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及時補位,善於跑位(4)(1 / 3)

職員約翰·蘭蒂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了果斷的措施。他原來一直是跟一些人乘同一部車,但後來他卻再不與他們一起了。他說:“我們車上有個家夥,每天來去都在批評我們公司不好。不管老板怎麼做,都能挑出毛病,他對他上司沒有一個看得上的。還說我們賣的產品也不好,公司每項決策都不對。在他眼中,別人每一件事都是做得不妥當的。”

每天早上到辦公室,我感覺像上緊了發條的鬧鍾。每晚下班聽他45分鍾的大肆批評,使我感到泄氣和沮喪。最後,我決定和別人同車。換車後就像換了一個世界,因為這些人看事都比較客觀。”約翰·蘭蒂不想被消極的抱怨所傳染,他積極改換了他的環境,確實是十分明智的。

愛發牢騷者從來都是行動的侏儒,如今,自以為“懷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輕人的一種通病,他們普遍的症狀是:牢騷滿腹,喜歡批評他人,還時常顯出一副抑鬱不得誌的樣子。當然,這類人中確有懷才不遇之人,由於客觀環境無法與之適應,於是虎落平陽龍困淺灘。但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屈就自己,所以他們生活得十分痛苦——慢慢就養成了隻知動口不去動手的壞習慣。

客觀的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高估了自己——人應該有一個自我評價的能力,如果你怕自己評估不客觀,可以找個朋友和較熟的同事幫助你一起分析,如果別人的評估比你自我評估的結果要低,那你就要虛心接受。有些情況下,別人可能對我們了解得更加準確深刻。那為什麼不接受他人的評價?

不管怎樣,你最好不要成為一位懷才不遇者,這樣會成為你的一種心理負擔,勤懇地做好自己的事,即使是大才小用,那也比沒用要好。慢慢從小用開始,你也許有一天能得到大用!

千萬小心,警惕那些消極抱怨者,不要讓他們毀了你的成功藍圖。

消極被動,隻知道聽從命令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說過:“有兩種人永遠都會一事無成,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去做,否則絕不主動做事的人;另一種則是即使別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應做的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將成功,這種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點點,而且比別人預期的還要多。”

沒有人會告訴你需要做的事,這都靠你自己主動思考,在自動自發地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熱情、責任、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現代社會,雖然聽命行事的能力相當重要,但個人的主動進取精神更受到重視。許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員工培養成主動工作的人。所謂主動,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你卻能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需要做的事情。

對於主動工作的人來說,有些事是不必老板交代的。如果老板說:“給我編一本前往歐洲用的密碼電報小冊子。”主動工作的人得知老板的需求後,會立即去尋找密碼電報資料,並設身處地地為老板著想,認為把小冊子做得便於攜帶、容易查詢是必要的,於是把查好的資料清晰地打印出來,編成一本小小的書,甚至用膠裝訂好。而被動工作的人呢,他聽到老板的要求,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

“從哪兒能找到密碼電報?”

“哪些圖書館會有這樣的密碼電報資料?”

“這是我的工作嗎?”

“為什麼不讓查理去做呢?”

“急不急?”

然後,他會隨便簡單地編幾張紙,完成任務即可。

如果你是老板,必定會對那個滿臉狐疑的家夥隨後交來的幾張皺巴巴的密碼電報紙不放心,必得經過仔細的核對和確認後,才敢在飛往歐洲前把它放人自己的公文包。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主動工作,帶著思考工作。對於發個指令,撳動按鈕,才會動一動的“電腦”員工,沒有人會欣賞,更沒有老板願意接受。在老板眼裏,這類員工是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前途的。對於老板來說,隻有那些能準確掌握自己的指令,並主動加上自身的智慧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人,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