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希奇古怪一首詩
北宋時候,有一個遼國使者常同朝廷官員談論詩詞。此人喜歡自吹自擂,說什麼“我們遼國詩人不少,可大家都公認我的詩寫得最好”。有一天,他又在一些宋朝官員麵前賣弄才華,說:“你們宋朝人寫的詩倒不少,好詩卻不多。我讀過很多漢人的詩,覺得內容淺顯,一目了然,味道不太濃嘛!”在場的人聽了都忿(fèn)忿不平,但一下子不知怎樣好殺殺他的氣焰。隻見蘇東坡心平氣和地慢步走到使者麵前,很有禮貌地說:“久仰先生詩名,今天有機會當麵請教,實在是三生有幸!”“不客氣,你有什麼新作嗎?”蘇東坡拿過紙筆,寫了一首《晚眺》詩,遞給使者:“請多指教!”
這位狂妄的使者接過紙,橫瞧豎瞧,不知什麼意思,自言自語道:“希奇古怪一首詩,這,這,算不得詩呀……”臉漲得通紅,結結巴巴地,好不狼狽(bèi)!周圍人都高興得晃著腦袋叫:“好詩!好詩!”“妙!實在是妙!”
東坡見他下不了台,便告訴他:“這是一種雜體詩形式,叫做‘神智體’,隻有聰明人才能讀懂。你看: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橫拖瘦竹筇(qióng),回首斷雲斜日暮,曲江倒蘸(zhàn)側山峰。”
“佩服,好一首《晚眺》詩。以後,我不敢在你們麵前談詩啦!”使者直向東坡點頭哈腰。
朱元璋續詩
一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微服出遊,來到金陵古渡,正好遇著一群來京應考的舉子。他們見鍾山龍蟠,石城虎踞,雄偉異常,便詩興大發,相約每人各做一首詩,取個蟾宮折桂的吉兆。一個舉子見采石磯屹立在浩浩蕩蕩的長江之畔,氣勢逼人,便輕狂地吟道:
采石磯兮一秤砣——
其他舉子一聽,全把舌頭伸了出來,說:“世兄出句磅礴,今科狀元非君莫屬啊!”朱元璋在一旁聽了,冷冷發笑。眾人問他何故,他答道:“我笑這位書生口氣過大,不留餘地呀!”那人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是呀,偌大的一座采石磯作秤砣,那秤杆秤鉤又是什麼?這麼大的秤砣,又拿來秤什麼?他無法續下去,羞得麵紅耳赤。眾舉子也一個個江郎才盡,麵麵相覷。朱元璋說:“續不來並不說明你們才疏學淺,隻是要記住:氣魄不夠,就別拿這麼大的秤砣。我來試試,看看怎樣?”說罷念道:
采石磯兮一秤砣,
長虹作杆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鉤掛,
秤我江山有幾多?!
法場救夫
清嘉慶年間,農民武裝“雙刀軍”威震長城內外。由於叛徒出賣,大帥黃岩樹被官兵捉住,判處斬刑。二帥唐廷準備鋌而走險,傾盡山寨人馬前去劫法場。大帥夫人杜翠蓮得知,連忙阻止他說:“全寨不過千餘人,而法場上的官兵卻有三千多,千萬不能魯莽呀!我已決定,隻身前去救大帥!”
唐廷放心不下,便親自率領精兵百人,連夜趕到承德,混在百姓中間來到法場。
法場劍戟林立,戒備森嚴,隻見杜翠蓮滿腔悲憤走進法場,給丈夫擦去嘴角上的血跡,理好淩亂的長發,然後跪告監斬官:“民婦與黃岩樹夫妻一場,願將丈夫的頭發留下永作紀念,請大人垂憐!”監斬官沒好氣地叫劍子手將黃岩樹的頭發割給她。當監斬官下令開刀的時候,杜翠蓮馬上大聲喊道:“且慢,民婦還有話說!大清刑律,處斬罪犯規定一刀,我夫剛才已受了一刀,怎麼能再斬呀?大人如果無視皇上欽定的刑律,恐怕黃岩樹之後,到你的腦袋搬家了。請大人三思,是放黃岩樹,還是甘願伏法?”
