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木匠捉弄富人

木匠尼瑪和一個富人門對門。富人經常欺負木匠。一天,木匠為了報複,悄悄把富人家的大門砸壞了。富人沒看見是誰砸的,隻好叫木匠來重新做一扇大門。木匠說:“做大門需要好木料。”富人拿出一堆木料,剛剛夠做一扇門。

富人整天在家裏算帳。木匠進來問:“門做好了,還要做什麼?”富人以為還有剩餘的木料,說:“做一扇窗戶”。木匠把剛做好的門拆掉,做了一扇窗戶,然後去問富人還要做什麼,富人以為還有剩餘的木料,說:“再做一個鍋蓋。”木匠把窗戶拆了,做了一個鍋蓋。又去問富人還要做什麼,富人說:“再做一個砂壺蓋。”木匠把鍋蓋拆了,做了一個砂壺蓋。最後,富人問剩餘的木料還夠做什麼,木匠說:“可以做一個鼻煙蓋。”他把砂壺蓋拆散,做了一個小小的鼻煙筒蓋。

一天,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木匠拿著鼻煙壺蓋對富人說:“木料全部用完了,我們是好鄰居,工錢我就不要了。”富人咧開大嘴笑著說:“我今後會考慮給你工錢的,你真是個好木匠,沒有浪費一點木料。現在,你把大門、窗戶、鍋蓋、砂壺蓋、鼻煙蓋全部交給我的管家吧。”木匠好像十分驚訝,“主人啊,你說什麼,我用那些木料做好了門,問你還要做什麼,你說做一扇窗戶,但沒再給我木料,我隻好把門拆了做窗戶,然後又把窗戶拆了做鍋蓋;把鍋蓋拆了做砂壺蓋;把砂壺蓋拆了做鼻煙蓋。瞧,鼻煙蓋在這裏。”木匠說完,把小小的鼻煙蓋交給了富人。

明察秋毫的法官

從前,有個叫唐宗普珍的姑娘正在河邊洗衣服,她把一對金戒指放在岸邊的石頭上。無賴小偷格桑趁她不注意,把金戒指偷走了。

姑娘向法官報了案。法官查問無賴格桑,格桑說:“戒指是我死去的母親送給我的。”法官想了想,說:“此案沒有旁證,幹脆你們一人拿走一隻戒指算了。”格桑想:“這倒不錯!一是順從了法官,二是不花代價得到一隻金戒指,我沒吃一點虧。”於是點頭同意。唐宗普珍想:“不能平白無故失去一隻金戒指,就說是送給他,也討不了一份人情。”於是大聲說:“我不同意這樣做,法官的判決不公平。”法官說:“好了,好了!現在證明金戒指是唐宗普珍姑娘的。因為那本是她的東西,所以她不想無緣無故送給別人。無賴格桑不花代價就能得到一隻金戒指,所以他同意這樣做。”就這樣,法官根據姑娘和小偷的態度,判斷出了金戒指的主人是誰。

從前,一個國王的小老婆懷了孕。大老婆想:“如果小老婆生個兒子,將來勢必繼承一位,國王定會把小老婆升為正妃。”於是,她在肚子上纏了很多很多布,對國王說她也懷了孕。

九個月零十天後,小老婆生下一個漂亮的男孩。大老婆趁其不備,把孩子偷走了,來到國王跟前說:“我生了一個男孩。”小老婆哭哭啼啼嚷道:“孩子不是你生的,是我的。”兩人爭得不可開交,國王無法分辨,找法官來處理這件事。

法官說:“你們倆搶這個孩子吧,誰搶到就是誰的。”

大老婆想:“隻要搶到孩子,我就勝利了。”於是用盡全力拉扯孩子。小老婆心疼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血肉,不敢使勁拉扯,就鬆開了手。

法官說:“好了!現在證明,孩子是小老婆生的。她不敢使勁拉扯,生怕傷了孩子,因為那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血肉。”

