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
習慣的力量
不要讓自己沾染上怪習氣
誰不願與一個具有高雅氣質、風度翩翩的青年成為摯友呢?所以這樣優秀的青年必定會前途光明。而一個脾氣古怪、態度粗魯的青年則會遭人厭惡,因為人們都向往快樂和光明,誰會喜歡冷酷和黑暗呢?
一個人如果在各方麵都很優秀,但是卻有一身怪習氣,那麼他在事業上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一些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的青年卻爭取不到一個好職位,這會讓人感到有些奇怪。殊不知,他們的惡劣態度讓人們感到厭惡,阻礙了他們事業的發展,所以是否具有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
店主不會賞識行為粗魯、無精打采的店員;公司老板不會提拔為人刻薄、吹毛求疵的職員;人們也不會與浮躁不安、好惹事生非的人交往、合作。隻有那些生機勃勃、做事幹練、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人才會受人歡迎。
對業務的拓展和事業的發展影響巨大的往往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驕傲對事業的成功危害最大。一個驕傲狂妄的人往往在經營上會遭受失敗的打擊,他們的不良習性會讓他們在生活中倍感孤獨。舉止紊亂、脾氣急躁、坐立不安、言語尖刻都是妨害事業成功的不良惡習,隻有改掉這些惡劣的習慣,才能使你的事業騰飛。
我們要時刻回憶自己的行為,從中找出不利於成就事業的壞習氣,然後時刻提醒自己改掉它,主觀上克製自己不要再犯那樣的錯誤,如果能夠長久地堅持,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阻礙我們成功的壞習慣往往在不經意的時候就已經養成了。所以渴求成功垂青自己的人一定要時刻監督自己,不讓壞習慣在精神的沃土上滋生蔓延。如果真的發現了某些不良習慣,聰明的人一定要勇於麵對,千萬別找借口逃避搪塞,應該主觀地去改正它,讓優良習慣占據你的生活,讓壞習慣沒有立足之地。隻要勇於改正缺點和不良習慣,你一定會收獲成功的喜悅。保持良好的思維習慣
一個人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得保持良好的思維習慣,不要總是心生抱怨,抱怨事業不成功,抱怨生活不夠美滿幸福,讓人覺得你對一切事情都不滿意,好像世界上的所有苦難都讓你一個人承受著。這樣的心態,怎麼會成就偉業呢?成就偉業,就得懂得思維的藝術,並且要將精力全部投入到事業中去,這樣才能實現成功的目標。
立誌成功的人不會滿足於現狀,他們積極進取,有遠大的抱負,不達目的不罷休。這種精神能夠推進成功的進程。而那些如蟋蟀般隨遇而安、不思進取的人,是不會成就偉業的,他們的成功目標也如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
一個人如果有崇高的目標、遠大的誌向,那麼,他就會在成就偉大事業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拓展思路、積累知識,力求超過周圍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他堅定的意誌激勵他要努力向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許多年輕人錯誤地認為天才或成功是命中注定的,這種錯誤的想法是成功的最大障礙。一粒鬆籽即使在陽光、溫度、土壤都具備的條件下也不一定會破殼生長成一棵高大的鬆樹,但是隻因為不能成長為一棵高大挺拔的鬆樹,或因自己不能長得像鬆樹一樣挺拔就失去自信,在庸庸碌碌中虛度光陰、虛度年華,那樣的話實在太不值得了,而且是荒謬可笑的。世界上被稱作天才的人數不勝數,但是真正成就偉業的天才又有多少呢?眾所周知,天才加勤奮等於成功,可見光是天才還不行,還要有後天的努力奮鬥,才能夠真正成功。英國畫家雷諾茲說:“天才是一種超越藝術創造完美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獲得必須要經過努力奮鬥。”
