟炸的犧牲品,海岸上的德國兵毫發無損,更不用說他們的岸防工事了。
美國曆史學家評論說:海軍的轟炸雖然時間短,但效果很好,可能把敵人的抵抗能力削弱了“1/2~2/3”,飛機轟炸,“完全是徒勞之舉”。
當登陸艇在距離海岸1公裏時,艇上的火力也加入炮擊的行列。曳著火尾巴的火箭彈,幾千幾千地從士兵的頭上飛過,德軍陣地在如此龐大火力的壓製下,似乎不存在了,整個岸防陣地德軍炮火沉寂。陣地不見人影,德國人都跑了?
看到海灘上靜默無聲,士兵們的臉上露出感動的表情,放心的以為這一下可好了,一高興暈船和寒冷帶來的不適都一掃而光,作為突擊隊的D連中士羅伯特·比克斯勒甚至認為這是一次美妙的異國旅行,登陸猶如過海關一般容易。“一手拿著一把梳子,另一手拿一本去巴黎的護照,輕鬆地走過去。”
擔任美國地麵兵力總指揮的布雷德利中將,此刻心情可一點不輕鬆,他正在離岸12海裏之外的“奧格斯塔”號巡洋艦上,耳朵塞著棉花,用高倍望遠鏡看著1萬碼之外海灘上的動靜。
原來盟軍情報機構認為,防守奧馬哈海灘的是德軍716師不足800人的一個團。他們是德軍中裝備很差的一支部隊,人員大部分是近40歲的老軍人以及東歐各仆從國的人。然而,剛剛接到的情報說在兩個月以前已經又有1200多德國人悄悄地進入了奧馬哈海灘的陣地。
這些人不屬於很差的716師,而是德軍有實戰經驗的勁旅——第352師的一部。這支新部隊中有一半人是來自德國名城漢諾威的十八九歲青年。他們訓練有素,士氣極為高漲。另外,還有來自東方前線的200名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兵。
這個消息到得太晚,布雷德利不可能通知已經出發的攻擊部隊,他隻能通過指揮艦炮加大攻擊力度,延長炮擊時間去支援前方部隊了。
在瓦胡角的懸崖上,有一個人正站在監視壕中,手拿望遠鏡,在盟軍炮聲中通過槍眼向外窺視著。他就是德軍奧馬哈海灘防禦部隊的一員:布爾斯卡特少校。
他在這裏已堅守一夜了。當借著晨光,通過漫布的輕霧,幾千艘戰艦一下子出現在他的望遠鏡中時,他知道,盟軍的登陸就要開始。
空軍艦炮的炮彈擊中布爾斯卡特少校所在的崖麵,劇烈的震動把少校拋到半空並摔倒在地,飛揚的沙石和炸碎的混凝土碎塊形成了一道白茫茫的灰霧,把他的視線擋住了。當他從地上爬起來後,聽到部下的叫聲。這陣炮打得他瞠目結舌,一時不知所措,過了好一陣才鎮定下來。這會兒,電話響了,是352師司令部打來問海麵情況的,他剛要回答,又一聲巨響,從陣地後麵傳來,飛揚的塵土和沙石嗆得他睜不開眼睛,稍停他才把敵人已湧進海灣的消息報告出去。
趁盟軍炮火射擊的間歇,布爾斯卡特用電話問自己炮兵陣地的情況,結果意外的好:各種口徑新型克虜伯炮毫無損失。沒有一顆炮彈光顧到這個陣地,就連建在距離海岸僅8米的一個炮兵連,也成功地避開了炮擊,人炮俱在。看來堅固的防禦工事起了作用,嚴密的偽裝也功不可沒。
他又一次走近望瞭孔觀察,看到盟軍的登陸艇越發靠近,很快就要進入射程之內。在他回團指揮所之前,他命令手下的炮兵軍官:“我現在回團裏,你一定要記住,在敵人到達水際之前,絕對不準浪費一發炮彈。”
盟軍的登陸艇一點點地逼近海岸。盟軍的艦炮火力攻擊已開始轉向內陸。當登陸艇的前鋒駛進距岸350公尺時,突然,德軍的各種機槍吐出火舌,子彈鋪天蓋地般飛來,緊接著,來自奧馬哈崖頭上和半月形海灘兩端的炮兵陣地的炮彈落到了登陸艇周圍,激起巨大的水柱。
整個6公裏寬的登陸海麵上的登陸艇頓時陷入極其困難的境地,士兵們發出一陣陣騷動的叫聲。水麵上還不時傳來機槍子彈掃中登陸艇的“卜卜”聲,有人落水的“撲通”聲。整個進攻線的部隊,都被打得抬不起頭來。在崖上布陣的德軍炮手,居高臨下瞄向動作遲緩的舟艇,更是一炮一個準,像打水上浮鴨一樣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