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1)

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顧名思義,糧草是勝戰的關鍵。沒有充足的糧草、暢通的糧道,任是有強悍神勇的戰士,用兵如神的將軍,都是浪費,對長線作戰方更是如此。

如姚慕塵估計的那樣,漠北軍自糧草被燒後,立刻執行了速戰速決的策略,對汾林發起了積極的進攻。

汾林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雖不是固若金湯,但要在短時間攻克卻也不易。

“汾林城內的稻田已悉數割盡,全城百姓加上八千守城將士,這些糧草隻能再堅持十天。漠北方麵,據探子回報,經過上次一役情況與我軍相差無幾。”汾林主帳內,吳念第一次以三軍參將的身份主持會議。

“那這一仗比的就是糧草了?”

“可以這麼說。”

終於了解情況的牟副將高興的一拍大腿,樂道:“老子明白了。”隨即又不爽道:“那老子其不是隻要坐在這裏等著朝廷來救濟?這還叫打仗?打屁還差不多!”

吳念搖搖頭,苦笑道:“隻怕牟將軍想如此清閑都不成。”眾將領除了姚慕塵均表示不解。吳念從懷中掏出兩封加急信件,緩口氣道:“這是今天一早接到的從翼州、沽州發回的消息,今年翼州大旱,收成大減……”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翼州沒有多餘的糧食來接濟我們。”

“那沽州呢?也大旱?”

“從籌集糧草到運出,至少需要三天。沽州距汾林八百裏,不管是陸路還是水陸,要在七天內將糧草運達汾林城,希望甚微。所以……”

“所以,說到底,原來老子是坐著等死!”

吳念搖頭,不再賣關子:“所以,這一戰的關鍵就在——”說著展開汾林地形圖,指著城郊一處,“就是這裏!”

汾林是邊城重鎮,城中百姓多以貿易為生。市場的繁榮及人口的愈漸稠密,原先的耕地逐漸不夠用,於是人們將目光投向了離城半裏處的“封金灘”。據說很久很久以前,那裏是個藏寶無數的金礦,而那些掘金者就是汾林百姓的祖先。意想不到的是,早已是一片荒蕪的“封金灘”是塊罕見的肥沃之地,經過汾林百姓的勤勞耕作,到了收割之季那裏已成了名副其實的“遍地黃金”。

如今早已到了收割之季,可是“封金灘”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燦燦,不是無人覬覦,而是雙方都沒有把握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安全地將這一大片的“黃金”收入囊中。

“可是隻要我軍出動,虎視眈眈的漠北軍必定出兵。到時……”肖楠皺眉道。

“肖將軍說的沒錯,眼下正是這種相持不下的局麵。若是硬碰硬,必定是兩敗俱傷。”

“吳念小子還有心情賣關子,有什麼餿主意快點說來,別存心讓你老哥哥急。”牟副將快人快語,倒也說出眾將領心中所想。

見眾人皆兩眼巴巴的望著他,吳念忍俊不禁,再對上姚慕塵讚許的目光,自信一笑,再翻開另一卷圖籍,神秘道:“就看這個了。”

昨日翻看汾林地形圖,竟在一冊古老的圖籍內發現了一個秘密,在汾林城和“金沙灘”之間竟有很多的地下通道。詢問汾林城內的百姓,說是在他們記憶之初就已經存在了,該是前人的傑作。神奇的是,幾經滄桑,這些通道居然仍是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在百年後的今日彰顯它的存在。

“信中所說,翼州、沽州的糧餉不日即到。”在眾人的不解中,吳念轉頭對肖楠道:“到時請肖將軍帶領騎兵營繞過護城河去迎接。”

“吳念小子傻了不成,哪來的糧餉?”

“說你是驢還不信。小念別理他,繼續說來。”

眼看又是一番口舌之爭,吳念趕緊安撫道:“牟大哥莫急。吳念這麼做是為了放出風聲,引漠北的探子得到這個假消息並將其傳回漠北,到時漠北必會出兵攔截。肖將軍所要做的就是吸引漠北軍的主力,不可與其正麵衝突。而同時的,孫將軍會帶上城內壯丁通過地下密道,在漠北軍主力趕回前將‘封金灘’的稻穀割下。這便是吳念的“聲東擊西”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