還有些年輕人認為,那些才華橫溢的天才人物能夠輕鬆獲得成功,這種想法也是對成功的一種誤解,離開了勤奮,天才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一切事情都不能坐享其成,離開了勤奮努力,成功就無從談起。所謂“業精於勤”就是說隻有辛勤地工作才能有所成就。要想成功,就要將忽視勤奮的思想逐出大腦,這樣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那些成功的偉人們為什麼會執著地追求事業的成功,竭盡全力實現成功的目標呢?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們隻是覺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動他們前進,他們隻是順應內心深處的啟示而已。
希望企及的目標最初隻是如海市蜃樓般虛幻的美景,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得不斷努力進取,信心百倍地追求下去,這樣才能衝破迷霧到達成功的終點。追求成功的過程就像進行馬拉鬆比賽,運動員在起跑時,看不到終點,隻能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正確的前進方向,就應堅持不懈地努力向著目標前進,不要顧及成功的道路如何坎坷,是否布滿荊棘。在追求成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沒必要用茫然和恐懼來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阻障成功的進程。
一個人如果貪圖快速地解決問題得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那麼一定會因耗損過多的精力而疲憊不堪,結果適得其反。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天,竭盡全力做好眼前的事,不貪多求快,這樣才能爭取更大的成績。這種正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法,有助於培養務實的性格,使我們的熱情更高昂、情緒更穩定。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不但可以堅定意誌、增強信心,而且能夠提升我們的性格魅力,開拓我們的視野,拓展我們的思路。
做任何事,我們都要傾注熱情和思想,相信努力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就。這是一種令人始終充滿激情的品質,它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卻如神的智慧一樣偉大。
如若我們麵前站著許多人,我們能夠很容易地指出誰信心十足,誰缺乏信心。因為信心十足的人總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氣質,這種氣質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信心十足的人不管是擔任國會議員,還是做一個平庸的小職員,都會有所成就,因為他們高貴的品質、堅定的意誌已注定了他們成功的命運。
美國作家梭羅曾經說:“一個人兢兢業業地做事,最終卻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樣的事情你會相信嗎?如果一個人奮鬥不止,他會沒有回報嗎?隻要他有堅定的意誌、寬宏大量的高尚情懷、追求真理的信念、求真務實的精神,他就一定能成功,他的努力一定不會白費。”
有許多人用不良思想、低俗的生活理念和不同於他人的生活方式在自己心中築起了一道自我封閉的萬裏長城,把自己與幸福美好的生活完全隔離開。他們的心中隻有擔憂、憤怒和恐懼,因此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顧、吹毛求疵,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他們的錯誤思維習慣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妨礙了他們與他人交流。
