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法則
口才是人生三大法寶之一
現代社會是“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信息在社會各行各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一項工作往往需要多人的共同合作,需要多個信息的綜合作用,語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傳遞方式。語言能力強,雙方就能達到順利的交流,信息也能順利、準確地被對方接收、理解,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反之,語言能力弱,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被對方接收、理解,交流出現中斷,甚至中止,交流目的也就不可能達到。
在經濟發達、重視信息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講話水平和風度來判別其學識、修養和能力。美國人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把“口才、金錢、原子彈”看作是在世界上生存和發展的三大法寶;六十年代以後,又把“口才、金錢、電腦”看作是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寶,“口才”一直獨冠三大法寶之首,足見其作用和價值。
我們的祖先們不大重視甚至不大喜歡“能說會道”的人,對那些談鋒很健的人,常常加個“誇誇其談”的帽子。一個人如果被公認為“誇誇其談”,那就不怎麼討人喜歡,而如果被公認為“善於為自己辯護”,那就沒有多少人願與之交往。相反,一個人如果沉默寡言,不苟言談,那麼,這個人往往會受到歡迎。這種傳統的評價標準,在今天的青年身上也有著很深的烙印。常常聽到有的人說:“我這個人,笨嘴笨舌,講不好話。”似乎這並不算什麼缺點。顯然,這是一種相當陳舊的見解。
現代社會需要那種機敏靈活、能言善辯的活動分子。羞怯拘謹、笨嘴笨舌、老實巴交的人,在現代社會不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有些人很有知識,就是因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因而受不到人們的歡迎。有些人專業水平很高,工作做得很出色,但表達能力卻很差,言談拘謹慌張,邏輯思維混亂,一講話就語無倫次,雖有好的經驗、好的見解,但卻“茶壺裏煮餃子——倒不出來”。
現代社會注重口才,與姑娘交往談戀愛也好,談生意也好,當服務員也好,會不會講話差遠啦!如果你很會說話,首先就能夠博得對方的好感。假如你善於說服別人,那就說明你有水平,辦事情就會更加順利。
在現代社會,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交往頻繁,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能力之一。作為現代的人,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而且要能在別人麵前很好地表達出來。不僅要以自己的行為對社會作貢獻,而且要能以自己的語言去感染、說服別人。
就職業而言,從事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都需要口才:對政治家和外交家來說,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是一項基本的素質;法官要使罪犯認罪伏法,律師要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少不了要進行辯駁。商業工作者推銷商品、招來顧客,企業家經營管理企業,都需要口才。在日常交往中,有口才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話題講得很吸引人,口笨嘴拙者即使講的內容很好,聽起來也索然無味。有的建議,有口才的人一說就通過了,無口才的人卻無法獲得通過。
現代人想要成功,就必須溶入社會,爭得別人的廣泛支持,這就必然會遇到論辯和論戰。如果一個人滿腹經綸,卻由於口才不佳,表達不清,又怎能使自己的觀點為他人所接受呢?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正常人不需要講話,不需要交流,也沒有任何一種工作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而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經就是語言。通過出色的語言表達,可以使相互熟識的人情更濃,愛更深;可以使陌生的人產生好感,結成友誼;可以使相互有分歧的人互相理解,矛盾化為烏有;可以使相互仇恨的人化幹戈為玉帛,友好相處。一句話,語言能力是一個現代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是我們提高素質、開發潛力的主要途徑,是我們駕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徑。青年人必須清楚,培養語言能力勢在必行。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你能夠保證在各種場合,都能夠以富有磁性的聲音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你的意思,你就會吸引聽眾的注意,如果再加上適宜的各種修辭,則更會抓住觀眾的心。這是你的秘密武器,可助你事業一臂之力。如果你善於表達,再加上周到的禮節、文雅得體的表現,在任何場合你都會,備受青睞,無需引見,就能得到大人物的關注,人們都願意與你交往。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卻大多不注重語言的力量和表達的藝術。當然,誰也無法準確地評估出一流口才的作用,但是,用詞恰當、表達得體,的確有著巨大威力。現今的學校教育包括很多方麵,但恰恰漏掉了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重視言語的力量。完美的語言、優雅的風度、具有感召力的聲音總能令人傾倒,與人交往時,還有什麼社交技巧比它的威力更大呢?
