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西班牙馬德裏城商業中心的“書籍之家”,是目前歐洲的四大書店之一。50年前剛開張的時候,沒有什麼名氣,每天僅能賣出數十冊圖書,後來,書店老板看到大都市名流薈萃的優勢,開始舉辦主角“書”活動,並且每天請暢銷書的作者和有名氣的作家,在書店裏麵召開演講會、茶話會,向讀者介紹推薦書籍,同時又進行抽簽售書的讓利服務,中彩者可以得到書、唱片等獎品。從此,書店生意紅火,門庭若市,每天還沒有開門,顧客就早已在門前排了長長的隊等候了。這就是他們把自己的弱勢,有利地轉變成自己優勢--展開活動而取得了典型例子。
通常情況下,我們隻是看到了弱勢對我們的負麵影響,而沒有深刻地反問自己,自己的弱勢究竟“弱”在了哪裏?而強勢又強在了哪裏?如果能夠找到答案,就可以簡單地改變自己弱勢地位。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媒體以電視為主導,其次是網絡和報刊,廣播被社會大眾列為了弱勢媒體,然而讓許多人都不敢想像的是,業內人士提出,從2001年到2006年,全國廣播廣告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位居傳統媒體之首,廣播已從“弱勢”變為“強勢”。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廣告經營中心主任高韻斐說:“以上海為例,隨著經濟保持高速穩定的增長,上海機動車數量激增,同時帶來副產品--‘交通問題’,產生了‘移動人群’這一新興群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廣播廣告擁有了大量新增的移動人群的聽眾。”
據上海2006年上半年統計報告顯示,上海機動車數量已達200萬輛,移動人群也有1000多萬,移動人群竟占總人口的56.25%以上,數量之大,並且仍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高韻斐說,2005年年底,上海文廣集團對廣播廣告進行了資源整合、統一經營。從2006年起,上海廣播廣告實現了大跨越發展,到8月底為止,上海廣播廣告創收接近2億元,預計全年創收3億元,同比增長35%。“對上海來說,這麼高的增長率是曆史上所沒有過的。”不僅如此,高韻斐還說上海廣播廣告收入在全國排名第三,而廣告收入第一的是北京交通台,“一個台百多號人,廣告收入竟然達到3億元。”
在許多人眼裏,七八十年代每家一台的收音機,現在已經被淘汰,隨之而來的是電視和電腦。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開始走入千家萬戶,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廣播正是從自己的弱勢看到了自己的優勢--無線移動,不受任何條件的影響,隻要有一台收音機,就可以接收節目。而這個優勢在汽車司機當中,得到了最大化的應用。
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弱勢,更沒有絕對的強勢。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弱勢也可變成自己的強勢,而強勢也可能變成自己的弱勢。
做事絕招:
人應該善於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性格,並且要善於運用自身的弱點來施展計謀,欺騙敵人。一個人的特點及習慣性格,最容易形成對方判斷情況的一種思維定式。聰明者若能有自知之明,就性用計。正好可以出其不意,把敵手誘入我的“圈套”。
四、爭取主動,避免被動
在這個社會中,你不主動,不爭取,就很難讓別人知道你,很難脫穎而出。有位名人說過:“過分老實就是愚蠢。”要想參與競爭並取得成功,有時候就得敢爭敢搶、敢說敢幹。不過,我們這種爭搶是按照原則,爭那些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如果一味忍讓,逆來順受,那你就什麼也得不到,主動出擊才會有收獲。這也應了一句成語:“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