人的一生都是在生活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因此,生活理念將影響人的一生。生活理念操縱著命運,它不光可以重塑一個人的性格,改變一個人的生活,還可以影響他的動機和行為方式。如果一個人精神空虛、格調低下,那麼他的生活質量也將趨於低劣,反之,如果一個人精神飽滿、格調文雅,那麼他的生活將絢爛多彩,盡享人生樂趣。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都會與他的生活理念相對應,人們能夠從中看出這個人的風格和修養。基於這一生活理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也正如我們希望的那樣,而我們執著追求的目標也能在這一理念中得到答案。我們生活的外在表現,從方方麵麵反映著一個人的內涵。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或是隨意寫下的幾個字,或是海闊天空地閑談,雖然看上去很是隨意,但卻多多少少反映著我們的內心。
在我們的生活真正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選擇一個更高遠的生活理念,這是因為我們要實現教育和文化的功能,消滅貧窮和愚昧無知,塑造真正有知識的人。
人性好比一棵嬌嫩的名貴花草,它對環境要求苛刻,隻有在陽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夠茁壯地成長。所以我們要明確自己的成功目標,牢固地樹立積極的生活理念,為事業的成功做好領航員。一個人的靈魂在積極向上、高貴典雅的環境裏,會變得高尚;反之,一個人的靈魂在自私、貪婪、齷齪的環境裏,會自甘墮落,變得卑微低下。所以良好的環境會造就人的成功,而自私自利的環境可以毀滅你擁有的一切。
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活力四射,他們立誌成功,但急功近利。如果長此以往,讓這種熱情過分膨脹,定會衝昏年輕頭腦,毀掉他們的敏感和直覺,導致事業上的失敗。如果一個人總是在頭腦中算計什麼,試圖在事業上走捷徑,那麼他就在無形中封閉了自己的心靈。如果一個人能夠順其自然,泰然處之,形成正確的生活理念,並讓它來指導你的生活,那麼他在事業上一定能夠取得成就。
年輕人投機鑽營,狡詐處事,或是利用他人的弱點取得利益,那樣會養成見利忘義的習慣。這是年輕人頭腦中的一種思想毒素,會使年輕人的事業走上歧途,最終導致事業上的失敗。
年輕人不但要精明能幹、機智敏銳、博學多才、洞察力強,還要寬宏大量、心平氣和、樂善好施、學會忍耐,隻有這樣才真正達到了塑造人的高尚情操、培養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
有事業心的人應該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也應該明白,處世的最高準則是互惠互利,這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如果教育能夠給人帶來輕鬆與愉悅、和諧與力量,那麼這種教育就是成功的,許多商人都認為成功就是賺更多的錢,與生活無關,然而,許多人在商海中是失敗者而在生活方麵卻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因為他對生活充滿自信,他的內心生活豐富而充實。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把握機會,讓自己的事業走上正軌。他會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對待朋友真誠善良,即使遭到誤解,也會寬宏大量,原諒對方,體諒對方的難處。這樣的人也許在物質生活上一無所有,但他們卻是生活中的成功者,是精神上的百萬富翁。
在心理陰暗、自私自利的人身上是找不到高貴品格的。他們整日算計別人,想著怎樣利用別人的弱點取利,在與他人交易時一味顧及自己的利益。這種自私卑鄙的人沒有人格尊嚴,也體會不到偉大的人性之美。隻有那些生活信念堅定、人生目標明確、行為符合社會準則的人,才會獲得人生之美,得到事業上的成功。
許多人認為生活中的成功就是積攢下巨額的物質財富,但是他們不知道,真正的精神財富是用金錢買不到的,他們在為物質財富奔波的時候,恰恰失去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錯誤地認為金錢能夠隨心所欲地買到任何東西。實際上,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高尚的情操,那麼他即使有萬貫家資,也是個可憐的貧窮者。
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人有思想、有理智,而動物隻是純粹的呼吸、吃喝,隻是生存,而不是生活。僅僅填飽肚子絕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要有精神追求的。一個人要培養審美的能力、追求美好的生活、期望提高生命質量的本能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的人才是全麵發展的人。這些精神上的需求比食物更重要、更有價值。
