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2 / 2)

寵辱不驚,是一門生活藝術,更是一種處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貶,有毀有譽,有榮有辱,這是人生的尋常際遇,不足為奇。古往今來萬千事實證明,凡事有所成業有所就者無不具有“寵辱不驚”這種極寶貴的品格。

19世紀中葉,美國實業家菲爾德率領他的船員和工程師們,用海底電纜把“歐美兩個大陸聯結起來”。菲爾德因此被譽為“兩個世界的統一者”,一舉而成為美國最光榮、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術故障,剛接通的電纜傳送信號中斷,頃刻之間,人們的讚辭頌語驟然變成憤怒的狂濤,紛紛指責菲爾德是“騙子”。麵對如此懸殊的寵辱逆差,菲爾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事業。經過6年努力,海底的電纜最終成功地架起了歐美大陸的信息之橋。這真是寵也自然,辱也自在,一往無前,否極泰來。

下麵我們再說一說冷靜的心態。可以說,冷靜的心態是平和心態的延伸和發展,因為一個人若沒有平和的心態,就無法做到冷靜。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會遭到不幸和煩惱的突然襲擊,有一些人,麵對從天而降的災難,處之泰然,總能使平靜和開朗永駐心中;也有的人麵臨突變而方寸大亂,一蹶不振,從此渾渾噩噩。為什麼受到同樣的心理刺激,不同的人會產生如此的反差呢?原因在於能否學會冷靜應變。

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的特點,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地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冷靜的心態往往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一般來說,人們隻要不是處在激怒或瘋狂的狀態下,都能夠保持自製並做出正確的決定。健康正常的情緒,不僅平時可以給生活帶來幸福穩定和暢快,而且能在大難臨頭的時候,幫助你逢凶化吉,轉危為安。

一位有27年飛行經驗的美國老駕駛員,曾經在一次采訪中介紹過他的一段飛行史中最不平常的經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是F6型飛機的飛行員。一天,他們接到戰鬥命令,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後,來到東京灣。他按要求把飛機升到距離海麵300英尺的高度做俯衝轟炸,300英尺在今天可能不算什麼,但在當時,這是個很高的高度。正當他以極快的速度下降並開始做水平飛行的時候,他的飛機的左翼突然被擊中,整架飛機翻了過來。

人在飛機中,是很容易失去平衡感的,尤其在天和海都是藍色的時候。飛機中彈後,他需要馬上判斷他的位置,以便決定他應該向上還是向下操縱他的飛機。在他飛機中彈的最初一瞬,在那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他什麼也沒有做,沒有去碰駕駛艙裏任何控製開關,他隻是強迫自己冷靜,思考,絕不能激動。於是,他發現藍色的海麵在他的頭頂上,他知道了自己確切的位置,知道了自己的飛機是翻轉的。這時,他迅速地推動操縱杆,把他的位置調整過來。在那一瞬間裏,如果他衝動地依靠他的本能,一定會把大海當作藍天,一頭撞進海裏葬身魚腹。

這位老飛行員在回憶過後,語重心長地對記者感慨道:“是我的冷靜挽救了我的性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遇事沉著,這就是平和冷靜的心態。對待成功,我們不要驕傲,對待挫折,我們不要氣餒。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就會擁有一種豁達,一種超然,就不會被欲望遮蔽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就會領悟生活的真諦: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