皮匠駙馬

有個公主很有才華,雙手能寫梅燈篆字。公主年過二九,皇上想為她招駙馬。跟公主一商量,公主說:“我有寫的一張梅花篆字,把它張貼在午朝門外,誰能認得全,就招誰為駙馬。”皇上點頭答應,親自寫了皇榜,和公主寫的那張梅花篆字一起張貼在午門以外。

哪知,這梅花篆字貼出年把的時間,也沒碰上一個能認識的人。一天,從鄉下來了一個小皮匠,挑著皮匠挑子路過午門,看見門旁貼著一張象圖畫一樣的字,好看的很,便放下挑子,湊過去看。這時,看守皇榜的值日官趕忙走過去問:“你認得這張梅花篆字嗎?”小皮匠搖搖頭,慢聲拉語地說:“一字不識。”看守皇榜的官員心想:皇榜貼出一年多了,沒有個說認得這梅花篆字,這個小夥子隻有一個字不認識,就算不錯了。就拉住小皮匠不讓走,立即奏請皇上拿主意。皇上也認為隻有一字不識,學問也不錯了,就降旨召見小皮匠。

小皮匠被內侍帶入宮裏,更換了朝服,送上朝廷去見皇上。小皮匠給弄懵了,心想:我的挑子還在大街上哩,這是怎麼回事呀!他正在胡思亂想,就聽皇上問:“你認得梅花篆字?”小皮匠趕忙跪下回答:“啟稟萬歲,我一字不識。”皇上見小皮匠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說:“一字不識無關緊要。”隨告訴文武百官:“朕意已定,將這位能識梅花篆字的年輕人招為駙馬。”並立即命令當朝宰相,選擇吉日良辰,給公主成親。

幾天後,小皮匠跟公主成了親。公主問他跟誰學的梅花篆字,他說:“我是個皮匠,根本不懂什麼叫梅花篆字。我不願來,是他們把我硬弄到這裏來的。”公主一聽,氣不打一處來,說:“你有欺君之罪,我要奏請父王,把你推出午門斬首示眾。”小皮匠一聽,慌忙跪在公主麵前說:“公主,我的命不值一個糊棗錢,可你的名聲事大呀!我看,公主還是別張揚了”一番話,說動了公主的心,公主也隻好如此這般罷了。

又過了些日子,滿朝文武要宴請駙馬。公主知道這事後,怕露了餡,就對小皮匠說:“滿朝文武要宴請你這位駙馬,酒席筵前定會考問你一番,你可要做個準備呀!你記著,要是他們問你念過什麼書,你就說念過五經四書。要是再問,你就說,自從盤古立天地,哪有臣宰考駙馬,他們就不會再問你了。”

小皮匠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又有點笨,記不住這麼多話,特別對“盤古”二字,念咕了好多遍,還是記不住。公主沒法,隻好用紙殼糊了個小鼓,赴宴的時候揣在懷裏,要是忘了,摸摸它就會想起來的。

一天,小皮匠真的應邀到麒麟閣赴宴。酒席筵前,文武百官都誇獎駙馬爺認得梅花篆字,學問很大。有的問駙馬爺都讀過哪些詩書?誰知,小皮匠把“五經四書”這個詞給忘了,一時想不起來。說也巧,他這次進京,路上碰到了一起趕考的舉子,還幫這些舉子挑過書箱和行李,一路上搭伴進京,倒也快活。特別是這些讀書人作詩、聯句,小皮匠雖不懂,卻聽得津津有味。有一回,一位舉子吟出什麼“驚濤拍岸,地卷天覆”的詩句。小皮匠這回猛古丁地想起了這句話,就隨口回答說:“我讀過‘地卷天書’。”你別說,這“地卷天書”還真地把文武百官給唬住了。有人問他這“地卷天書”都包括哪些內容。小皮匠心裏話,不能讓他們再問。誰知他又把“盤古”這詞給忘了。他順手摸了摸懷裏的小鼓,不巧小鼓給擠扁了,就說:“自從扁古立天地,哪有臣宰考駙馬!”這麼一來大夥不敢再問了,隻有老宰相追問說“隻有盤古立天地之說,哪有扁古立天地的記載?”小皮匠知道說錯了,隻好“錯擲錯賠”,就隨口答道:“扁鼓是盤鼓的爹,《地卷天書》上寫得明明白白,你們哪裏知道。”文武百官聽了,想笑不敢笑,更不敢再說什麼。大夥心裏有數,倘若惹惱了當朝駙馬,公主怪罪下來,是要殺頭的,隻好都裝起糊塗來,還連聲稱讚駙馬爺學問深、見識廣呢!自古以來會拍馬屁是不吃虧的。

