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管寧
——16歲割席拒友的學者
管寧,三國時人,著名學者。少年好學,家境艱難,有讀書為國為民的思想。
管寧出生在三國時期,他16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裏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親戚們都很關心他,有的送來了衣服,有的送來了糧食,他堅決不收,決心要完全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他為了實現自己的這一意願,打點行裝到外地去尋師訪友,學習知識和本領。
管寧在外地一邊替人幹活,一麵尋找老師。他白天一有空閑,便去尋訪,終於找到了一位好老師。管寧見這位老師有很多學生,就決心留下來學習本領。
同學們對人和善,見管寧遠道而來,都很關心他。其中有個名叫華歆的同學與他特別好。兩人情同手足,難分你我。學習的時候,他們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休息的時候,他們一起翻地種菜,挑水施肥。
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在後院鋤地,忽然從地裏刨出一塊黃澄澄的金子來。管寧不為錢財所動,裝作沒看見,依然埋頭鋤地。華歆看見了黃金,兩眼睜得大大的,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馬上把那塊黃金拾起來,擦去泥痕,往自己的懷裏揣。可是,他看見管寧還在專心鋤地,感到很慚愧,隻得把已經揣進懷裏的黃金掏出來,丟到地邊去,仍然跟著管寧一起鋤地。
還有一次,管寧和華歆正並排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忽然,門外響起了一陣鑼聲,原來是一個大官從此經過。華歆一聽見鑼聲,就東張西望,心神不定了。又過了一會兒,他終於經不起誘惑,丟下書,跑出去看熱鬧了。
那個大官坐著八抬大轎,帶著一隊威風凜凜的儀仗隊。華歆看得眼都紅了,直到轎子走遠了,他才回來。他看看管寧,依然在席子上用功讀書,他覺得不可理解,於是大聲說道:“剛才那位大官乘坐八抬大轎,前呼後擁,威風凜凜,真有氣派……”
他見同學們隻顧讀書,對他的話沒有興趣,於是提高嗓門,重講一遍那個大官的排場,然後無限羨慕地說:“將來我要是做了官,也一定要坐這樣的八抬大轎,儀仗隊的人數還要多一些,比他更威風!”
管寧聽了華歆的話,望著他洋洋得意的樣子,立刻拿起一把小刀,把他們坐的席子割成兩半,然後對華歆說:“看來,你是為做官發財而讀書,沒有一點為國為民的思想。現在我才知道,你我誌向不同,成不了好朋友。以後咱們不必坐在一張席子上了,各人讀各人的書吧!”王羲之
——機靈鬼佯醉脫險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他不僅勤奮好學,而且非常聰明機智。
大將軍王敦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小孩,常常讓他在自己的軍帳裏睡覺。
有一天夜裏,王紅之又睡在王敦的軍帳中。第二天清晨,王敦剛起床,他的心腹謀士錢鳳悄悄地走進軍帳,落座後,錢風壓低嗓門對王敦說:
‘哦在軍中已摸過底了,主要軍官都願意跟隨將軍,起事沒有問題。”
“好,”王敦也低聲說,“既然都願意跟隨我,事不宜遲,應快些行動,以免夜長夢多,走漏風聲。”
接著,兩人就商量謀反的具體計劃。他們說話的聲音雖然很低,已經醒來的王羲之卻聽得清清楚楚。他立即想到了自己的處境,“造反是要被殺頭的,王敦肯定一時忘記了自己在軍帳中睡覺,他想起來,必定要殺死自己滅口,這可怎麼辦呢?”
在這緊急時刻,王羲之想到昨天晚上王敦曾讓自己陪他喝過酒,急中生智,他想出了一個解救自己的辦法:他把手指伸進喉嚨裏攪動,攪得胃裏直翻騰惡心,然後捂住嘴巴,不出聲息地嘔吐出許多食物,把床上吐得一塌胡塗,又用被子蒙住頭,裝作仍在熟睡的樣子。
果然不出所料,王敦和錢鳳商量完他們的造反計劃後,突然想起了王羲之睡在軍帳裏,驚叫了一聲:“不好!”
“怎麼啦?”錢鳳。下了一跳,急忙問。
“我忘記了王羲之這個小家夥睡在軍帳裏了!”王敦說。
“這可真糟糕!”錢鳳著急地說,“咱們的話都被他聽到了,萬一泄露出去可不得了啊!事到如今,唯有忍痛除掉他了!”
“隻能這麼辦了!”王敦說完,“嚓啦”一聲撥出寶劍,挑開帳子,準備對王羲之下毒手。
“呼嚕,呼嚕……”王羲之內心非常緊張,但極力控製住自己,假裝睡得很熟。
“沒事!”王敦吐了口氣對錢鳳說:“你瞧,小家夥醉得一塌胡塗了,還在打呼嚕呢,打雷他大概也聽不到,別動他了。”邊說兩人邊走出了帳外。
“呼嚕……呼嚕……”王羲之用機智救了自己。王戎
——捉賊識苦李的神童
王戎,西晉人,著名學者,是西晉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宰相。自幼勤奮好學,3歲捉賊,7歲識苦李,被人們稱為神童。
王戎3歲那年,元宵節晚上,家人背著王戎去看花燈。大街小巷,到處掛著式樣精巧、競放異彩的燈籠。十字路口更是燈火輝煌,熱鬧非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家人背著小王戎看了很久才擠出人群。
小王戎看到家人背著他向一個僻靜的小巷裏走去,覺得很奇怪,低頭一看,呀!背他的竟是一個陌生人!他想起父母說的有拐賣小孩的賊。心想這人定是個賊,趁看燈擁擠,人們不警惕,便把自己弄到他的背上。小王戎心裏害怕,可是他沒哭也沒叫,不聲不響地把自己小辮上的紅頭繩解下來,在賊的帽子上悄悄係好。等穿過小巷,到了另一條人多的街上,王戎就高喊起來:“快捉住他,他是賊!”那個賊嚇了一跳,丟下王戎,鑽進人群裏逃跑了。
正在這時,幾個巡夜的官兵來了。他們問王戎那個賊什麼樣子,王戎說:“我在那個賊的帽子上係了紅頭繩,快去捉他!”
王戎被送回家時,那個拐賣小孩的賊也被捉住了。
王戎7歲時,有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到臨沂城外去玩耍。此時正值農曆6月,太陽熱辣辣的,他們走了一段路,覺得都口幹舌燥。突然,走在前麵的一個夥伴高喊起來:“看,前麵李子樹上有李子!”王戎抬頭向前一看,果然在路旁有一株李樹,樹上結滿了紅色的李子,沉甸甸的李子把枝條都壓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