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青鬆鞭,馬下狼毫筆;上馬打天下,下馬治社禝。”
這是李世民的一生,是他後代口口相傳的話。
關於這句話,沒有任何記載。李世民一生的信仰是道,老子所說的道。或許在《道德經》可以找到答案:“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青鬆鞭、李世民,這三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李世民心中的道,隻有他自己才知道從哪說起了。
青鬆鞭裏麵的道,或許可以從泰山盤古聖地,娓娓道來。
李世民手中的青鬆鞭,就要從他那次在泰山腳下劫後餘生,開始講。
武德二年,春天。
淮安王李神通,追擊宇文化及到聊城,卻久擊不克。聊城的成敗關係到整個山東及其周邊局勢,於是,高祖李淵派李世民前去。
李世民根據多年的經驗,一人進入聊城查看軍情。不料,剛進城不久就被人發現且追殺,幾經險阻,終於出了聊城。
李世民剛出城,等著他的又是一大幫人,差點被亂箭射中。寡不敵眾,李世民隻有繼續躲避,但那幫人還是窮追不舍。他騎著特勒驃奪路狂奔,根本分不清任何方向。
“李世民就在前麵!”
“捉住李世民賞黃金萬兩!”
“不要讓他跑了!”
……
幾百人邊騎馬追趕,邊高聲殺,還有弓箭狂風驟雨般對著前麵的李世民緊緊咬住不放。
“隻有叔父知道我的路線?難道他以為我過來搶他的軍功嗎?”李世民想到這裏,微微一笑。自從太原起兵,李世民早已把一切都置之度外。
李世民寧願在馬背奔跑中死去,也不願站著無奈而亡。
李世民靈機一動,已有對策。隻見他,時而直線,時而曲線,時而之字形跑……後麵的箭總是從他身邊擦肩而過,道路多且彎曲,路邊多樹多山,似乎路山樹都在為最前麵狂奔的人讓路護航。
有好幾次,李世民都想下馬,與後麵人大戰幾百會合。但明知是寡不敵眾,何必送死。況且還在馬上跑,還不是決戰的時候。
機會是留給時刻準備的人,前麵路邊有一大片茂密樹林。李世民快馬加鞭,進入密林,一會便消失在霧林中……
沒過多久,李世民就再也沒聽到後麵的喊殺聲了。狂跑了大半天,這個時候他才覺得又喝又餓,但水和幹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
李世民正尋思著,前麵有個漢子大搖大擺地迎麵走來,一手拿著一包大餅,一手挎著水袋。
李世民對著漢子非常恭敬道:“兄弟,我又喝又餓了,是否可以給點吃的?”
漢子掃了李世民一眼,很不客氣道:“不行!”
李世民下了馬,禮貌道:“隻給點水,可以嗎?”
漢子連看都不看李世民,非常不耐煩道:“不行!”
李世民還是很客氣很禮貌道:“大哥,問個路總可以吧?”
漢子很不爽道:“不行!”然後加快腳步徑直地走了。
三句大聲且很不客氣的不行,讓李世民無奈。
李世民放慢腳步,邊走邊想:“什麼人都有,不過,別人都說不行了,總不能強來啊……”
“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呼救聲音由遠而近,李世民聽出來了,是剛才那漢子。他快速上馬,尋聲而奔去。
隻見有六個人,舉刀追趕著那漢子。漢子突然倒地,那夥人圍了上去。
李世民衝過去且高聲喊:“放開他,李世民在此,怎由你們胡來!”
其中一個很得意道:“喲!又來個送死的!我們是強盜,還怕什麼李世民,李世民是誰啊?哈!哈!哈!哈……”說完他們六人都附和著哈哈大笑。
李世民雙手叉腰,橫眉立目道:“有這麼好笑嗎?不認識我李世民,總認識大刀吧?”說完從腰間拔出鋒利的大刀,指著他們。
“兄弟們上!把這個也搶了!”強盜頭目揮刀指向李世民。
李世民想大戰三百個會合的勁頭,都用在這六個強盜身上,很快他們的六把刀紛紛落地。
李世民大聲喝道:“滾!”
李世民見他們都跑了,快步走到那漢子麵前道:“這位大哥,有傷著什麼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