學生們常常刻苦學習拉丁文、希臘文、精深的高等數學和深奧的理論,而且成績優異,但卻很少能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去。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如何更好地表達”隻是學習任務中最次要的一項,從沒想過這是一門更需要深入研究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特殊才能,還是平常的技巧,哪一個的作用可以和語言能力相比呢?人們願意傾注一生的精力和時間去鑽研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知識,可就是忽視了表達能力的訓練和提高,這也是他們常常顯得木訥呆板的根本原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本是權威人士,但卻在公眾麵前羞於開口,沉默寡言,以至於顯得無足輕重,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嗎?因為自己不善於表達,而隻好靜靜坐在一旁洗耳恭聽一個遠不如自己的人在台上滔滔不絕、暢所欲言,這時候,有誰的心裏會感到平衡呢?導致這種場麵發生,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他平時注意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而你卻棄其不顧。
由於自己是某一領域的著名人物,受到別人的邀請,但是一到現場卻又不知所措,不敢開口講話,甚至斷斷續續連不成句,不能簡明厄要、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多麼令人尷尬的事啊!如果你發現了一個新的行星,寫了一本很有科學價值的書,發明了一套實用的機械設備,但是說話時卻膽膽怯怯、緊張異常,無法正常表達,別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這會讓你失去多少本該屬於自己的機會啊!一個十分令人費解卻又常見的現象是:有些人取得了某項研究成就或總結出了某種成功經驗,竟不敢在會議上表述自己的觀點、論點,不敢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成果。他們掌控不了局麵,根本不能主持一個會議,思路也不清晰,甚至在公眾場合不敢講話,一說話就聲音發顫,一臉的茫然與困惑,別人也無從知曉他究竟想表達一個怎樣的意願。
這樣的人在專業領域的確有所建樹,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但在社交領域,卻像個初生的孩子,毫無能力可言,他們在這方麵從來沒有運用獨立的思考能力、想著怎樣才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一輪到自己發言時,就顯得枯燥呆板毫無生趣,根本吸引不了聽眾。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表達自我,不能做到語言得體,說話流暢,那麼往往會導致你一生都不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因為表達能力很差,會讓你處處碰壁,一事無成。這樣說也許有些武斷,但並不能說沒有道理。
很多人就是因為過人的口才、準確的措詞和優雅的談吐,在民眾中樹立起高大形象的,他們也許能力平平,但卻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他們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情感力量,以情動人,用充滿激情的話語打動每一位聽眾。
與人交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口才好的人最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優雅的談吐可以使他很快打開局麵,廣受歡迎,有助於他事業的成功。很多議員或高級官員都是以雄辯的口才一路高升的。如果真正考察他其他方麵的實力,也許根本不夠資格,但是出色的口才卻讓他們穩居不下。由此可見,口才的作用非同小可!
與熟練掌握語言藝術的人交談,簡直就像享受優美的音樂一樣,那娓娓動聽的話語,穿過我們的耳朵,感染著我們的心靈,或讓人精神振奮,或給人以慰籍。
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它能反映出這個人的學識、才能、閱力和修養。無論他認真仔細還是馬馬虎虎;無論他反應敏銳、邏輯性強,還是思想渙散、不求上進,都可以從他的話語中看出來。從他說話的方式和內容中,你可以了解他讀過哪些書,受到了哪些思想熏陶,還可以了解他的擇友原則;你可以看清他的思想軌跡、生活習慣,也可以知道他的生活經曆。可以說,談話中包括了一個人的一切,不管你的生活境況怎樣,受到多少教育,取得了多少成績,都可以從你的話語中體現出來。
希望成就大業的人,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駕馭語言的能力,熟練掌握談話的技巧,使自己在各種場合都能夠做到談吐優雅、從容不迫、對答如流。能夠引起別人的關注,本身就是一種很高的素質,值得每一個年輕人為之努力。如果想取得一些成就,就要努力提高自我表達能力,這會使自己受益終生。當出現一個絕好的機會時,我們常聽人這麼說:“讓懷特去吧,他總是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意願,總能夠給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讓他做代表,我們放心,也比較體麵。”
談話實際上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一個健談者會表現出各方麵的素養,靈活多變、思維敏銳、果敢、精力集中等等,但同時,心胸狹窄、小肚雞腸這些不良品質也會同優秀的品質一樣,在談話中暴露無遺。交談過程中,他應該充滿愛心,不觸及對方的疼處,不隨意揭示別人的短處;應該對聽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不是對其惡意重傷。善於辭令者還應該表現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環環相扣的分析能力,有著獨到的見解,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像鸚賦學舌一樣。
遺憾的是,生活中有不少人工作能力很強,但語言表達能力極差,敘述不連貫,結結巴巴,前言不搭後語,好像在硬湊詞句,別人根本聽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他們知道的詞彙也許並不少,但對每個詞的具體含義卻似乎大概、模糊不情,不能準確選擇出表達自己意願的詞彙連成句子。他們從未想過或學習過遣詞造句,說起話來自然也就詞不達意了。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是每個年輕人應該傾力而為之的事。在與人交談時,用詞準確,表達有力,展現出應有的氣度和風韻,就沒有理由不受到歡迎。
不管你有多麼大的理想,首先要掌握駕馭語言的能力,練就一副出眾的好口才。你也許不能成為法官、律師或商業精英,但你每天都要說話,也就必然要運用語言的獨特力量。訓練語言能力時,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徑就是:多拿出一些時間和精力潛心研究一下修辭,多了解相同意思不同的表達,使自己掌握更豐富的詞句,談吐更優雅,還要盡力增加自己的詞彙量,遇到不認識或拿不準的字,要隨時查閱工具書,注意平時的積累。這本身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有助於自己更健康地成長。如果你的語言貧乏,思想單純,閱力有限,就無從談起口才出眾、談吐優雅。借別人的經驗鼓起勇氣
演說家不是天生的,隻要遵循下麵這些雖簡單但至關重要的規則,你就會毫不費力地成為一名成功的演說家。卡耐基從1912年開始教當眾說話的課程,先後已經有50多萬人畢業於這種課程。每一期課程開始之前,訓練班老師總是要求學員談談他們來上課的原因。令人詫異的是,絕大多數人的中心願望與基本需要竟然如此相似。
“當人們要我起來講話時,我覺得非常害怕,不能清晰地思考,原來想說的話全忘得一幹二淨。我希望經過訓練獲得自信,能當眾站起在商場或社交人士的麵前侃侃而談,明晰且又服人。”這種話聽來很耳熟吧?難道你沒有過類似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受嗎?但是,我們真能培養出自信,可以麵對人群連貫而流暢地對他們講話嗎?
