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感恩真情篇--愛是最溫暖的海(4)(1 / 2)

要是在手術條件具備的醫院裏,割闌尾是個隻需十幾分鍾的簡單的手術,一般醫學院實習生做的第一個手術就是割闌尾,可現在是在根本沒有手術條件的汽車上。沒有消毒設備,沒有麻醉藥,沒有縫合針線,波特沃斯所有的隻是小汽車上必備的簡易急救箱。箱子裏能夠派上用場的隻有一把從未用過的手術刀,幾把止血鉗,一點醫用酒精、棉球和紗布,就靠著這點可憐的工具,本身已經精疲力竭、病情危急的波特沃斯將要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主意已定,波特沃斯鼓足勇氣,從汽車後座中取出急救箱,然後將座位盡量調低,讓自己盡可能後仰。接著,他咬咬牙,拿出了那把從未使用過的手術刀,鑽心的疼痛又一次襲來,波特沃斯覺得自己快要虛脫了:事不宜遲,開始吧!波特沃斯默默地對自己說。

在汽車上,波特沃斯倒是省卻了手術前的所有準備工作。他脫下了自己的衣服,隻是簡單地用酒精棉球擦了擦腹部及雙手,然後咬緊牙關,用手術刀對準自己的右下腹。他是個熟練的外科大夫,即使閉著眼都能找到闌尾所在的位置。他迅速在肚皮上劃了一個十字切口,鮮血頓時湧了出來,他趕緊用僅有的幾把止血鉗將幾個大血管夾住,隨後用紗布捂在周圍,手術切口及闌尾的劇痛一並向他襲來,他想大喊,但唯恐嚇著周圍車上的人。在他的一隻手終於摸到那個已腫脹到了極點的闌尾後,另一隻操刀的手則極其熟練地將它割了下來。他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仿佛是在給別人做手術,而不是他自己。

僅僅隻有幾分鍾的時間,像泉水一樣湧出的鮮血已經染紅了他的全身,流到汽車座位上,流到了底板上,此刻,整個汽車前座位上都是鮮血。如果此刻誰碰巧從車窗外看到這一可怕的景象,他們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失去理智的人在自殘。

波特沃斯終於在沒有任何麻醉措施的情況下將闌尾割掉了,當他做完這一切後,他知道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止血。

波特沃斯感到陣陣眩暈,他知道自己已經嚴重失血,隨時都有昏迷的危險。他竭力讓自己保持清醒,他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一定不能失去意識,一定不能失去意識,否則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也許上帝並不想將一個人逼人絕境。正在這時,前麵的車隊開始移動了,波特沃斯一手捂著傷口上的紗布,一手握緊方向盤,腳踩油門,汽車又開始向前駛去。

終於,醫院到了,波特沃斯的車在越過一個台階後才戛然刹住。他用最後一絲力氣按響了喇叭。急救人員抬著擔架衝了出來,他們並未意識到情況有多麼糟糕,可當他們打開車門時,看到的卻是一個恐怖的"血人"。

驚訝不已的醫護人員迅速將他抬到手術室,一個由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搶救小組開始了工作。他們首先為波特沃斯輸血、輸氧,然後為他清洗傷口,他們發現,盡管波特沃斯是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為自己做的手術,但他的手術仍做得幹淨利落。最後,他們又為他縫合了傷口,將這個勇敢的外科醫生在汽車上沒條件做的工作做完了。

在生活磨難麵前,精神上的堅強和沉著是我們抵抗痛苦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精深的專業技術加上頑強果斷的性格,常常能夠創造出許多奇跡。

小時候的戴高樂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英勇作戰,曾三次受傷,在凡爾登戰役中一度被誤認為已經陣亡。二戰期間,當法國政府準備同德國談判停戰時,戴高樂離開法國前往英國,並於1940年6月18日在倫敦發出著名的堅持抗戰的號召。此後,他作為自由法蘭西武裝力量的領袖,帶領人民積極反抗納粹德國。1958年12月,戴高樂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1965年他成為首任通過全民普選當選的總統。戴高樂的勇敢,使他在世人麵前成了裏程碑式的人物,但小時候他誤認為勇敢的蠻幹,差一點就斷送了他的前程!小時候的戴高樂人高馬大,為人處世非常豪氣,頗有一股綠林好漢的味道,在裏爾一帶,可以說"聲名赫赫"!一天,戴高樂正在家裏玩耍,忽然他的一個小夥伴哭喊著跑來。戴高樂趕忙站起身,問:"怎麼回事?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快告訴我!"

小夥伴一邊抹眼淚一邊點頭。

原來那個小夥伴和人打賭輸了,就想耍賴,別人不幹,就上前打了他幾下,他覺得很委屈,就找戴高樂告狀來了。戴高樂聽罷,大吼一聲:"走,找他們算賬去!"還順手抄起一把大斧頭。媽媽聞聲趕緊出來攔住他:"站住!"戴高樂說:"媽媽你別管,敢欺負我的朋友,我不能不管!"媽媽把他的小夥伴叫進屋,一邊給他擦眼淚,一邊安慰道:"還疼嗎?要不要吃點藥?"在一旁的戴高樂卻道:"男子漢,疼也不能哭鼻子!報仇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