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露絲在《節約時間與創意人生》一文中寫道:“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市場谘詢,常常要和人們討論如何建立事業。我通常會建議他們,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時間,但最重要的時間應該優先留給那些幫助自己建立事業、想成功和願意協助自己達到成功的人身上。”
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電話和約會,特別是在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段。節省其他的時間,優先處理那些能幫助你達到目標和夢想的工作和約會。
基於這個基礎,下列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你可以嚐試:
1.充足的時間應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麵。這是節約時間的訣竅,如果常常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糾纏,就難以達到節約時間的目的。
2.既往不悔,即使做錯了也不後悔。經常悔恨以前所做過的事情,就會浪費許多時間。所以從時間這個角度來看,任何懊悔都是不必要的。
3.午餐要適量。午餐不可吃得太多、太飽,否則到下午容易打瞌睡,工作效率會降低。而工作效率的降低,本身就是在浪費時間。
4.要學會瀏覽報紙,不能事無巨細全部看完,這樣會浪費時間。
5.要掌握快速讀書的方法,從而獲得書中最主要觀點和內容的滿足。
6.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電視機上,隻要看一看有關新聞和關於業務方麵的節目即可。
7.盡量讓家與公司之間的距離近一些。這樣,在上班時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辦公室,下班時也能用很短的時間回到家,把浪費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降到最低限度。
8.別空等時間。假如必須花費時間進行等待,如等車、等電話等,應當把等待當作構想下一步工作計劃的良機,或者用它來看書看報。
9.在處理必須處理的小事情的同時,要把重要的工作、目標記在心中,並善於在處理這些小事情中發現能夠促成重要工作目標迅速實現的重要線索。
10.在精力最佳的上午獨立投入工作。
11.對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要確定完成的期限,要盡可能在期限內把它完成,絕不可超過期限。
3、 昨天和明天再美好,你也窮得隻剩今天
觀念聚焦
沉溺在對往日的追憶,或者總是懷抱對未來的希冀,這些行為都不會讓你的時間銀行更加充裕。在爭奪時間的過程中,你永遠都隻有今天。
懷舊也是一種病
一個夏天的下午,奧裏森·科爾在餐廳中等待著他的朋友。他感到沮喪而消沉。由於他在工作中有幾個地方出現錯誤,使他沒有做成一個相當重要的項目。他的朋友是一名了不起的精神病醫生,診所就在附近,科爾知道那天他剛剛和一名病人談完話。
“怎麼樣,年輕人,”醫生直截了當說,“什麼事讓你不痛快?”對醫生這種洞察心事的本領,科爾早就不意外了,因此他毫不隱瞞地告訴醫生使自己煩惱的事情。然後,醫生說:“來吧,到我的診所去。我要看看你的反應。”
在診所裏,醫生從一個硬紙盒裏拿出一卷錄音帶,塞進錄音機裏。“在這卷錄音帶上,”他說,“一共有3個來看我的人所說的話。當然沒有必要說出來他們的名字,注意聽他們的話,看看你能不能挑出支配了這3個案例的共同因素,隻有4個字。”他微笑了一下。
在科爾聽起來,錄音帶上這3個聲音共有的特點是不快活。第一個是男人的聲音,顯示他遭到了某種生意上的損失或失敗。第二個是女人的聲音,說她因為照顧寡母,以至於一直沒能結婚。她心酸地述說她錯過了很多結婚的機會。第三個是一位母親,因為她十幾歲的兒子和警察有了衝突,她一直在責備自己。
在3個聲音中,科爾聽到他們一共6次用到4個文字,“如果,隻要”。
“你一定大感驚奇。”醫生說,“你知道我坐在這張椅子裏,聽到成千上萬用這幾個字作為開頭的內疚的話。他們不停地說,直到我要他們停下來。有的時候我會要他們聽剛才你聽的錄音帶,我對他們說:‘如果,隻要你不再說如果、隻要,我們或許就能把問題解決掉!’”
醫生伸伸他的腿,說:“用‘如果,隻要’這4個字的問題,是因為這幾個字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卻使我們朝著錯誤的方麵,向後退而不是向前進,並且隻是浪費時間。最後,如果你用這幾個字成了習慣,那麼這幾個字就很可能變成阻礙你成功的真正的障礙,成為你不再去努力的借口。”
應該說,一個人適當懷舊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味地沉湎於過去而否認現在和將來,就會陷入病態。患了這種“懷舊病”的人,會喪失追尋新生活的自信。我們常聽到人們如此慨歎: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這是一種明顯的懷舊情緒,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會不時地發出這種慨歎。實際上,這種沉重的情緒是徒勞無益的,它不但不能改變你曾經有過的過去,反而會影響你現在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