無論在何處情況之下,絕沒有哪種動物是天生的演說家。曆史上有些時期裏,當眾講演是一門精湛的藝術,必須謹遵修辭法與優雅的演說方式。因此,要想做個優秀的演說家是難上加難。現在我們則把當眾演說看成一種擴大的交談,以前唱做俱佳的方式、如雷貫耳的聲音已經成為曆史。我們與人共進晚餐,在教堂中做禮拜,看電視,聽收音機時,願意聽到的是率真的言語,誠摯地與我們談論問題,而不是對著我們大放厥詞。
演講不是一種教條、封閉的藝術,它其實並不像教科書中說的那樣,一定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理論學習才能有所成績。當眾說話其實輕而易舉,隻要遵循一些簡單而重要的規則便可以。1912年,卡耐基在紐約市125街的青年基督協會開始教授學生時,竟然把商界中的大人物當成大學新生來教。後來效果卻非常不理想學生們以韋伯斯特、柏克匹特及歐康內爾等著名演說家為例,一味效仿,毫無裨益。他班上學生所需要的,是在下回的商務會議裏能有足夠的勇氣站起身來,做一番明晰、連貫的報告。於是把教科書一股腦兒全拋掉,和那些難兄難弟們埋頭苦幹,直到他們的報告詞達意盡、深獲人心為止。這一著確實奏效,所以以後他們一再回來,還想學得更多。
幾年以前,布魯克林的一位醫生——這裏稱他為勞克斯大夫,前往佛羅裏達州度寒假。他的度假地點,恰好距離巨人隊的訓練場地不遠。他本人是個熱心的棒球迷,因此經常去看他們練球。不久,他就和球員成為好朋友,並被邀請參加一次為球隊舉行的宴會。在沒有任何事先通知的前提下,他聽到宴會主持人宣布說:“今晚我特別請勞克斯大夫上台來向我們談談棒球隊員的健康問題。”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勞克斯大夫是否能夠說得條理清晰,詳細而周密呢?他研究衛生保健已經有30多年了,他能夠坐在椅子上向坐在兩旁的人侃侃談論這個問題,能談上整個晚上。但是,讓他站起來就同樣的問題,而且對象隻是眼前的這一小群人,那便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他心跳加快了一倍,他腦海中的思緒仿佛長了翅膀都飛走了。
宴會上的人都在鼓掌。“勞克斯大夫!演講!演講!”的呼聲越來越大,也更堅持。
他處在極為悲哀的情緒中,一句話也沒說,轉身悄聲地走了出去。
因此,他一回到布魯克林,第一件事就是報名參加演講訓練課程。
像他這樣的學生,是老師最願意碰到的,因為他有極為迫切的需要。在上過最初的幾節課後,他緊張的情緒漸漸消失了,信心愈來愈強。兩個月後,他已經成為班上的明星演講家了。不久就開始接受邀請,前往各地演講。
其實能夠充滿自信、勇氣有能力並保持冷靜,思路清晰地當眾發表談話,並不像平常人想象得那麼難——連1/10的難度都沒有。這並不是上帝賜給多數人的禮物。這就像是你打高爾夫球的能力一樣,任何人都能發揮出他潛在的能力,隻要他有想要這樣做的欲望就行。
許多男男女女的命運由於這項訓練而改變,其中有許多人還獲得了遠超過預想之外的擢升,或在商業上、事業上和社會上達到顯赫的地位。
聽著真像個奇跡,對吧?它的確是20世紀克服恐懼的奇跡。
口角生風的說話口訣
紐約的根特先生提到,他新近學會當眾說話的技巧給了他很大的快樂,這恰好說中了他成功的原因。因為他自己要做,而他之所以毫不偷懶地做,則是因為他預知自己會成為成功的演說者。他將自己投入未來的形象中,然後盡力使其成真。這就是你必須應該做到的。
集中全力、念念不忘自信與口角生風的說話能力對你相當重要;想想因此而結交的朋友、在社交上對你的重要性;想想自己為人們、社會、教堂服務的能力將可以大增,想想它在你事業上所帶來的影響。總之,它給你未來的卓而不凡鋪平道路。
哈佛大學最傑出的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寫下六句話。這六句話,很可能對你的一生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這六句話是,阿裏巴巴勇探寶藏的開門口訣:“幾乎不論任何課程,隻要你對它滿懷熱忱,就能確保學好。假如你對某項結果盡心盡力,你就一定會達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會做好。假若你希望致富,你便會致富。若是你想博學,你就可以博學。隻有那樣,你才會真正地期盼這些事情,一心盼想,而不會費許多心思再去胡思亂想許多虛無飄渺的雜事。”
