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的選擇(1 / 3)

職業的選擇

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

我們每個人在步入社會後都會有選擇職業的困惑,不知道哪一種職業最適合自己。一個青年如果整日無所事事,沒有正當職業,那麼他的生命也將沒有價值了。

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首先要考慮這份職業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利於社會,是否妨害別人的某些權利。當你對所選擇的職業的正當性有所懷疑時,千萬不要投身其中,否則你的內心會忐忑不安。若你還妄想在這種職業上做出成就,那麼即使你有鋼鐵大王卡內基和富商培彼第的才能也無法達成心願。

一個人選擇的職業如果適合自身的發展,並且能在工作中不斷進步,能夠從中學到知識和技能,而且極有發展前途,那麼這個職業就是一個好職業。如果你可能在一定範圍內選擇職業,那麼你一定不要選擇那些對身體健康有害、損耗精神的職業。你也不要去嚐試那些條件過於苛刻、不利人的身心發展的職業。你隻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根本不必有更多的擔心。

為了豐厚的薪水,有些人竟去從事那些卑微的職業,這不但不利於他們的人格發展,而且還會損害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使他們的誌趣消失,埋沒他們本來優秀的才幹,這樣的職業讓他們的前途暗無天日。選擇職業如同選擇一本有益於身心發展的優秀書籍一樣。要竭盡所能在高尚的職業中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好職業,不但要有光明的前途,而且要利人利己。

無論什麼人,如果不在工作中注重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品格,那麼他的生命將毫無價值,而且一生也不會做出驕人的成就。

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如果選擇了一份耗費體力和精力的卑微職業,那麼他的機智和才幹就會被埋沒,他的前途也會變得渺茫起來。

“做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俗語青年們應時刻牢記。

有許多青年身懷絕技、才智過人,具備了成就大業的一切條件,但他們卻沒有在選擇職業時慎重思考,選擇了那些毫無意義、使人墮落的工作,無謂地消耗了自己的智能和體能,致使事業上一敗塗地,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另一些青年人的做法更不明智。他們不但犧牲了自己的人格尊嚴,而且所做的事又害人害己,甚至傷天害理,最終的目的隻是為了點滴的財富。從另一個角度說,他們隻是為了一時的欲望和快樂,卻不惜敗壞一生的名譽,這樣做太不值得了!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過於讓一個人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意誌去做他不願從事的工作。如果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借口命運不佳、謀生困難而違背自己的天性,拋開自己的人格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去從事那些耗費智能和體能的卑微職業,那麼他的做法不但不明智,而且還很可悲可憐。他們本可以讓生活充滿陽光,但現在卻隻能在黑暗中痛苦掙紮。

一個人可以去做泥水匠、建築工人、印刷工、紡織工、采煤工等許多平凡的工作,還可去做醫生、教師、商人、企業家、建築師、藝術家等許多高尚的工作,但是絕對不能去做傷天害理、妨害自尊、犧牲快樂、違背自然規律的事。

如果你想成就偉業,就去製定你一生的宏偉藍圖吧!並且竭盡一生的才智和精力去勾畫它,為它塗上炫爛的色彩。

成功者在遇事時總要先仔細思考:這件事的重點應放在哪一個方麵;怎樣做才能夠顧全大局,既不有損品格,也不耗損精力,而且還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效益。然後,再去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和空間,在這個環境和空間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把事情做得完滿漂亮,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所期待的願望和目標。無論做什麼事,你都要選擇與你的品格、才智和體力相諧調的環境,而且在做事之初就要放得開手腳,然後才奮力向前,奔向成功。

還有人認為,小時候感興趣,長大後便能在這方麵如魚得水,獲得成功。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有些人為這種錯誤的想法勞累了半生,人到中年時才突然覺醒,這時,迷途時積累的豐富經驗,會在他的事業走入正軌時幫助他順利地開展工作。

當我們在開始時就選中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那麼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也不要急躁、草率地行事。很多時候,才智機敏的青年們並不會被選擇職業而困惑,但他們在遇到好的發展機會時也會心緒紊亂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做、應該怎樣去做。所以說,青年人要端正態度、端正品格、勤奮努力、沒有太大的野心,才能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喬治·皮博迪是美國著名的銀行家,有人問他:“你是怎樣找到這份工作,並把它作為一生的職業的?”喬治·皮博迪回答說:“怎麼說呢?其實我並沒有去尋找什麼職業,是它自己找上門來的。”有時決定我們選擇某種職業的可能是一些細小的事情,一次偶發事件、一個特殊的環境、一次痛苦的失學經曆、一個窮困的家庭等等這些細小的事情可能對我們的一生命運都有影響。一本偶然讀到的好書、一次熱情洋溢的演講、一次慘痛的教訓、一次嚴厲的批評、一次嘉獎、一次意外的危險等等都可能影響我們一生事業的成敗。

