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德目。
誠實,就是忠誠老實,待人處事以誠相待,實事求是;守信,則是信守諾言,講求信用,不說空話和假話。誠實與守信是相互聯係又相互統一的優良品德,是思想和行為高度一致的具體表現。
誠實守信的內涵豐富,具有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張力,可以滋生出許多許多的道德信條和道德行為。誠實守信滲透到政治生活領域可以形成堅定的政治信念,為信守真理無私無畏、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大膽執言,實事求是,敢講真話;任人舉薦,外不避仇,內不避親,唯賢是舉,唯能是用。誠實守信滲透到社會各個行業之中,就形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在科學研究中,講求實事求是,銳意探索,百折不撓追求真理;在商業活動中,講求貨真價實,公平交易,童叟無欺,誠招天下客,以信取勝;在育人活動中,講求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奉獻愛心,忠於職守等等。誠實守信滲透到人際交往中,就形成良好的美德。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求為人恪守諾言,說到做到,不打狂語,言出必行,反對空話,表裏如一,力戒虛偽,勇於責己,不護己短;忠厚老實,不貪不欺;愛情專一,忠貞不渝,不喜新厭舊,移情別戀。古往今來,凡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都能身體力行地做到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像其他傳統美德一樣,淵源流長、百代流淌,特別是在近現代,誠實守信尤其得到繼承、發揚、光大。
中國共產黨人,以及革命曆史時期的革命先驅,他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其發展成為革命優良傳統,形成了新的時代精神,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光明磊落的胸懷、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社會主義新時代,不論是默默奉獻的勞動模範,還是叱吒風雲的革命英雄,在他們的成長道路和感人事跡中,無不閃爍著誠實守信的光焰。
誠實守信發展至近現代,其主要特點是:誠實守信不僅是個人交往中所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而且發展成為革命隊伍中必須遵守的思想原則、政治路線、組織紀律的組成部分;革命傳統中的誠實守信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容,而且發展成為黨性、革命性的具體標誌。誠實守信發展至今天,無論其意義的深度,還是內容的廣度都有新的發展和飛躍。
革命戰爭年代所倡導的誠實守信,主要表現在忠於革命,忠於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實事求是,按規律、按原則辦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護己短;取信於民,以信換誠,開誠相見,榮辱與共,等等。本庫選擇的故事,如朱德同誌對黨忠誠、宋慶齡信守諾言、劉伯承團結少數民族兄弟,張愛萍誠招天下將,吳吉昌身遭厄運不忘重托,魯冠球靠信譽起家等等,都表現了一代人忠誠取信,以信換誠、誠實守信的新風尚、新風範。
當代青少年應以無產階級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人物為榜樣,繼承、發揚誠實守信的美德,克服、批判“老實人吃虧”“不說謊話辦不成大事”的錯誤思想的影響,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榮,不誠實守信為恥的思想觀念。自覺做到,像革命前輩那樣,對黨、對人民、對事業忠誠。為人處事不造假,不說謊,不騙人;在人與人之間要守信用,講信義,說到做到,答應的事努力去辦,不食言;要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對撒謊失信、說做不一的人要敢於進行批評幫助;不自欺,不欺人,辦事光明磊落,信守允諾、信守合同、信守約會、信守時間。做一個誠實的人、守信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