草木渴望陽光的沐浴,而我們的心靈也渴望健康的成長,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年輕人知道怎樣積累精神財富,他們能夠充分地利用業餘時間和假期,努力學習各類知識,竭盡全力讓自己的大腦充實起來。他們知道,這筆精神財富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所以他們傾盡全力,惜時如金,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如果你誠實待人,富有同情心,樂善好施,能夠讓生活低靡的人提高對生活的熱情,讓不懂生活的人認識生活,那麼你就是一個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充實的人,你的生活也會變得幸福美滿。
精神財富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它存在於人的精神世界,大火燒不毀,洪流衝不走,所以你根本不必為它擔憂。人類的人性之美就體現在人的精神上,它如金子般能夠抵禦鍛燒和化學腐蝕,所以人類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不怕誹謗和詆毀。好習慣能贏得圓滿人生
守時、精確、堅定和迅捷是贏得圓滿人生所必備的四種好習慣。如果不守時,你就會浪費時間,虛度歲月;如果不精確,你就會輕而易舉地毀掉自己的信譽;如果不堅定,你就無法把事情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如果不迅捷,你就會錯失成功的良機,並且永遠不會有失而複得的機會。
溫德爾·菲裏普斯通過艱苦的練習,具備了非凡的社交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亞伯拉罕·林肯也同樣通過刻苦的訓練才養成了講話簡潔明了、有力的風格。
“孩子從家庭中走出去,不管走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他在家中養成的習慣都會與他形影不離,伴隨他的左右,而這一切都可以從他們的家庭教養中找到答案,因此,家庭的傳統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的確,這件小事本身毫不起眼,但是,我做每一件小事的方式卻具有重大的意義,我之所以取得今天這樣的輝煌成就,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從不錯過任何一件小事,而且會竭盡全力做好它。我時刻提醒自己,無論生意大小,絕對不可以以失敗告終。”
“養成的習慣就像一棵長彎的小樹。也許你想抓住它,竭盡所能讓它變得挺拔,然後對它說:‘嗨,站直了,別彎著!’但是事實卻總是與你的想法背道而馳。如果你真的想讓它按照你的意誌去成長,那麼你該怎麼辦呢?你可以把樹夾在兩塊大石頭中間,然後用繩子將其緊緊捆住,使它的傾斜程度減小一些。做好這些以後,你就要每個月去糾正它一次,每一次都用力朝與原來彎曲的方向相反的一邊拉。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你也許會將它彎曲的枝幹變得永遠挺拔。你有能力使它挺拔,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也許要花上幾年的時間才能夠成功。”
喬治·斯托頓爵士曾經去探望過一個印度殺人犯。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同時也是為了給他施加更大的壓力,監獄為他特製了一張床,要求他在上麵睡7年時間,以示懲罰。這張床上到處都是鐵質的荊棘,而且這些荊棘尖得恰到好處,即不會刺破皮膚,又讓人難以忍受。在那個印度殺人犯受刑的第五年,喬治爵士又一次去探望他。竟然看到他的皮膚像鱷魚的皮一樣凹凸不平,長滿了角質的凸起,顯然,他已適應了在這種惡劣環境下生活。等到了第七年刑滿的時候,他甚至為自己做了一張這樣的床!罪惡的人生在這裏得到了最直接的體現!隨著歲月的流逝,原本令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經曆,卻因為道德淪喪而最終變成了一種美好的享受。這樣的行為難道不令人感到震驚嗎?