這時,場外的人大聲起哄,說要釋放黃岩樹。監斬官一時手足無措,隻好將黃岩樹放了。
林則徐求雨
林則徐在楚地當官的時候,有一年天大旱,赤地千裏,餓殍遍野。林則徐上疏朝廷,信息全無,便請當地巨商富戶商量捐款籌糧,救濟災民。這些人都想趁機大撈一把,說什麼也不肯出分文,沒辦法,他隻好設壇求雨,事先通知這些人齋戒沐浴三天。
求雨那天,林則徐登上祭壇,宣布不準張傘,不準喝茶,不準半途離開。太陽十足個大火球,這些人胖得像頭大肥豬,又享慣了清福,哪裏熬得住?隻一會,便一個個汗如雨下,頭昏眼花,但又不敢違命,心中暗暗叫苦。
等到第三炷香燒完,林則徐才命人把茶缸抬來。他先喝了一口,然後挨次讓眾人喝。巨商富戶們早已渴得喉嚨冒煙,便大口大口地喝著。茶水喝下不久,所有的人都嘔吐起來啦。林則徐吐的是米飯素菜,巨商富戶吐的卻是魚肉葷腥。這時,林則徐霍地站起來,訓斥他們說:“救民於水火,理應虔誠祈天賜福消災。可你等視民命如兒戲,該當何罪?!”巨商富戶嚇得磕頭如搗蒜,都說願出錢糧贖罪。
原來林則徐求雨是假,他命人在茶水中放了吐藥,好抓住這些人的把柄捐款籌糧。
授計討債
清道光年間,林則徐任兩廣總督。一天,福州有個包老頭來告狀。原來他到廣東販賣藥材,藥材鋪老板欺他是外省人,拿了他的貨不肯付款。包老頭一個錢也討不回來,又沒有路費回福州,走投無路,便告到林則徐這裏來。
林則徐聽了他的申訴,為難地說:“我也為你抱不平,但這些事屬地方官所管,本官不便過問,隻能幫你另想辦法!”說罷,便如此這般地關照他一番,說得包老頭眉開眼笑。
第二天,包老頭按計而行,到那家賴帳的藥材鋪向老板討債。兩人正爭吵得麵紅耳赤,突然傳來一陣鳴鑼吆喝聲。包老頭聽說林則徐出巡,馬上跑出店門。等林則徐到來,他便脫下帽子,對著轎子鞠了一躬。林則徐立即探頭出來,朝包老頭欠欠身,轎子隨即過去了。
那藥材鋪老板暗暗吃驚,當下一反常態,把包老頭視為貴客,畢恭畢敬地請他回到店裏奉茶,陪著笑臉說:“敝店沒有什麼好酒菜,千萬賞個麵,用了午餐再走!”
就這樣,包老頭不用再去討債,欠款幾天內便全部收回。上門還款的人,還帶著禮物來哩,哈!陸遜火燒連營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都於成都。第二年,他親率幾十萬大軍殺奔東吳,報關羽被殺之仇。蜀將吳班、馮習相繼攻破巫縣(今四川巫山北)、秭歸(今屬湖北)。隨後,劉備親率大軍至夷陵(今湖北宣昌東南)、猇亭(今湖北宜都縣北)一帶,與東吳大將陸遜對峙。
陸遜(公元183—245年),出身江南士族,善謀略,是東吳名將。他到了夷陵前線,一直按兵不動。劉備派蜀軍將士禹吳軍挑戰,吳軍不理;蜀兵罵街,有的還脫掉衣服在樹蔭下乘涼。吳國諸將氣得要命,紛紛要求出兵攻打,陸遜卻堅執不肯,說劉備定有埋伏。過了幾天,劉備見陸遜並不中計,隻得將八千伏兵撤了出來。東吳諸將見了,無不佩服陸遜的神機妙算。雙方相持七八個月後,劉備見吳軍始終按兵不動,加上天氣炎熱,便想等過了夏天,到秋天再戰。於是,劉備命幾十萬大軍沿江安營紮寨,連營七百裏。陸遜見狀,認為時機到了。他下令士兵每人持一把茅草,順風放火,每隔一營燒一營。頓時,劉備軍營大火四起,各營連綿,首尾難顧。蜀將吳班、馮習在亂軍中戰死,劉備也險些被俘,後來得趙雲接應,隻身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不久憂病而死。諸葛亮七擒孟獲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國南中(今雲貴川交界處)一帶大姓雍闓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出征,憑計謀,兵不血刃,平定了南中之亂。接著,諸葛亮繼續南征,討伐孟獲。孟獲是南中一帶的部落酋長,有萬夫不當之勇,豪俠仗義,在少數民族中很有威望。諸葛亮命令部下,遇到孟獲,千萬不要傷害他,要抓活的。諸葛亮又聽從參軍馬謖的忠告,攻心為上,決定盡力把孟獲爭取過來。
第一次戰鬥,蜀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逮住了孟獲。當兵士押孟獲進營帳時,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還叫人擺酒席款待他。第二天,諸葛亮陪他參觀蜀軍營地,參觀結束時,諸葛亮問孟獲:“我們的軍隊怎麼樣?”孟獲不僅不讚揚,反而說:“不過如此。以前我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戰敗了。現在我看到了你們的部署,如果放我回去,我一定能戰勝你們。”諸葛亮笑著,把孟獲放走了。幾天以後,孟獲果然帶兵來挑戰,結果又戰敗被俘。孟獲還是不認輸,諸葛亮又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