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潛艇大戰1(2 / 3)

為此,丘吉爾急呼羅斯福派驅逐艦援助英國。9月,英美達成協議,美國以50艘舊驅逐艦為代價租借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百慕大以及紐芬蘭的海空基地。但這並不能立即改變英國在大西洋的護航劣勢,德國“狼群”仍然為所欲為。

10月17日至18日夜,6艘德國潛艇在北海結群襲擊了由加拿大駛往英國的“SC—7”護航運輸船隊,擊沉17艘貨船。

10月19日上午,普裏安指揮的德“U—47”號潛艇正在英國北海峽口的柯卡爾沙洲附近巡遊。突然,一支龐大艦隊駛進了他的潛望鏡,普裏安細心數了數,共有運輸商船34艘,外圍有6艘驅逐艦護航。他喜出望外,一邊在後麵緊緊尾追,一邊向潛艇司令部發報。

鄧裏茲不明白,這些英國人為什麼撞了南牆還不知道回頭。他接到普裏安的報告後,立即命令周圍海域的所有潛艇,迅速向“U—47”號靠攏,結群作戰,爭取取得最大戰果!

不一會兒,“U—47”號周圍已聚集了6艘潛艇,有的潛艇剛從襲擊“SC—7”的戰場上下來,本應回港慶功,但一聞到血腥味也匆匆趕來參加對英國護航船隊的獵殺。

潛艇散布於船隊航線的兩側,猶如夾道歡迎一般。

夜幕降下來時,德國潛艇一切準備就緒,攻擊的時刻到了。但數十艘英國艦船對即將到來的厄運卻一無所知。

“攻擊開始!”潛艇全部浮上了水麵。

這是一片開闊海域,正適合於“狼群”作戰。而且今夜沒有月光,空中隻有幾點星光,驅逐艦一時發現不了潛艇。

“U—47”號放出的兩枚魚雷如離弦之箭,率先向船隊撲去。5000噸的首船“斯達朗克”號中雷,船隊像炸了窩的羊群,恐慌地向四麵散開。護航的軍艦既要搶救落水者,又要搜索潛艇,顧頭顧不了尾。

乘著船隊的混亂,各潛艇紛紛尋找目標進行攻擊,魚雷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像餓狼一樣的潛艇忽而潛入水下,躲避軍艦;忽而浮上水麵,發射魚雷;忽而衝到船隊的前部,忽而撲向尾部。膽大的幹脆鑽進船隊中間,抵近攻擊。海上大屠殺持續到天亮才告一段落。

海麵上火光熊熊,到處飄浮著遇難的船骸、屍體和船上裝載的物資,空氣中充滿焦糊味,落水的未亡者仍在淒聲呼救,劫後的場景慘不忍睹!

然而,災難並沒有完全過去,潛艇在周圍的水下遊弋。當第二個黑夜來臨時,這場大屠殺又繼續進行。直到潛艇上的魚雷打光;潛艇再也找不到攻擊的目標才悻悻離去!

在鄧裏茲發起的“狼群作戰”的高潮期,幾百隻“狼”在海上覓食,這樣的屠殺幾乎每日每時都在發生。

3獵殺“狼群”

1941年初,丘吉爾用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的海軍基地換取的美國50艘超齡驅逐艦參與護航的船隊出發了。這些一次大戰時期的老古董,航速慢,但火力不弱,雖然不能進行艦對艦格鬥。護航卻綽綽有餘。而且這些艦上都安裝了英國發明的有效反潛武器,即後來被稱為聲納的聲音探測器。

在船隊不遠處的海麵上,悄悄升起了一具潛望鏡。又是德國的“U—47”!艇長是普裏安。開戰以來,普裏安已擊沉英國艦船16萬噸,他和“U—90”號的艇長克萊施麥以及“U—100”號的艇長舍普爾,均被鄧裏茲封為“王牌艇長”,成為德國的“民族英雄”。

“有潛艇!”護航驅逐艦探測到水下的奇怪音響,隨即向四麵擴大了搜索範圍,深水炸彈和火炮都作好了準備。

普裏安見狀不妙,立即收回潛望鏡,急速下潛。剛剛被“U—47”號召喚來的“U—70”號躲閃不及,被深水炸彈擊中,高壓水從裂縫湧入艦體,“U—70”號像一隻灌滿水的鐵罐子沉入了海底。另有兩艘潛艇也挨了炸,幸喜傷勢不重,逃之夭夭了。但普裏安仍不死心,他緊盯著護航船隊不放,企圖突破護航線的警戒,尋找下手的機會。

傍晚,海上暴風雨驟起,天空暗如黑夜。普裏安再次伸出潛望鏡,不料看到的情景使他大吃一驚:英國的“黑豹”號驅逐艦就在眼前,艦上火光閃動,一排炮彈呼嘯打來。他立即命令“U—47”緊急下潛,企圖擺脫險境。

與此同時,“黑豹”號高速撲向“U—47”。就在潛望鏡剛剛下潛的地方,一枚深水炸彈爆炸了。“U—47”的推進器軸受損,螺旋槳旋轉時發出了難聽的尖叫聲,這等於隨時向“黑豹”號報告自己的位置。