在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中,這些令人震驚的行為並不少見。昨天某個人還在大街上好好地走,或還在他的家裏,事先並沒有征兆表明他今天會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是,他今天所犯的罪行不過是昨天或前天所作所為的必然結果。毫無疑問,這些都是他以前不良行為習慣所產生的惡果,是罪惡的紀念碑。
為了畫一幅反映童真的畫,畫家絞盡腦汁設計了十幾種方案,最終他選定了畫某個孩子祈禱的神態。在這幅畫中惟一發揮想象力的地方就是在畫中添加了一位跪在他身邊的母親形象。孩子的手心向上交疊在一起,仰著一雙淺藍色的眼睛,那虔誠與安詳的神情令人歎為觀止。畫家十分珍愛這幅畫,為它起名為《童真》。
歲月輪轉,幾十年的光陰轉眼即逝,當年風華正茂的畫家如今已是鬢染白霜的老人了。《童真》依然掛在牆上,而畫家卻一直想畫一幅反映罪惡的畫,但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素材。一次,他去參觀附近的一所監獄,卻意外地實現了他多年以來的願望。在牢房中,他看到潮濕的地上躺著一個麵容猥瑣、表情呆滯的罪犯,他的身體衰老而消瘦,罪惡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張滄桑的麵孔激發了畫家的創作欲望,使他立即找到了完成這幅作品的感覺。
這幅作品完成後,畫家為它命名為《罪惡》,並將它與《童真》並排掛在牆上,然而,最令人吃驚的是,這兩幅畫的原形竟然是一個人。《童真》作於他天真爛漫的童年,而《罪惡》作於他墮落為劣跡斑斑的罪犯之時。
自製和種種體現道德的習慣,同其他習慣一樣是能夠經由後天培養的,而人的意誌是可以受到引導的,必須把思想集中於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麵,集中於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的高尚事物上才能夠實現。
習慣常常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對於一個水手來說,雖然最初走在狹小的空間中感到難以忍受,但是久而久之,他習慣了這種狹窄,以至於他上了岸以後,依然要把自己的生活空間弄得像船艙一樣狹窄。還有這樣一個關於水手的故事:一個退役的水手到鄉下生活,他自己動手堆砌了一座假山,但是山頂是平的,像一個船艙,形狀和大小都與真船極為接近,他平時喜歡在假山頂上運動。羅斯船長和他的船員們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南極習慣於在雪地上或者裸露的岩石上就寢,長期這樣的生活使他們養成了習慣,後來他們發現即便是一條捕鯨上再簡陋不過的食宿設備對他們來說也是奢侈的,以至於船長硬是把舒適的吊床換成了幾把堅硬的椅子。當富蘭克林在邊境監督為防禦印第安人而修建的工程時,他晚上一般睡在堅硬的地板上,當他再次回到文明社會中時,那張舒適的床竟然讓他難以入眠了。
有兩個水手嗜酒如命,他們酒醉後,想乘小舟回到他們的大船上去。他們登上小舟,劃動雙槳,但是小舟卻在原地左右搖擺,絲毫沒有前行,於是雙方都認為對方沒有用力劃槳。經過一番相互責備之後,兩個人再拿起了槳,但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船兒仍然在原地打轉,沒有絲毫前行的跡象。這時,他們醒酒了,其中一個人仔細看了看船邊,然後對他的夥伴說:“湯姆,我們的錨還沒有解開呢!”由此我們不難得到啟示,如果你的手腳被某種無形的錨所束縛,那麼即使你竭盡全力也不會有所進展。
羅斯金曾經驚歎道:“如果一個年輕人全家的幸福都依賴於這人一時的喜怒哀樂,那麼他無疑是個毫無思想的年輕人。如果他現在的所作所為是他未來行為的堅定基石,如果他的每一種幻想都是他未來生與死的根源,那麼他的精神是多麼貧乏呀!你可以在風燭殘年時沒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千萬不要在現在就失去它。事實上,我們人類隻有在死之後的墳墓中才不會因毫無思想而被輕視,因為任何人的思想都不會在墳墓中滋長。”生命的意義僅存於“現在”當中
“昨天不能喚回,明天還不存在,你能確實把握的隻有現在。因此,你若愛永恒,就應當愛現在。”愛默生說。的確,生命的意義僅存於“現在”當中,人永不能回到過去,人生的道路,每一步都朝一個全新的情景延伸。可是,一般人往往喜歡眷戀過去,也常常對未來充滿憧憬,卻最不留意現在。
