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給自己一雙慧眼

150年前的一個聖誕節前夕,一位美國男孩到商店選中一雙深藍色襪子,作為禮物送給母親。可是母親接過禮物時,臉色突變,並氣憤地說:“你太無禮了!你難道不知道清教徒禁忌這種顏色嗎?”

“禁忌深藍色?”他奇怪地問。

“你買的明明是紅色!”母子兩人爭執起來。

兒子找哥哥裁判,哥哥也說襪子是深藍色的。但母親很不服氣,氣衝衝地去問鄰居,結果鄰居們都說襪子是紅色的。這件事引起了男孩的深思。他想,自己和哥哥的眼睛肯定有毛病——對顏色辨別不出。他進一步想,還有沒有人的眼睛有同樣的毛病呢?

經過調查和研究,他後來寫出了《論色盲》的科學論文,根據視差原理,第一個提出了色盲問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色盲症為“道爾頓症”。那位男孩就是日後對氣象、物理和化學三科都曾做出突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道爾頓。

道爾頓的眼睛患了色盲,卻並未因此而自怨自艾、灰心喪氣,看輕了自己,而是透過眼病從中發現了一個醫學原理,他將不幸變成了幸運。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在人們不同的眼裏,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在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比魯特山邊的達比鎮,人們好多年都習慣於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獲得這個名稱是因為它被侵蝕業已暴露出一條凸出的狹窄部分;微微發光的晶體,看上去有點像岩鹽。但多少年來,沒有一個人耐煩地彎下身子去撿起一塊發亮的礦物質,好好地把它觀察一下。

直到1995年,兩個達比人康頓和湯普生看見一種礦石的集合物陳列於這個小鎮上,十分激動。他們看到礦物展品中的綠玉標本上,附有一張卡片,說明綠玉可用於原子能探索,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權。最終,經專家檢驗分析,認定晶山是極有價值的世界最大的鈹的儲藏地之一,引起了轟動。這一切都僅僅由於兩個青年人不僅用他們的生理眼睛去觀察,而且不怕麻煩,還用他們的心理眼睛去思考。

給自己一雙慧眼,去審慎打量麵對的一切,世界將會顯得無限美好,人生將會變得更加燦爛。自信創造奇跡

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從繁華的大上海“插隊”到吉林省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春天鏟地,頭上包著紗布還被蚊子叮得滿頭冒火;夏天種穀子,蹲著跪著爬著,一頭汗,滿臉泥;采石頭,把繩子拴在腰間,從山上吊下去,用鋼棍把石頭撬下來……這位上海少年插隊6年半,幾乎幹過所有的農活:鋤地、扶犁、趕馬車……

1974年,吃苦耐勞的他被鄉親們選為生產隊長。他問黨支部書記:“我爸媽都是反革命,鐵案,你知道嗎?”黨支書回答:“支部早就知道,重用你是因為你幹得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別耷拉腦袋,不定哪天,你爸媽又成了功臣呢。”支書的話給了少年極大的自信和勇氣,並且他一生都深深感謝東溝村那些樸實可愛的鄉親們。

1975年,作為全省唯一一名家庭出身不好的人,他被鄉親們推薦進東北林業大學學習。他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4年後,考上同濟大學的研究生。緊接著,國門重開,研究生畢業留校的他“記不得到底經曆了幾輪考試”,最終獲得了世界銀行的獎學金。1984年,他留學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該校有個規定,凡是外國留學生入校都先要進行德語入學考試。年輕氣盛的他不服氣:我的德語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參加德語考試?

學校外辦的老師很驚訝:200多年了,來這裏的外國留學生不知道有多少,但從來沒有人說德語好到不需要考試的地步!但經過他用德語毫不妥協的“攻關”之後,外辦老師安排了幾個教授和他聊,整整一個小時,問了很多問題。結果,他用德語回答,對答如流,讓教授們心服口服,同意免試,真的成了克勞斯塔爾大學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參加德語考試而直接入學的外國留學生。

當年的少年,一路走來,他在奧迪汽車公司工作了10年,得到了德國汽車工業同行的肯定和讚賞。2004年他被任命為同濟大學校長,如今已成為中國科技部部長。他就是自信“煉成”的萬鋼。

這就是自信的力量。自信,可以使人振奮精神,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在生活的舞台上,展現自我,精彩亮相,創造出人生的奇跡。成功的基石

他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一個貧苦農家,由於家境貧寒,他上學的時間一共不到一年。十幾歲時就經常跟隨父親一起開荒種地。21歲時,他在鎮上一家小店做事。人們很喜歡這個買賣公平、態度和藹、深受顧客歡迎的年輕夥計。有一天快下班時,他發現自己剛給一位顧客少稱了4盎司的茶葉,就急忙四處打聽那位顧客的住處,最後跑了好幾裏路才找到那位顧客,賠禮道歉後將少稱的茶葉如數補給他。還有一次,一個婦女買紡織品時多付了幾美分,他步行10公裏趕上那位婦女,退還了多付的錢。不久,這家小店關了門,他不得不另找工作。

鎮上新成立了一個郵務所,他成了唯一的工作人員。雖然每月隻有l美元的微薄工資,他仍然頂風冒雨投遞那些地址不詳的郵件,挨家挨戶地詢問,直到把郵件送到。兩個月後,這家郵務所也被迫關閉。他認真地把賬目結算清楚,把所有賬目和剩餘的資金放在一隻破襪裏,吊在自家的房梁上,等著上級來取。上級早把這個偏僻的小郵務所忘得一幹二淨。一年後,他在路上遇到一位郵局的稽查員,主動提起這件事,到家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頂,從房梁上取下所有賬目和剩餘資金,如數上交。從此,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誠實的亞伯”。

他在當郵務員的時候,還替人劈柵欄木條掙零花錢。一個寒冷的早晨,他走出家門時,看見一個年輕的鄰居用破布裹著光腳,正在劈一堆從舊馬廄上拆下來的木料,說是想掙一塊錢去買雙鞋子。他便讓那位青年回到屋裏去暖暖腳。過了一陣子,他把斧子還給了那個青年,告訴說木柴已經劈好,可以去領錢買鞋了。

這個一貧如洗、地位卑微的人就是林肯。在25歲時通過競選當選為議會議員。1860年5月,他參加總統競選,在全國代表大會上,“擁護亞伯,擁護劈柵欄木條候選人”的呼聲終日不息,最終他一舉獲勝,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應該說,除了林肯不屈不撓、堅持不懈、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外,他誠實守信、同情弱者、無私善良的崇高美德,為他奠定了巨大成功的基石。人生的陽麵

美國的富勒生來一雙鬥雞眼,而且又是遠視,父母很為他擔憂。上幼兒園時,老師交給小朋友們一些牙簽和半幹的豌豆,要他們蓋小房子。小朋友們眼睛好,熟悉房子和穀倉的開關。而富勒視力不好,看見的隻是一團模糊,根本感覺不到結構的輪廓。別人搭的長方形的房子,用豌豆連著,很牢固,而他隻好憑感覺摸索,發現別的形狀都不牢固,隻有三角形可以保持它自己的形狀。老師和小朋友們看了他的作品時吃驚的模樣使他感到十分驚奇。

十幾年後,富勒根據三角形是自然界最穩固形狀的信念,發明了短程圓頂。1967年為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美國館就是根據富勒的短程學而建造的宏偉建築,那個由數以千計的六邊體支架拚合而成的大圓球,直徑76米,有20層樓高。小小的富勒因他糟糕的眼睛,洞悉了建築學上淺顯而深奧的原理,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跡。有時,人牛的缺憾恰恰成了贏得豐盈未來的契機和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