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天子家(1 / 2)

天子曾經酒後戲言要立梁王為儲,是竇嬰在竇太後麵前阻止了他,當日天子執意廢太子劉榮,竇嬰也是除周亞夫之外都是態度最激烈的反對者。可以說,竇嬰今時今日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與此相反的是,竇嬰雖然一次又一次得罪竇太後,但竇太後經過短期的不快之後,對這個竇家最能幹的子侄仍然照顧有加,時不時地要求天子重新重用竇嬰。

身為一代名臣的竇嬰聽了竇太後的話,當下躬身道:“太後恩德,臣一日不敢忘。”竇嬰雖然正直,卻也算不上迂腐之人,他也知道自己若不是頂著“竇”這個姓氏,早被不知被天子趕到哪裏去了。

竇太後又道:“經過七國之亂,哀家也看出來了,諸王表麵上都對長安恭恭敬敬,其實他們心裏都有自己的小打算,一個一個精著呢。哀家身為太後,本不該對你們說這些話,但普天之下劉氏以外,就屬竇家和陳家跟皇帝的血脈最近,皇帝不信任你們能信任誰呢?”

頓了頓,竇太後又歎道:“這些年也不知是怎麼了,不是地動日食,就鬧什麼蝗災,朝堂上那些臣子也太不中用,王孫是有真才實學的,哀家過些日子就去跟皇帝說說,讓你也幫皇帝分擔些事情。還有彭祖,你做事一向穩妥,也多管著點竇家的子侄,別丟了皇家親戚的臉麵,就是你的功勞了。”

竇嬰和竇彭祖齊齊離開座位,拜伏道:“太後恩澤,臣等必當盡心竭力,以期報效太後於萬一。”竇彭祖還不怎麼樣,竇嬰心中卻是一喜,作為一個渴望濟世安人的臣子,他確實被天子冷落得夠久了。

陳玨在一邊雖然插不上嘴,心中卻隱隱了悟,竇太後雖然還不能仔細問過阿嬌那件事,但對於王家和田家門客不斷的情形絕不可能不知道,竇太後想要提拔竇嬰,未嚐沒有敲打王娡的意思。

竇太後又勉勵了竇嬰和竇彭祖幾句,又道:“陳玨年紀還小,他叫你一聲表舅,以後你就要多教教他。陳玨也是,要多去王孫府上請教。”

竇嬰看了陳玨一眼,倒不覺得這是個苦差,當下道:“臣遵旨。”一邊的陳玨也忙躬身答應。

竇太後點點頭,轉頭對阿嬌笑道:“行了,你也歇一會,再捶就要把哀家這身老骨頭捶散了。”

阿嬌聞言,嬌聲道:“我這是在盡孝心呢,外婆怎麼這樣說我?”阿嬌受寵程度之深,是任何一位公主都比不了的,就算她在竇太後麵前這樣沒大沒小,竇太後也從來舍不得說她一句。

竇太後摸索著拍了拍阿嬌的手,對竇嬰二人笑道:“哀家還想和外孫外孫女說幾句話,你們就先回去罷。”

竇嬰和竇彭祖二人對視一眼,拜道:“臣告退。”

等竇嬰二人退出長信殿,竇太後才道:“嬌嬌,哀家聽說你處置了幾個亂嚼舌根子的宮人?”

阿嬌不由心中一亂,看了坐在旁邊的陳玨一眼才定了定神,把事情說了一遍,隨後說道:“是有這麼回事,怎麼了外祖母,我做得有什麼不對嗎?”

竇太後搖搖頭,道:“不,做太子妃就要有做太子妃的樣子,你辦得很妥當。”說到這裏,竇太後停了一下,又道:“那些人胡說八道死不足惜,但因為皇後的疏忽,差點有損皇室子嗣,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哀家已經做主懲戒了皇後。但是哀家不能替你看著一輩子,你總要自己警醒些才是,不要什麼人都往身邊放,那樣容易吃大虧,明白嗎?”

阿嬌想起楚服,神色一黯道:“我知道了,讓外祖母為我操心,是我不孝。”

竇太後嗯了一聲,又道:“這件事情,你沒有別的話要對哀家說嗎?”

阿嬌猶豫了一下,看見陳玨正在衝她微微搖頭,便輕聲道:“沒有了,今後我自己會注意的。”

竇太後麵色不改,又轉臉問陳玨道:“你也沒有嗎?”

陳玨心中一凜,斟酌了一下才道:“那女官一死,找不出背後主使之人終究是個隱患,臣心中實在為太子妃擔心。”他固然相信竇太後能為阿嬌出這口氣,但陳家沒憑沒據的一狀告到竇太後這裏,劉徹心中會怎麼想?無論怎麼說王娡都是劉徹親母,竇太後可以無所顧忌,陳家卻不能,誘導劉徹自己對王娡起疑心進而不滿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