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刑警出動,一一按照陸居說的罪犯特征進行排查,下午五點,林警官打電話給陸居,電話裏語氣小心翼翼,“陸老師,我們按照你說的罪犯特征,有過前科的,一共有15人符合條件,可10人沒有作案時間,剩下的5人案發時間在外地。”
找了那麼久,是不是哪裏出現紕漏了?
陸居拿著手機,煮著黑咖啡,對於調查結果失意並沒有表現出不安,聲音沉溺:“犯罪前科,不一定是出現在警局檔案中才算,也有可能是罪犯和受害人私了。”
林警官豁然了然,“好,我馬上派人去查。”
按照陸居說的,果然有這樣符合全部特征的三個人,年幼時有過前科但是私下賠錢了事,林警官派專人前去調查詢問。
第一個嫌疑人跟著父母在菜市場賣豆腐,案發時間他在家裏睡覺,因為淩晨三點要去農貿市場進菜。
第二個嫌疑人是個網管,據他說案發時間他在臨鑫網吧值班,在這裏上網的人可以作證。
林警官看他麵熟,好像在哪裏見過似的。
第三個嫌疑人是個擺煎餅攤的,案發時間在睡覺,獨居,無人作證。
如果陸居沒推斷錯,這三個人裏必定有一個在說謊。
他又想起上午陸居的另一句話,罪犯犯案不可能開車,動靜大不方便,最有可能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若是穿長袖,淩晨3點農貿市場進菜人流量大,被人看見不是很引人注目嗎?結合案發時間都是在雨前雨後,所以極有可能穿的是雨衣。
可是這三人都沒自行車,更別提雨衣。
林警官派人監視三人,讓其他人去調查這三人說的是真是假。
“哎,認真盯著,別瞌睡。”一個躲在臨鑫網吧對麵車裏監視的警察推推另外一個。
已經晚上八點,車裏熱,他們忙活了好些天,犯困。
“裏麵人怎麼樣了?”
“還在裏麵,盯著呢。”
“頭兒還沒查清楚?這罪犯真他媽狡猾。”
······
晚上9:30,臨鑫網吧裏走出一個年輕男子,穿著短袖和條紋短袖長褲,戴著鴨舌帽,低頭左顧右盼鬼鬼祟祟的。
“哎,那個好像是嫌疑人,好像要逃跑!”一個打著精神的警察猛地叫道,趕忙拉起旁邊的夥伴。
真的,那個動作鬼祟的人跑了起來,兩個警察一個激靈,連忙下車追趕,在街道上大聲嗬斥道:“站住,警察!”
前麵正在跑的嫌疑犯跑得更快了。
刑警在追趕過程中忙不迭對著對講機報告:“呼叫,呼叫,臨鑫網吧嫌疑人逃跑,請求支援!”
嫌疑犯跑得很快,對街巷極其熟悉,翻牆跳躍,兩個刑警在後麵苦苦追趕,體力漸漸不支。
“站住,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