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儀器
由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創造的圭表、渾儀和渾象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儀器。
圭表是我國發明最早、最簡單的一種天文儀器。它的主要用途是通過測量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決定當時的節氣,以指導農牧業生產。
渾儀是用來測量天體的位置和兩個天體之間的角度的天文儀器。它製造於春秋戰國時期,現在完整保存下來的渾儀最早是明代天文學家製造的。包括照準器、轉動裝置、讀數裝置三部分。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對渾儀做了許多大膽改進後,發明簡儀。簡儀是世界上最早製成的大赤道儀,比歐洲天文學家的發明要早300年。郭守敬用簡儀測得一年為3652425日,和實際時間隻差26秒。還推算出黃赤交角,誤差很小。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的測定天體位置的儀器叫渾象,又稱渾天儀,是世界上第一台觀測天象的渾天儀。人能夠坐在屋子裏,便可觀測到天體運行的情況。“天文數字”的來曆
人們常用“天文數字”來形容特別大的數量。這是因為在量度天文距離時,數字常常很大,若用米作單位,要寫滿滿一大張。既麻煩又容易出錯。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找一個代表很大數量的單位來幫忙。
我們知道,光的傳播速度極快,大約為每秒鍾30萬公裏,隻要花8分鍾就能在太陽和地球間打一個來回。利用光的這個特點,天文學家確定了“光年”這個天文學的長度計量單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時間中所走的路程,大約為946×1012公裏。有了光年這個大單位,研究天文現像就方便多了。例如:銀河係的直徑表示為10萬光年。太空漫步
能在太空漫步,是多麼奇妙的事!當然這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夢想了,可在1965年3月18日之前,這確實還是“癡人說夢”。
在太空行走,必然解決幾個問題:一是必須穿著具有生命保障功能的特殊航天服,防止太空中的各種輻射和流星體的傷害;二是在離開飛行器住艙前必須吸純氧;三是有噴氣背包,可以提供行走的動力;四是必須有供聯係的通信背包和連接飛船的保險索。
所以,要想真正漫步太空,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正因如此,1965年,當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和別列亞耶準備太空漫步時,很多人認為是一種最大的冒險行為。
他們乘坐的“上升”2號宇宙飛船進入軌道後,列昂諾夫在同伴的幫助下穿上特製航天服,係上一根5米長的保險繩,進了氣閘艙,趕緊關上了艙門,否則艙內的空氣就會跑完的。
列昂諾夫仔細檢查了身上的設備,便打開氣閘室的出口,邁向茫茫太空。
在太空是沒有地麵吸引力的,所以人就像在空中飄動一樣,行動十分困難,完全不聽指揮。列昂諾夫就這樣一邊在空中艱難地前進著,一邊欣賞著宇宙風光。他向下俯視,看到了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懸浮在空中,那就是人類的家園——地球。遠遠看去,它是那麼小又那麼美麗,勝過周圍的任何一個星體。列昂諾夫的眼睛濕潤了。
過了10分鍾,列昂諾夫終於安全地回到了飛船座艙,經過這段不尋常的漫步,列昂諾夫有點兒累,但他更感到興奮,要知道,他畢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行走的人!
不過,當他們乘坐的宇宙飛船返回地球時卻不那麼順利。在飛入大氣層時,自動導航係統忽然失靈了,必須用手控製操縱。還有320公裏航程,這其中不允許有任何偏差。兩位宇航員盡力控製,但還是飛過了著陸點,他們原指望看到平坦的著陸場,眼前卻是大片森林。沒辦法,他們隻好緊急著陸,降落在烏拉爾地區白雪覆蓋的密林空地上。2小時過去了,也沒有救援飛機趕來,甚至在他們周圍還出現了狼群。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人根據午夜巡邏的報告來到這裏。最終,兩位太空漫步的英雄隻好滑雪回到了航天中心。巧解日食
漢朝時候,黃瓊是朝廷裏專管記錄重大天文事件的官員,他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孫子,叫黃宛,七歲的時候能做詩畫畫,黃瓊很喜歡他。
有一年的正月,京城發生了日食。這次日食特別厲害,耀眼的太陽突然消失了,天馬上就黑了。整個皇宮都亂了套,連小皇帝都嚇得鑽到了皇太後的懷裏。皇太後就命令黃瓊把這次日食記錄下來。
黃瓊按照通常的慣例,把記錄寫好了。皇太後一看,生氣地說:“你真是老糊塗了!光說日食很厲害,究竟厲害到什麼程度?拿回去重寫!”
黃瓊回到家裏,飯也顧不上吃,就坐在桌子前琢磨。那時還沒有專門的天文術語,所以黃瓊好長時間也想不出來應該怎麼寫,就歎了一口氣。
小黃宛見爺爺這麼著急,就想了想說:“爺爺,別急。天狗吃日頭(古代的人把日食叫作天狗吃日頭)那天,吃得最厲害的時候,剩下的日頭跟初三四的月牙兒差不多。”
黃瓊聽孫子說完,就高興地說:“就是那個樣子!你真聰明,爺爺知道怎麼寫了!”於是,他就重新寫了記錄,呈給皇太後。皇太後一看,說:“不錯不錯,同那天日食情況一點不差。”當知道了這是小黃宛的主意後,皇太後還把他召進宮誇獎了一番呢。第一次月球旅行
千百年來,月球給人類很多美好的傳說,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類才揭開月球神秘的麵紗。
在人類實現首次太空飛行後,美國提出了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經過8年的準備,1969年7月17日,“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肯尼迪宇航中心發射場升空,飛往距地球38萬公裏的月球。在經過109小時的漫長飛行後,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20日下午4點17分人類的第一批登月使者踏上月球。此時,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視著這一人類航天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