世界大戰進入最後階段時,德國海軍一步步走向失敗的深淵。盟軍調動飛機和軍艦對德國船隻進行猛烈轟炸。大西洋之戰最終以盟軍的勝利而告終。這裏的水深千米,如果停機坐沉海底,那麼,沉下去就永遠上不來了!可是,普裏安又想不出別的脫險辦法,隻有開足馬力,拚命狂逃,在水下絕望地劃著“S”型,以圖避開深水炸彈。

“黑豹”號憑著那靈敏的音響探測器緊追不放,始終以自己的艦體壓在“U—47”的上方,並不斷把一枚枚深水炸彈投向“U—47”。這場追擊戰延續了近5個小時,就在深水炸彈快用完時,“黑豹”的音響探測器也失去了回聲。不一會兒,水下翻起一團巨大的水花,隨後又泛起一片烏黑的油跡,“U—47”終於一命嗚呼。

10天以後,“U—90”號和“U—11”號在攻擊英國“HX—12”護航隊時也被擊沉,舍普爾和他的40名水兵全部喪生,克萊施麥則成為俘虜。

鄧裏茲的“王牌”像流星一樣熄滅了,他的“狼群”一片悲慘淒涼。

1941年7月,美軍登陸冰島,接替英軍守衛該島。隨後,美國又擔負起在冰島以西護送運輸船隊的任務。此舉標誌著美國逐漸卷入了戰爭。

9月11日,羅斯福總統宣布了美國在大西洋的護航原則:美國將對大西洋的德國艦艇實行不等對方首先進攻就予以打擊的“見了就打”政策,這其實就是美國對德國的不宣而戰。

本來希特勒是竭力想避免同美國發生直接武裝衝突的。他認為,德國征服歐洲、摧毀蘇聯、最後製服英國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美國不介入。因此,他在1939年9月向德國海軍將領下達了嚴格的命令:“任何德國潛艇和軍艦不準在大西洋攻擊美國船隊。”

但美國參加護航後,與德國潛艇的衝突就不可避免地時有發生,德美兩國之間盡管還沒有宣戰,但彼此之間的仇恨已經達到不可調解的地步。

1941年9月,鄧裏茲決定對大西洋進行一番徹底的清掃。他把潛艇分成幾個群,以偵察的方式橫掃遼闊的大西洋。這些“狼群”共攔截了4支護航船隊,但由於盟國護航兵力強大,而且當時海麵上大霧彌漫,僅擊沉20萬噸位的商船。

1941年的最後3個月,德國在大西洋的潛艇戰進入了所謂的“蕭條時期”。為配合北非戰場和東線戰場,大量潛艇被派往地中海和波羅的海,導致在大西洋作戰的潛艇劇減。到1941年11月,德國在大西洋作戰的潛艇僅剩5~10艘了。

在整個1941年,德國潛艇共擊沉了432艘盟國船隻,計217萬總噸位,低於1940年的戰績。而德國共有24艘潛艇被摧毀。

如此不如人意的戰績,鄧裏茲的作戰處長覺得“我們對護航運輸隊已無能為力。”這正如鄧裏茲所說:“潛艇部隊的指揮機關在憂慮和苦惱中度過了1941年。”

4攻擊美國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後,德國對美宣戰,鄧裏茲即開始對美實行“全麵無限製潛艇戰”。

自從德國向美國宣戰後,美洲的一些國家也相繼參戰,戰火燒到整個西半球。這之前,潛艇戰的戰場隻在英倫三島和地中海,而現在鄧裏茲的“狼群”可以無所顧忌地西進,開辟新戰場。德國製造了可以遠洋活動的大型潛艇,並且有排水量2000噸、綽號為“奶牛”的巨型油料補給潛艇的配合,“狼群作戰”又有了新的轉機。

1941年12月9日,鄧裏茲向他的潛艇部隊發出指示:自即日起,對所有商船攻擊的限製取消!即實行“全麵無限製潛艇戰”。

隨後,鄧裏茲開始指揮“狼群”攻擊美國。

12月16日,第一批由5艘潛艇組成的“狼群”在U—133號艇長哈爾德根少校的率領下,悄悄駛離比斯開灣的基地,向美國東海岸進發。鄧裏茲嚴格命令,為保證此次行動的突然性,在駛往美國東海岸的途中,不許攻擊任何目標。

“山姆大叔”太麻痹了。雖然報紙上天天畫有鄧裏茲和德國潛艇的猙獰漫畫,也刊有英國船隊遭受襲擊的悲慘消息,但人們普遍認為,那是在歐洲水域和美國大陸隔著一個大西洋呢!他們根本想不到,就在紐約港口外不遠處的水下,5艘潛艇組成的“狼群”像5隻“野狼”一樣正貪婪地盯著自己的獵物。

美國人可能忘了,既然宣戰了就是敵人;既然是敵人,就有麵臨攻擊的危險。

“U—133”號艇長哈爾德根少校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摩天大樓上的霓虹燈噴紅吐綠,自由女神像也被燈火裝飾得大放異彩,一艘艘商船前呼後擁,進進出出,所有的船隻都亮著燈。

“天哪,這哪像戰爭!我懷疑他們是不是已向德國宣戰,也許是在搞建國大慶!”哈爾德根後來寫道:“既沒有巡邏警戒,更談不上護航編隊。潛艇在這裏作戰,根本不需要什麼戰術,隻要你會按那個魚雷發射按鈕就行了!當時,我真不忍心去打破那個被燈火編織成的美妙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