許多窮學生能充分認識到無聲流逝的時間的價值,並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鍾。雖然他們整日疲於生計,隻能用零星的時間來學習一點知識,但是他們靠著不懈的努力,終於燃起了信念與希望,獲得了成功與榮耀。正如法國作家費耐隆所說,在上帝把前麵的時光收回之前,他永遠不會給予我們新的時間。在某一時點上,上帝隻能賜予我們一次時間。
在一周之內,約翰遜博士利用了晚上的時間寫出了《拉塞拉絲》,以便為他母親的葬禮籌措費用。
布魯厄姆勳爵在政治、法律、自然科學、文學等各方麵都成就卓著。他從來不允許自己有片刻閑暇。由於他做事富有條理,極具計劃性,因而和大多數人相比,他似乎擁有更多的閑暇時光。盡管有些人整日忙碌,但是他們一生中完成的工作量不及布魯厄姆勳爵的十分之一。
薩默維爾夫人在鄰居們沉醉於聲色犬馬的娛樂和喋喋不休的家長裏短時,卻在發奮學習植物學和天文學,著書立說。她還在80高齡時出版了《分子和微觀科學》。林肯在從事勘測土地工作的同時,還利用每一點閑暇時間孜孜不倦地學習法律。他在照管自己小雜貨店生意的同時,博覽群書,積累了廣博的知識。
浪費時間本身並無多大害處,但浪費時間的同時更浪費了精力,這才是最具危害性的。無所事事和閑散懶惰足以麻木我們的神經,使得我們的肌肉日趨萎縮,耽於安逸使人們意氣消沉、萎靡不振,而奮發工作則使人朝氣蓬勃、精力充沛。那些走在時間後麵的人,也往往走在成功的後麵,而那些趕在時間前麵的人,則往往獲得了成功。
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支點,他的人生樂趣就是不斷地努力工作。他在一生中完成了20多萬條氣象記錄。昆西總統隻有在為自己製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之後才肯上床休息,否則,決不休息。
當一根壞細紗使整匹織物變為次品時,人們就會追究那位犯錯的女工的責任,並從她的工資裏扣除由此引起的損失。但是誰又能賠償我們生命之網中那些壞的線頭所導致的損失呢?在我們生命中,我們不可能來來回回地擲一把空梭子,因此每時每刻都有某種線被織進我們的生命之網,織進我們生命之網中的線可能是那種由浪費的時間或喪失的機會構成的劣質絲線,這樣的絲線足以毀掉整匹絲織品的質量,並使得勞動者終身蒙羞。但是,如果織進我們生命之網中的線完全是由惜時如金、拚搏努力構成的金光閃閃的絲線,那麼這樣的金色絲線會使得人生的布匹更加美麗燦爛、光彩奪目。時光如梭,時間的腳步永遠不停歇,我們手中的梭子也永遠無法停下,而那些劣質的絲線一經編織,就無法更改,成為我們生命中永久的汙點。
沒有人會為一個專心致誌工作的年輕人的前途擔憂,但是,他在哪裏吃午飯呢?他在晚餐之後又做些什麼呢?他晚上離開公寓又去哪裏了呢?他的周末和節假日又是在什麼地方度過的呢?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年輕人是如何度過他的閑暇時光的,而這些完全可以反映出他的個人品質。絕大多數誤入歧途、自我放縱的年輕人之所以走向墮落,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好地把握晚飯後的那段休閑時光。
在年輕人的生命旅程中,每一個夜晚都是一種嚴厲的考驗。正如惠蒂埃那充滿睿智的話語所言:“就在今天,我們書寫命運的畫卷,紡織生命之網;就在今天,我們的所作所為決定了日後是光明的前程還是罪惡的一生。”那些功成名就,站在時代巔峰的偉大人物都是孜孜不倦、勤勉不輟的工作者,他們能夠充分地利用晚上的時光,或是學習,或是工作,進行自我提高。
正如我們不會隨意丟棄一美元,我們更不應當任意揮霍生命中的每一個小時。誰能像一粒粒種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那裏汲取營養一樣,珍惜分分秒秒,點點滴滴地進行積累,誰就能獲得成功,鑄就輝煌。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意味著浪費精力,浪費能源,浪費生命,我們的未來就蘊涵於我們的時間之中,仔細審視一下你是如何利用時間的吧。
愛德華·埃弗雷特語重心長地說:“培養每一種優秀的品質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受人尊敬的人,就應以鷹一般敏銳的眼光仔細觀察並抓住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彌補和挽回所有荒廢的時間,抵製一切世俗的誘惑,克製所有感官的享受。”良好的習慣鑄就良好的性格
一位新手媽媽向一個資深醫生谘詢:“我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我的孩子最適宜?”
