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此時正值深夜,月光如水,清風如歌……
一杯清茶散發著淡香沁入我的心脾,一縷思緒也在這個靜得有些令人憐愛的夜晚翩翩起舞。回想起我的寫作之路,心中總會泛起輕輕的波瀾,牽動著內心的不平靜。一晃七年過去了,這七年的時光我用六個字來總結我的寫作心情:彷徨、驚喜、平靜。彷徨的是,我把一篇篇稿件投向報刊,等待著它變成鉛字,然而,它們卻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一次一次的希望,一點一點的失望。許多時候,我都在問自己,我還有沒有力量再堅持下去,這是一種等待著的煎熬。驚喜的是,終於有一天,我的稿件變成了鉛字,那種喜悅根本無法用文字來表達,就想到太陽上去跳舞,就想爬到離天最近的山頂上去狂吼,那時候我告訴自己,這條路我還有希望。平靜的是,從最初的一年隻發一篇,到如今一年發幾百篇,似乎那種喜悅沒有了,因為寫作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寫動植物類的哲理小品,源於2008年和朋友一起看一檔動物類的節目,朋友看後大發感慨,感歎我們的命運和它們的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勾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從此,我就開始廣泛地閱讀、收集這方麵的資料,然後編成故事寫成哲理,沒想到,這種文體在雜誌上很受歡迎,短小精悍,趣味十足,給人以啟迪。許多小文發表後被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報刊轉載,這種小文也成了《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雜誌上的常客。這本書,收錄了一百多篇我發表在各類報刊上的動植物哲理小品,希望各位朋友們讀了以後能從中受到啟發,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一些啟示,能給自己的思想帶來一些啟迪。
許多朋友問我,總有一天我的靈感會枯竭,在這條路上準備走多久。我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索性就不回答了,讓時間去驗證吧,反正我熱愛著它。誰能猜出愛的力量有多大,我猜不出,但我知道有愛就有溫暖,有溫暖就會等到春天,當春天向我走來的時候,鮮花一定會鋪滿我腳下的路,我的路還長著呢,我等著,期待著……
這是我的第一部文集,在不久的將來,我的《散文集》也會出版,我的《二戰軍事故事集》也會出版,我的《交際感悟集》也會出版……朋友們,陪我一起等待好嗎?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有你陪伴,我溫暖無限。
程剛
二〇一一年六月六日
袋鼩的仇恨心理
新西蘭有一種小型有袋動物,叫做袋鼩。這種動物的領土意識十分強烈,在屬於它的領地裏,不允許任何其他袋鼩在裏麵活動,倘若發現有新的領地未被占領,它便會去競爭這塊領地,擴大自己的地盤。他們爭鬥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武鬥。因此,在新西蘭的草原上,隨時都可以看到爭鬥的袋鼩。爭鬥的結果,就是一隻最終能夠留下來。
科維爾是一名袋鼩愛好者,他曾對兩隻袋鼩做了跟蹤性的觀察。他把這兩隻袋鼩放在一個尚未被占領的地域裏。兩隻袋鼩熟悉環境後便開始爭奪這個地方,剛開始爭奪,他們隻是相互間拚體力,最終體力不濟的那一隻逃脫。可令人奇怪的是,不久後,這隻逃脫的袋鼩便死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它受了很重的內傷嗎?科維爾調來監控攝像,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原來,第一次爭鬥失敗後的那隻袋鼩,並沒有走遠,而是在不遠處養精蓄銳。幾天後,這隻戰敗的袋鼩緩過神來,它便又去爭奪那塊領地,它向原先勝利的那隻猛烈地發起攻擊,就像瘋了一樣,瘋狂地嘶咬對方,而原先勝利的那隻則正好相反,它被這種陣勢搞懵了,不明白對方到底想要幹什麼,保持了相當大的克製,一味地忍讓、退後。可先前敗退的那隻依然得理不饒人,使出全身的力氣攻擊對方,將對方咬的傷痕累累。不一會,忍讓的一方被徹底激怒了,它使出全身的力氣予以還擊,由於它的體力保存很好,而那隻剛才全力進攻的袋鼩已精疲力竭,根本沒有了反抗的能力,可憐它不一會便氣絕身亡了。
