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現代,有關整潔健身的思想和理論進一步發展,實踐活動更加廣泛。近代教育家嚴修首倡戒煙。現代教育家張伯苓把箴言寫在鏡子上:“麵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教育學生講衛生,愛整潔。“千斤神力王”王子平武藝高強,為國爭光。王薌齋創編“健身樁”,為人們健身治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百歲老人馬寅初堅持用熱、冷水浴健身法70餘載,健身效果很好。毛澤東愛好體育,采取多種方法鍛煉身體,直到70多歲還暢遊長江。周恩來從小愛體育,從七巧板到練拳,無所不好。他還是愛整潔的典範。朱德為中華民族的振興,非常重視體育,並曾親自擔任體育教師。劉少奇遊泳、登山、太極拳、散步,從不間斷鍛煉。鄧小平更是全方位的體育愛好者。現代小說家老舍“迷戀拳術”,並編寫出武術專著《舞劍圖》。藏族女登山運動員,經過刻苦鍛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人。
當代在整潔健身方麵的英雄模範人物倍出,舉不勝舉。雷鋒練投彈,為革命鍛煉身體。胡榮華刻苦鑽研棋術,成為中國象棋的“十連霸”。欒菊傑“10年磨一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武林精英郝致華經過苦練,技術全麵,武藝出眾,先後獲30多次冠軍。功夫奇才李連傑練功刻苦,武藝梢湛,被授予“勇攀高峰的突擊手”。孟氏四兄弟辦武館,被譽為“中國武術界的一脈”,孟家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模範體育家庭”,表明中國武術後繼有人,整潔健身的傳統美德日益發揚光大,廣泛深入民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9年召開麵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的主題: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其他物種;關心地球的生活條件。我國政府為了“合理地調節它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環境保護”、“保護耕地”、“計劃生育”作為三大基本國策,這可以說是東方傳統的寶貴的“天人合一”環境道德,在當代得以繼承、擴展、發揚光大。
作為當代中國公民,特別是中國青少年,不僅應該能夠成為恪守人與自身、人與社會關係的社會總體模範,也應成為恪守人與自然關係的環境道德的模範。美化環境、儀表整潔、修身健體、永葆青春,為建設當代道德文明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