“你的孩子幾歲了?”醫生問道。
“剛滿兩歲。”
“這麼說,你已經浪費了兩年的時間了!”醫生皺著眉說:
“我們的性格好比是密西西比河,而習慣就是那些彙集而來的一條條支流。”比徹說,“在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我們根本不可能截住大河的水流來區分哪些水到底是來自於哪條支流的,是來自紅河、俄亥俄洲,還是阿肯色洲。我們也不可能撈挖出一粒沙子,仔細分析它們是從哪條山脈衝刷而來。依此,我們也就無法分辨出造就我們性格的到底是哪些習慣了。”
“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一個好的習慣來源於持久的自我約束力,或者說是來源於對不良行為的抑製。然而,壞的習慣往往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就像雜草和蘆葦一樣,隨時隨地都能生長,它占據了美德之花的園地,使花園變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地。惡習一旦紮根,要想根除,往往不止要花廢10年時光!
一個人走出青春期之後,我們就很難在他身上再發現什麼變化,除非他經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但令人欣喜的是,一個人養成一種壞習慣的速度與養成一種好習慣的速度是相等的,而且,就像不良習慣會在汙濁的環境中變得更糟糕一樣,良好的習慣也會在清明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和升華。
一個曆史學家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白癡的故事。這個白癡住在一座塔樓附近,他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每當塔樓裏鍾聲響起的時候跟著數鍾聲,幾十年來沒有一天停止過。突然有一天,鍾鼓由於某種原因沒有響起,但是這個白癡卻奇跡般地一絲不差地說出了正確的時間來,這個奇跡就是習慣創造的。
習慣不僅體現在個體的生命中,還將通過繁衍生息傳給後代子孫們。關於酗酒的遺傳性問題,德國波恩大學的佩爾曼教授曾經做過專門的研究。他跟蹤調查了一個有酗酒習慣人的後代,包括分部在德國各地的孫子女、重孫子女,並將這些後代按照年代做了詳細的列表。在這些人裏麵,佩爾曼教授重點調查研究了一個叫福勞·傑克拉的人,他於1740年出生,是個習慣性酗酒的酒徒,做過扒手,從20歲到1800年過世的40年間是一個純粹的浪人。他的後代共有834人,其中有709人可以在當地的記錄中查尋得到。這709人當中有106人是非法所生,144人以乞討為生,還有62人靠救濟度日。其中的女人裏麵,有181人做了紅樓裏的妓女。在這個家族裏,有76人進過監獄,其中17人有殺人嫌疑。75年來,政府發放的救濟金,僅這個家族就占有500萬馬克。
一個喜歡說大話的傳教士,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對他說的話表示懷疑,這嚴重影響了教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也損害了他自己的名譽,他的親人們不止一次地勸說他改掉這個壞習慣,而他卻回答說:“我知道這個習慣很不好,可有什麼辦法呢,我為它流的眼淚比太平洋的海水還要多啊!”最後他的親人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幫助他,隻好順其自然了。
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會養成一些自然而然的習慣,這些習慣往往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他們就會做出連自己都感到驚奇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說話的時候會有一些口頭語或者肢體動作,比如有的人喜歡不停地去摸後腦勺;而有的人習慣將兩隻手放在一起擦磨;還有的人喜歡用腳尖不停地點地……
“人們總是在不停地否認已經跟隨了自己一生的習慣,”比徹說,“有一個中年人就是這樣,他已經活了半個世紀了,突然有一天,在宴會上,他順口很自然地說出了一句話,而這句話恰巧與他多年前的一個習慣相吻合。但是,中年人無論如何也不肯承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幾十年以來,他一直在逃避這個事實,否定這個習慣,但這個習慣卻像他臉上的眼睛、鼻子一樣顯而易見。”
如果有一天人們見到上帝,問他在造人的時候是否按照某個模式——如果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時很難,那麼第二次做的時候就會順利得多,最終達到熟能生巧,毫不費力?上帝的回答一定是“沒錯,確實如此”。
記住,習慣是人類天性的一種模式,良好的習慣必將大大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要養成自製的習慣,放任是可憎的。”一個作家說,“要養成謹慎的習慣,粗魯就是在賤踏美好的靈魂,猶如殘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最惡劣的犯罪手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