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皇帝行了個標準的宮禮,景帝問春蘭:“嬤嬤不是萬壽宮伺候太後的嗎?怎變成了鳳棲宮的?”。
“蒙皇上惦記,老奴原是在萬壽宮伺候老太後的,因太後殯天之後皇後娘娘見老奴可憐,便將老奴帶在身邊,如今已是鳳棲宮的掌事嬤嬤了”一番言語巧妙的點出了皇後的仁慈之心。
“哦,那嬤嬤如今所來是為何事?”皇後前段時間性格多變,應該不會再鬧出些什麼事吧?景帝也被皇後搞得有點神經兮兮,若是皇後鬧事在這麼多大臣麵前丟臉,那他可真是無臉見人了。
“啟稟皇上,娘娘早就惦記著皇上生辰之事,隻是之前為太後皇子之事所擾,未能準備周全,前幾日特地下廚與禦膳房的老禦廚學了幾日手藝,隻是在殿抄經無法親自前來為皇上賀壽,所以今日特地命我將這食盒帶與皇上,聊表娘娘心意”春蘭也不說其他,隻是委婉的說了,皇後前段時間遭了連番打擊還記著皇帝的生日,親自下廚學藝,因為抄經所以無法前來(誰都知道景帝之前震怒命皇後反省抄經的事)所以才叫她帶了壽禮前來替她賀壽,這也是說明皇後為了景帝的話一心抄經,引起景帝的愧疚。說完,將紅漆雕木食盒往前一送,全福小心的接過放至景帝麵前,打開一看,竟是一碗長壽麵,白花花的麵條堆砌而起,隻見頭而不見尾,可見這一碗麵條皆是出自同一根麵,不知費了多少功夫才能做出這麼長的一根來,麵湯濃鬱,蔥香四溢,入口間爽滑筋道,令人回味不已。旁邊還放著一張小帖,淡黃色的帖子上印著幾朵蘭梅,打開後一股梅香清澈淩冽撲鼻而來,上附小詩幾行:誠祈晨陽喻春暖,祝詞肯切表心間。文韜武略劃藍圖,雅致靚顏心高遠。自此長裙當壚笑,為君洗手作羹湯。下寫‘寶釧’二字,這是皇後的閨名。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景帝吃了皇後的長壽麵,手裏又拿著表皇後心意的賀壽詩,一時之間感慨萬分,他與皇後也曾山盟海山,寶釧更是為他苦等了十八年,如今見詩中情意濃濃難免不忍,反省自己對寶釧是否太過苛責,說到底她畢竟是自己的發妻。
春蘭眼看皇帝露出動容之下,心知火候已到“皇上,老奴已將娘娘心意帶到,這就回宮複稟去了”說完行了禮後就告退出了昭陽殿,直到那米青色團蓮衣袍消失在宮殿一角景帝才收回迷茫的目光,隻是深邃的目光讓人莫名,手中拿著皇後那張小帖,宴會上不管出了什麼新鮮玩意兒都未能讓他側目,直至宴會結束,差點讓代戰咬碎一口銀牙。
“皇上,今日臣妾特在落霞宮(西宮的宮名)備下美酒佳肴,不如你我共聚?”代戰開口欲留下景帝過夜,隻是景帝心中雜亂無心於此,腦中時而閃過皇後年輕時的模樣還有自己回京時在武家坡上為夫守節的烈性婦人模樣,匆匆搪塞過去就擺駕去了鳳棲宮。
黑暗中代戰咬牙切齒,一雙玉手因指甲太過用力而導致血肉模糊“賤人”。
一雙兒女見此紛紛安慰,好在身邊還有兒女傍身代戰總算忍了下來,隻是被人半路截胡心中總歸意難平。
鳳棲宮內,王皇後出了月子為演這苦肉計便一直在抄寫經書,隻是春蘭偶爾會搗鼓些奇奇怪怪的宮廷秘方為她敷臉恢複身形,照她的話說,色衰愛弛本就正常,就算皇上來了鳳棲宮,若是見到個瘦骨伶仃滿麵粗糙的老婦,隻怕也起不了什麼憐愛之心,皇帝的女人不管是容貌、體態、氣質都應屬上乘,女人若是連自己也無法愛上這樣庸俗的自己,那又如何讓別人愛上你。
落筆無聲,室內就點著幾盞微弱的燭光,王皇後纖弱挺直的身姿在書桌麵前奮筆疾書,許是小產傷身,此時的她臉色白皙並未見多少紅潤之色,烏發如雲隻用一支碧玉簪輕挽,一身淺綠色玉蘭花連衣裙略微單薄,愈發顯得弱不禁風,隱約可見當年溫婉之態,才月餘未見,皇後竟瘦成這般。
“娘娘,天晚了,還是別抄了吧,您才剛出月子仔細傷著眼睛,況且您手上還有傷,這般用功就更難好了”春蘭挑了挑燭台上的燈芯,溫聲勸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