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完璧歸趙
戰國後期,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說趙國得了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便提出用十五座城來和趙國交換,目的是試探趙國的虛實,製造吞並趙國的口實。秦國別有用心的要求,給趙國君臣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無形中也為藺相如步入仕途,展示政治才能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趙惠文王接到秦王以十五城換玉璧的來信後知道秦王包藏禍心,便與大臣們商議對策。有人建議:派一智勇雙全之人帶璧去見秦王,見機行事。宦官繆賢奏道:“臣下舍人藺相如足智多謀,可當此任。”趙王便命藺相如出使秦國。
藺相如來到秦國,晉見秦王,相如將玉璧獻上。秦王見玉璧晶瑩剔透,渾然天成,十分高興。欣賞一陣後,又交於身旁美人和近侍把玩。相如見秦王並無用十五城換玉璧的誠意,便心生一計,上前說道:“這璧上有點微瑕,請讓我指與大王看。”
秦王不知是計,將璧交給相如。相如手捧玉璧,連退幾步,背靠柱子,大聲道:“這‘和氏璧’乃天下至寶。今見大王將寶璧隨意交與近侍和美女把玩,用來戲弄於我。足見大王毫無誠意。我已將璧收回,如大王逼我太甚,我便將頭和璧一同撞碎在這根殿柱之上!”秦王怕真的撞碎寶璧,連聲道歉,並召來主管大臣,指著地圖上的十五座城,說一定交給趙國。
相如此時清楚秦王用的是緩兵之計,自己不妨將計就計,免得失去玉璧。於是,又對秦王說:“大王如真有誠意,應齋戒五天,舉行隆重的受璧換城儀式,那時我再將璧奉上。”秦王無奈,隻得答應了相如的要求。相如趁秦王齋戒的時候,化裝出城,抄小路悄悄回到了趙國。
五天齋戒之後,相如又來到秦國王宮,昂首對秦王說:“秦國自穆公以來,先後有二十個國君,辦事多不講信用。如今,我也怕受大王的騙,所以已將玉璧送回趙國了。秦強趙弱,大王隻要派個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刻派人前來獻璧。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敢欺騙秦國而把璧留下來呢?我欺騙大王該死,就請把我扔到滾開的鍋裏吧。”
驕橫的秦昭襄王一反常態,說道:“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斷送了秦趙兩國的友好關係,不如放他回趙國。趙王怎能為一塊璧而得罪秦國呢!”
藺相如大智大勇,不辱使命,被趙王封為上大夫。後來,秦國沒有割城給趙國,趙國也沒有把玉璧送給秦國。
跟小鬼比本領
一天,農民去打柴,遇見一個小鬼。小鬼想將他吃掉,但不知他本領有多大,便試探問他:“你敢跟我比力氣嗎?”這時,正好有隻熊走來,農民急中生智,指著熊說:“我有事哩,你先跟我兒子比比吧!”小鬼立即上前把熊叫住,農民乘機跑回了家。
熊一下子就把小鬼壓在屁股下,小鬼拚命地掙紮,好容易才掙脫逃掉。
第二天,農民去割草,又遇著了小鬼。小鬼說:“你敢跟我比賽跑嗎?”這時,正好遠處有隻兔子在吃草,農民靈機一動,指著兔子說:“我割草哩,你先跟我女兒比比吧!”小鬼立即去追兔子,農民又乘機跑回了家。
兔子一見小鬼,嚇得撒腿就跑,快得四條腿好像沒有沾著地,一下子就無影無蹤了。
第三天,農民去犁地,又遇著了小鬼。小鬼說:“你敢跟我比拋東西嗎?”說著,他掏出隻金鈕扣,向空中拋去。金鈕扣被拋得老高,看上去隻有個小黑點。這時,正好有團雲朵飛來,農民馬上拿過小鬼的金鈕扣,指著雲朵說:“看我將它拋到上麵去,讓你永遠也拿不到!”小鬼連忙奪回金鈕扣跑掉了,從此再也不敢找農民。
三件寶
兩個鬼不知在哪兒找到了三件寶:一個箱子、一根手杖和一雙木屐。他們都想占為己有,便大吵大鬧起來。
有個人見了,問鬼說:“這三件東西又不值多少錢,有什麼好爭的?”鬼答道:“這三件東西是寶貝哩,誰不想要呀?”那人說:“都是普通的東西嘛,怎麼是寶貝?”鬼解釋說:“這個箱子是寶箱,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能變出來;這根手杖是仙杖,拿在手裏,怎麼強大的敵人都能戰勝,怎麼凶惡的妖怪都能征服;這雙木屐是神屐,一穿上就飛了起來,天上人間,轉眼就走遍。”
那人聽了,立即對鬼說:“你們別爭,都站開點兒,讓我公平地替你們分開吧!”兩個鬼馬上後退兩步,那人趕緊拎起寶箱,提著仙杖,然後穿上神屐飛到空中。他轉過身來對鬼笑道:“你們和好吧,沒有必要再爭吵啦!”
兩個鬼一點辦法也沒有,隻好眼瞪瞪看著那人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