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在創設校園文化品牌中選擇的主要形式。主題教育活動是校園文化品牌中極富個性的一種品牌形式。在浙江省高校創建文化品牌的活動中,各校的主題教育活動緊密結合院校實際,緊扣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貼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求,勇於創新,貴在堅持,高揚主旋律,從中國傳統文化寶藏中汲取營養,充分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構築了新時期浙江省高校絢麗的校園文化風景線,進一步豐富了校園文化格局,也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主題教育活動應當具有鮮明的導向,重在引領高校先進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建設。浙江工業大學以創建“鄧小平理論讀書會”為主要載體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他們堅持以思想感召青年,以陣地凝聚青年,以活動吸引青年,創造性地開展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活動,構築大學生的精神家園,它的成功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
主題教育活動應當充分尊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性,把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從而將主題教育活動與大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浙江財經學院的“讀百本書”活動反映了這一育人要求,並在這基礎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品牌。他們以引導學生閱讀一百本古今中外優秀名著為要求,結合實際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新載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主題教育活動應當充分尊重校史校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創新,不斷開拓,開展行之有效、個性鮮明的品牌文化建設活動。浙江林學院緊密結合了林業院校的特點,將育人的最高目標和專業特色文化完整地納入到了校園文化活動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紅綠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使人耳目一新,也為各校編寫鄉土德育教材樹立了榜樣。
主題教育活動應當高揚道德建設的大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是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並且具有引領高校先進文化建設的作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開展“誠信文化”建設,打造“誠信文化”品牌,在提升以誠信品德為核心的學生職業素養上形成了特色,實現了文化育人的目的。
主題教育活動貴在創新,重在堅持,在提升為品牌活動時更需要舉全校之力,有效地整合資源。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推行的“雙休日工程”就是這樣的一種創新,他們以推行素質教育為抓手,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來設計活動,讓青年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成長在其中。“雙休日工程”是文化育人工作的一種有效延伸。
大學生的精神家園——浙江工業大學“鄧小平理論讀書會”
浙江工業大學鄧小平理論讀書會是“全國優秀學生社團”,成立於1998年6月。10年來,“鄧讀會”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載體作用,創造性地開展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在全校學生中產生了很大的輻射作用,形成了濃厚的理論學習的氛圍,構築了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一、成果一覽
10年來,浙江工業大學鄧小平理論讀書會取得了一係列成果,形成了“學校有總會、學院有分會、班級有學習小組”的理論學習社團的組織格局。共培養校級會員近2000人,院級會員近2萬人。成功舉辦“知行杯”鄧小平理論知識競賽,“三個代表”思想流動車,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主題教育等係列精品活動,直接參與人數累計達10萬餘人次。會員課題立項共計1300多個,撰寫論文1600多篇,獲全國、省市級優秀論文獎達50餘篇。出版《大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編印《晨思會員優秀論文集》、《破壁集》、《一得集》、《晨思時評》、《晨思》、《慧眼》、《航帆》、《紅流》、《燭光》、《燎原》等理論書刊60餘部約18000餘冊。獲得“全國優秀學生社團”、浙江省高校“十佳社團”(連續6年)、“浙江省高校優秀理論學習社團”、“浙江省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等稱號。多名骨幹會員分別獲得“全國優秀學生幹部”、“全國優秀團員”、“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等稱號。建成了《晨思報》、《晨思時評》、《晨思論文集》、晨思論壇、晨思網(網址:www.zjutdxp.zjut.edu.cn)、晨思紅色書庫等理論學習陣地。建立了CIS識別係統,形成了係統的運作理念、行為規範和視覺識別標誌。《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國家級、省市級媒體報道200餘篇次。
二、目標與思路
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第二、第三課堂”的有效作用,堅持以思想感召青年,以陣地凝聚青年,以活動吸引青年,創造性地開展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宣傳和實踐活動,切實有效地打造一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陣地,構築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所指出的,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
基於這一形勢,為了在大學生中高舉先進旗幟,弘揚主流文化,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麵發展,浙江工業大學於1998年6月成立了理論型學生社團——鄧小平理論讀書會。“鄧讀會”以“學習、研究、實踐、創新”為會訓,注重發揮學生社團“第二、第三課堂”的有效作用,堅持以思想感召青年,以陣地凝聚青年,以活動吸引青年,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宣傳和實踐活動,切實有效地打造一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陣地,構築青年學生的精神家園,在青年學生中營造濃厚的理論學習的氛圍。
三、實施與保障
(一)建立學習陣地,設計有效載體,擴大理論學習的覆蓋麵,增強活動的實效性和持久效應1較為完善的理論學習陣地
10年來,“鄧讀會”建立了《晨思報》、《晨思時評》、《晨思論文集》、晨思論壇、晨思網、晨思紅色書庫等學習陣地。
《晨思報》自1999年創刊以來,已編印16期,發行量近5萬份,讀者除本校學生外,還有全省20多個高校的青年學生;晨思網於2002年創辦,截至2007年6月,訪問量已近20萬人次;每年一期的《晨思會員優秀論文集》為校“鄧讀會”成員的理論學習提供了載體。
“鄧讀會”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宣傳活動,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調動大學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青年學生走到一起來,共同聚集在先進理論的旗幟下。
2“知行杯”鄧小平理論知識競賽
“知行杯”鄧小平理論知識競賽是浙工大“鄧讀會”自創辦以來著力打造的理論學習載體,至今已成功舉辦9屆。每屆知識競賽都有兩三千學生參與,場麵之熱烈,同學參與熱情之高,已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