一年以後,越南王派使臣來中國麵見皇帝,說要跟中國官員打啞謎,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出頭的。還是老宰相有點子,他跪在丹墀回了話:“啟奏我主萬歲,咱朝駙馬公識得梅花篆字,讀過地卷天書,知道扁古的事情,一定會打啞謎。”皇上準奏,第二天宣駙馬上朝,跟越南使臣打啞謎、猜心眼。

越南使臣和駙馬爺來到朝堂,麵對麵坐著。開始打啞謎了,越南使臣首先用手指了指嘴頭。小皮匠在琢磨:這是什麼意思?那真是丈二的金剛,叫人摸不著頭腦。忽然,他看到越南使者穿的那雙皮靴,靴頭破了個口,就認為是要他用牛嘴頭上的皮給補補靴子。他心時話,你這個外行頭,嘴頭上的皮哪比得上脯肋上的皮呀!就不自覺地隨手拍了下自己的胸脯。越南使臣看了,一愣神,接著又伸出了一個手指頭。小皮匠想:一個外國大使補靴子,隻出一兩銀子,未免太小氣一點,至少也得出二兩銀子嘛!他邊想邊伸出了兩個指頭。越南使臣接著又伸出了三個指頭。小皮匠一看,這位外國使者要給三兩銀子,後悔自己要少了價,他這是有意笑話我,就趕緊伸出四個指頭擺了擺,意思是說,四兩銀子我也不幹了。

啞謎打到這裏結束了,越南使臣站起身來,朝皇上說:“還是天朝上國能人多,這次打啞謎你們贏了。”皇上莫名其妙,問是怎麼回事。越南使者說:“我手指嘴頭,表示口吞日月,他手拍胸脯,意思是懷抱乾坤。伸一個指頭,表示一統華夷。他伸兩個指頭,是說仍分南北二國。我伸三個指頭,表示我們越南擁有三百武將。他又伸出四個指頭,說你們天朝上國有文臣四百。看起來,天朝確有能人,敝國甘拜下風,還是要年年進貢,歲歲進朝。”小皮匠一聽,心裏話:好家夥,這裏頭還有這麼多道道,我哪裏會知道呢!

越南使者退出朝廷,皇上便問駙馬爺何時學會打啞謎,怎麼對答出來的。小皮匠怕露了餡,哪敢說出補靴子的那套想法,隻是說:“臣自幼讀過地卷天書,對打啞謎、猜心眼略有研究,故能對答得出來。”皇上聽了,著實誇獎了一番,並賞錦緞百匹,黃金千刃。

滿朝文武明知駙馬爺是個大草包,可這回讓他給弄準了,誰敢再說個不字?就是私下裏,也不敢議論什麼,生怕皇上怪罪下來,吃不了兜著。就這樣,小皮匠成了朝中的能人,紅得發紫,美名遠揚了。

宰相肚裏能撐船

古時候,有個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又娶了個名叫彩玉的小媳婦。彩玉年方二九,長得如花似玉。自從嫁給這位老宰相,雖說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她總是悶悶不樂,暗暗埋怨父母不該把她給一個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