袋鼩因爭奪領地而死亡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它告訴我們,帶著一顆仇恨的心理去競爭,最終會輸得很慘。
不能忽視的細節
非洲喀麥隆西部有一種細如手指的銀槍蛇,鉛炭色,有巨毒。因為其體形細小,在草地爬行時目標很小,就連視覺銳利的草蛇鷹也不能發現它。
當地婦女喜歡用銀槍蛇做耳環。她們捉到銀槍蛇後,先拔去毒牙,防止它傷人,然後將它紮成小圈,係上細線吊在耳垂上,於是一條活蛇就掛在耳朵上,它時時昂起頭,吐出火紅的蛇信,當地婦女常以此炫耀自己的美。但在她們炫耀自己美麗的同時,卻有一個奇怪的遭遇:戴上銀槍蛇耳環的婦女,手臂經常會有大片的抓痕,這是為什麼呢?一位動物愛好者經觀察研究得出了結論:抓痕源自草蛇鷹的攻擊。草蛇鷹是從來不攻擊人類的,但為什麼戴上銀槍蛇耳環的當地婦女會遭受攻擊呢?是因為她們耳朵上的銀槍蛇。因為平時銀槍蛇藏在草叢中,不易被發現,但當它被戴作耳環的時候,暴露在草叢外,並且其時常會昂起頭,吐出火紅的蛇信,當有草蛇鷹低空飛過時,銳利的眼睛很快就會發現它,草蛇鷹便會俯衝下來直奔銀槍蛇,這時,婦女們會本能地用手臂護住頭部,這樣一來,他們的手臂經常會被草蛇鷹的利爪抓傷。
當地婦女以為拔掉銀槍蛇的毒牙就可以萬無一失地炫耀自己的美,卻忽略了草蛇鷹捕蛇的天性。這對於生活中的我們有著深刻的啟示:當我們麵對複雜情況時,總在解決關鍵的問題後便放鬆了警惕,而往往在這個時候,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便會接踵而來。
不為美麗所累
美洲熱帶地區有一種鳥,叫庫拉索鳥。這種鳥兒羽毛光滑,呈黑色,腹部多為白色。鳥冠是卷曲的羽毛,喙上有色彩明亮的裝飾。這種鳥兒天生有比美的特性。往往在太陽高照的晴天,許多庫拉索鳥便在一片草地上展開雙翅,比試美麗。一段比試過後,總會有一隻庫拉索鳥被其他鳥兒所推崇,然後不停地旋轉自己的身體,其它鳥兒自動將這個最美的鳥兒圍在中間,形成一個圈,然後圍著它嘰嘰喳喳的鳴叫,好像在祝賀它奪魁。當地人每每看到這樣場麵,都會搖頭歎息,因為他們知道,這隻最美的鳥兒不久就會死去。至於怎麼死的,他們說不出原因,隻知道這次“選美”之後,這隻鳥兒的羽毛會在隨後的時間裏更加煥發出美麗光澤,腹部的白色也會更加耀眼,可過不了一個月,這隻鳥兒便會死去。
厄瓜多爾卡托利卡大學萊昂多教授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任何一隻庫拉索鳥被其它鳥兒評選為最美後,它便會產生強烈的保持美麗的虛榮心。為了時時刻刻保持美麗,它便會吞食草原上一種灌木植物的果實,這種果實可以使鳥兒在短時間內煥發出青春,可它就像毒品一樣,隨著鳥兒吞食越來越多,毒性在體內越積越嚴重,最終鳥兒便會被毒死。
庫拉索鳥為了美麗而死去,給了我們太多的啟示。誰都希望自己美麗,可這個世界誰會美麗永久呢?如果人生美麗了一次,那就已經代表我們曾有過輝煌,不為美麗所累,這才是美麗人生。
波科鴨的脆弱心理
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生活著大量的野鴨,當地人稱這種鴨為波科鴨。這種鴨有強烈的愛心,成年鴨保護幼年鴨是一種責任和義務。許多人曾目睹成年波科鴨保護幼子的感人場麵:正當一群波科鴨在草地上慢慢溜噠的時候,草叢中會冷不丁的鑽出一條野狗,波科鴨瞬間嚇得四下逃跑,因為幼小的鴨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陣勢,嚇得不知所措,這時,就會有許多成年野鴨突然張開雙翅側身躺地,然後無力地拍打雙翅,裝出痛苦受傷的樣子。野狗看見有鴨受傷,當然會轉移目標飛奔過來捕食它。本來這隻裝著受傷的波科鴨完全可以騰空飛走,可令人意外的是,鴨子眼看著野狗快速地衝過來,它連收起翅膀的力氣都沒有了,有的甚至忘記了自己會飛,隻是跌跌撞撞在地上跑,可它哪裏能跑過野狗,野狗隻用一個加速度便可以捉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