事實上,學習訓練當眾有效地講話,不僅對有需要的人益處多對那些沒有機會或者不需要正式公開演說的人,其好處也是多方麵的。舉例來說:當眾演說的訓練,是通往建立自信的道路,因為你一旦發現自己能夠起立,伶牙俐齒、頭頭是道地對人群說話,你在與人個別交談時,必然就更有信心和勇氣。
許多男士和女士之所以選擇“有效說話”課程,主要是因為在社交場合感到害羞而不自在。當他們發現自己能夠站著對同事講話天也不至於塌下來,他們就會覺得不自在是多麼可笑。他們新培養出的泰然風度,令別人、家人、朋友、事業夥伴和顧客都刮目相看。
這種形態的訓練,也會對個性有所影響,不過並不是即時鮮明可見。大西洋城的外科醫師兼美國醫藥學會的前會長大衛·奧門博士曾就“就心理和生理學的觀點來說,你認為當眾演說訓練的益處怎樣?”他微微地笑著說,回答這個問題開了個處方,這個處方是“藥房裏抓不到的藥,個人得自己配藥;他要認為自己不行,他就錯了”。
奧門博士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盡力培養出一種能力,讓別人能夠看透你的腦海和心靈。學著在個人麵前、在人群當中,在大眾之前清晰地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念。在你這樣努力去做而不斷地進步時,你就會發覺:你——真正的自我——正在人們心目中塑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形象,產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這份處方的功效的有二:你學著對別人講話時,你的自信心就會隨之增強,而你整個人的性格也會越來越溫和,越來越美好。
“這是一種暢快、美妙的感覺,沒有任何藥物能給予你這樣的感受。”
所以,第二個指標便想象自己成功地做著目前自己所害怕做的、一心想要自己能夠當眾說話,並被接納時會有怎樣的利益。牢記威廉·詹姆斯的話,“倘若你對某項結果盡心盡力,你自然一定會取得成功。”
堅信自己能與任何人交談
記得有一次卡耐基去做一期廣播節目,主持人要他用三句話來說明他曾經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他這麼說:“我所學過的最大教訓是,我們的所思所想都非常重要。我如果能知道你的思想,就能了解你這個人,因為你的思想造就了你的人。借著改變自己的思想,我們也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目前你的目標已經鎖定增強自信心和做有效交談這兩點了。接下來,你的任務就是從此刻起,一定要積極地想著自己的這番努力終會成功;你一定要對自己在眾人麵前說話的努力成果保持樂觀的看法;你一定要把決心印記在每個詞句、每項行動上,傾注全力培養這種能力。任何人如果想迎接語言挑戰,就都必須具備斷然的決心。
政府的經濟顧問克萊倫斯·B·藍道爾曾寫過一本書,書名叫《自由的信念》,其中提到了當眾講演——“我想我了解聽眾要聽的是什麼,以及他們希望它被怎樣地講出來。對於擔當事業重任的人而言,這其中的竅門就是:隻要他願意去學,沒有什麼學不會的。”
所以,要想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當裘留斯·凱撒由高盧而來航行在海峽之上,最後和他的軍團登陸現今的英格蘭時,他是怎樣確保軍隊成功的呢?他的目的很明確,他把軍隊止於多佛海峽的白堊懸崖之上,向下望是200尺高的海浪。他們看到赤紅的火舌正吞噬運載他們渡過來的每艘船隻。置身敵國,和大陸的最後聯係已經失去,最後的撤退工具也已焚毀,留下來惟一能做的事隻有前進、征服。他們也正是這麼做的。這就是不朽的凱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