關於如何工作、怎樣工作,亨利·戴克教授評價說:“一個人最嚴重的傷痛就是遇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凡事隻要有興趣有把握就要放開手腳立即去做,不要總無謂地思慮擔憂,這樣不利於發展自己的事業。隻有誠實勤懇、努力工作才能夠成就大事。”托馬斯·斯賴克博士也說:“我做事從不猶猶豫豫、思前想後,而是仔細思考如何動手去做,所以我成功了。”

求職伊始,許多人便心緒紊亂、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們總是想:“我能做什麼呢?”、“哪一個職位更適合我呢?”、“哪一個職位更有發展呢?”如果此時有人能夠給他們一定的指導,那麼他們便能很快消除煩惱和憂慮,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而且也能夠在這個職位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如果沒有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那麼他們也許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這不但埋沒了他們的才華,對人類文明的進程也是一個損失。所以當你選擇職業時,必須在所有可能的事業中,挑選你最能夠勝任的職業作為你一生的事業。

我們一生的終點不能停留在某一個職業上,世界上不乏這樣的人,他們隻知道守住現在的職業,把它當作一生中的事業和謀生的手段,這樣的做法太幼稚,太單一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條件,不失時機機動靈活地選擇職業,要有深謀遠慮。對我們來說,工作與職業也是一門廣博的學問,努力追求進步、學會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待人接物、怎樣發展自己不都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的嗎?尋找最有效的求職方法

一個想做新聞記者的青年,來到美國西部的一個城市謀求發展。那裏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讓他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他寫信去請教馬克·吐溫先生。不久,馬克·吐溫先生給他回了信,問他想進哪一家報社,這家報社在哪兒。

接到回信後,年輕人興奮不已,立即回信告知報社的名稱和地址,並衷心地感謝馬克·吐溫先生在百忙之中給他回信,表示願意接受他的指導。

幾天後,年輕人再次接到了馬克·吐溫先生的回信,信中說:“年輕人,如果你肯暫時放棄薪水去工作,那麼哪一家報社都不會拒絕你加入他們的集體。至於薪水,你可以工作一個月以後再慢慢解決。你可以對報社主編說,近來你很想找一份工作來充實你空虛的生活,但是可以先不計報酬。無論報社需不需要新聞記者,他們都不會拒絕你。”

“當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一定要充分發揮你的才幹,主動做事,虛心求教,讓同事們主動接納你,甚至感覺離不開你。此時,你再去采訪,捕捉新聞事件,寫成稿件交給編輯部。如果你的稿件的確符合出版要求,他們便會源源不斷地出版你的新聞稿。漸漸地,你會被晉升為正式的外派記者或者編輯,同事們也會對你刮目相看,薪水也就不成問題了。發表的文章越多,你的名氣也越大,遲早會得到豐厚的薪水。”

“你的名氣大了,其他的報社便爭相來聘用你。這時,你再拿著聘書去見主編。如果主編答應給你豐厚月薪,那麼你就可留下來繼續工作。但是此時,其他報社給你的薪水也許更高,但隻要數目不懸殊,你最好不要離開。”

年輕人讀完馬克·吐溫先生的回信,對這種做法半信半疑。最後他決定去嚐試一下。不久,他果然進了一家知名報社的編輯部。一個月後,另一家報社給他發來了聘書。原來的報社知道後,以雙倍的月薪聘用他,於是他便留下來繼續工作。在他工作的4年裏,先後有兩家報社給他發了聘書,他也因此兩次加薪。現在,他已坐到主編的位置上了。

在馬克·吐溫先生的指導下,另有5位青年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美國一家權威日報的主編,原來不過是一位普通的青年,按照馬克·吐溫先生的方法進了報社,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現在的職位,昔日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年輕人隻要充滿自信、意誌堅定、辦事謹慎而周到,那麼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並且得到重要的職位。”這是昌希·迪普先生的一句名言。

為了能夠將道理解釋得更清楚,昌希·迪普先生還舉了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青年名叫詹姆斯·路特,住在伊裏鐵路局附近的普通民房裏。最初他隻是鐵路局管理貨物的小職員,薪水微薄,工作辛苦。但他從不對工作敷衍了事,總是盡職盡責。上司對他的工作成績很是滿意,於是提拔他做車站貨運部的主管。在以後的工作中,路特更加努力,對車站的貨運事物全麵整改,使原來混亂的貨運狀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觀。他的業績在鐵路部門極為轟動,凡是認識路特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於是,他又晉升為伊裏鐵路中央鐵路管理處主任。伊裏鐵路的總負責人凡德爾比特先生很賞識路特的才華,又以年薪15000美元的高薪聘他做中央鐵路局貨運部主任。

一天,路特向凡德爾比特先生請教工作中幾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凡德爾比特先生問路特:

“你憑什麼每年拿15000美元的高薪呢?”“因為我負責管理貨運方麵的各項事務。”路特回答道。“你向我求教是不是想把這筆薪水支付給我呢?”凡德爾比特先生毫不客氣地說。路特被問得啞口無言,立即離開了。此後不久,路特經過努力終於解決了那些難題。後來,路特又被晉升為中央鐵路局副局長。在凡德爾比特退休後,路特接替他做了中央鐵路局局長。昌希·迪普深有感慨地說:“如果路特當初自暴自棄,不盡心去解決工作中的種種難題,現在坐在局長位置上的也許就是別人了。”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沒有哪一個認識到自己天賦的人,會成為一個無用之輩,也沒有哪一個出色的人,在錯誤地判斷自己的天賦時能夠逃脫平庸的命運。阿特密斯·沃德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有的人這一方麵擅長,有的人那一方麵擅長,還有些人不學無術,整日閑散遊蕩,他們擅長的就是無所事事。”

“我有兩次企圖做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第一次是我想狠狠教訓那個割爛我的帳篷爬進來的可惡的家夥。我對他說:‘先生,請你立刻出去,否則我讓你知道我的厲害。’‘來吧,你這個孬種。他說,於是我向他撲過去,但是他使勁抓著我的頭發,把我從帳篷裏摔到了外麵的草地上。接著他開始對我拳打腳踢,直到把我扔到一汪臭水中為止。我站起來看著自己被撕破的衣服,我意識到打架不是我的強勢。”

“第二次是我相信自己可以玩馬戲。於是,我搭便車到了一個馬戲團,我前麵有一匹馬,後麵有兩匹馬。但是站在那個位置之後,這些馬開始踢我,並且不停地叫喚,四蹄揚起動個不停,一點也不聽從我的指揮。最後,我的肚子和後背重重地挨了好幾下,並被踢到其他馬群裏,疼得我禁不住像科西嘉野人一樣大聲喊叫起來。我被人拉起來,背回了旅館。我用虛弱的聲音對自己說:‘看來你並沒有駕馭那些馬的能力。’”

“千萬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情,如果你做了,你會發現自己就像在泥潭裏掙紮一樣,痛苦不堪。”

選擇職業應揚長避短

在美國西部的報紙上曾經登載過這樣一則求職廣告,它堪稱不明智的求職廣告的典範——

“求職——尋求印刷師的職位,印刷出版公司任何部門的工作職責都能夠承擔;願意接受任何專業領域的教師職位,還可以講授裝飾畫和寫作,以及地理、三角測量及許多其他學科;有做非專業教士的經驗,願意小範圍內指導女士和先生們了解更深的神學知識;可以做牙醫或足病醫生的好助手;樂團男低音或男高音歌手的職位,本人也願意接受。”

這則消息的最後一行是這樣寫的:

“附:薪水低於一般水平的鋸木工作,本人也願意接受。”

這最後一行文字讓他馬上得到了一份工作,從此這則廣告再也沒有被登載。

如果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位,工作本身就會充分而全麵地調動你的才能。而你特別的聰明才智就是你自己的天賦,而真正適合你的職業應當能夠表現你的個性與天賦。

如果你擁有一份得心應手的工作,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而這才是最有效地利用你的資本。因此,應盡量選擇那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經驗,並與自己的個性愛好相吻合的行業。

揚長避短是你選擇職業的原則。在你雄心勃勃為事業而奮鬥的過程中,不可能長期一帆風順,必然會有不如意與挫折。家人、朋友的反對,其他不幸與打擊,都會阻礙你實現心底的願望。因此,你有時也不得不做一些興趣索然的事情。但一個人內心積蓄的熱情,在演說、藝術、音樂或自己最樂於從事的行業中不可遏止地表現出來,就像長期醞釀的火山一樣,終於磅礴噴發。

在某個方麵,你永遠不可能有盡善盡美的才華,這種想法你一定要警惕,不要讓它在你的思想上滋生蔓延。要知道,上帝會憎惡自己那些半途而廢的作品,並會耿耿於懷,因此上帝永遠不會幫助那些不完善的才華,它也很難獲得成功。

寧可做鞋匠中的拿破侖,寧可做清潔工中的亞曆山大,也不要做根本不懂法律的平庸律師。這是對馬修·阿諾德的說法的最好詮釋。

最擅長的職業才會帶來榮譽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有半數的人所從事的職業都與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這就好像所有的人被完全打亂秩序攪和在一起,彼此交換了自己本來應有的位置一樣。天性適合做農民的人在濫用和褻瀆法律,而喬特和韋伯斯特這樣的人卻在管理著每況愈下的農場;售貨員想要教書,而天生的教師卻在經營商店。於是,每個人都強烈地意識到自己鬱鬱不得誌,因而痛苦不堪。站在櫃台後的店員對尺寸、算術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在那裏三心二意地接待顧客的同時卻夢想著其他職業。應該埋頭苦讀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孩子在工廠的繁重勞動中一天天憔悴,而成千上萬本來應該愉快勝任務農或水手工作的孩子則在大學裏做著沒完沒了的作業和功課。本來隻配粉刷籬笆的人卻充當了在畫布塗鴉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