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太後萬壽節後,那熱鬧的千叟宴更是讓人津津樂道。乾清宮中還是一片熱鬧,眾多大臣更是醉態萬分。
大清後宮慈寧宮,此刻卻安靜無比。
一聲:“太後駕到”隻見當朝鈕鈷祿太後在貼身宮女的扶持下,緩緩走了過來。
“太後吉祥。”整個宮中當差的宮女太監們都跪了一地。
鈕鈷祿太後慈祥一笑:“都起來吧,哀家要去佛堂給菩薩上香,保佑我大清國運昌盛,可都準備好了?”
“回太後的話,都準備妥當了。”忙有太監出來回道。
“嗯。”太後滿意的一笑,然後朝一旁的佛堂而去。
佛堂內一片安靜,太後很享受這裏的寧靜,示意一旁的宮女拿了點好的香過來,她虔誠的磕頭祈禱,然後插好了香,才抬頭,當她看見正堂上原本供的前朝唐寅的千手觀音像時候,她臉色一白:“啊。”的一聲,朝後倒去,還好一旁的宮女極是扶住了,才免了災難。
所有人抬頭看觀音像,都發出了‘啊’的尖叫聲。一時間可驚動的宮外的黃鴉到處亂飛
但見原本莊嚴的觀音頭像如今變成了含羞帶笑的美女樣,一頭的觀音髻也成了飛天髻,千手上麵都了各色樂器,有琵琶,瑤琴,蕭、笛、箏等等,各種樂器都有。這根本就是飛天,而不是千手觀音,難怪太後會暈倒了。
而且好好一副價值連城的唐寅的真跡竟然成了這樣,心痛啊心痛。
隻是偌大的皇宮誰竟然有這個膽子動太後的東西呢。
京城外的鐵檻寺,據說這裏原本是當年繁華一時的賈府的家廟,不過如今被抄家後,成了皇家的寺院之一。
皇家寺院到底是皇家寺院,這念經之人也是比比皆是,更不要說時時還會有抄經解經之人了。
這不,隨著寺院那一陣的鍾聲,空中彌漫這陣陣檀香的禪房中傳來這般的之聲:“觀自在菩薩,就是說,這個世界最自在的就要數那觀世音菩薩的,不過這菩薩也真是的,隻這般自在,難道就不知道多來救救我嗎,好歹我還是信女呢。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懂,跳過,照見五蘊皆空,大概是說什麼空了吧,隻懂一個空字,唉,沒個先生教,也真正苦了我呢。
度一切苦厄。我就沒被度,舍利子,好似有些貴。”隻這般似埋怨似念詩的聲音倒是清脆如珠,仿似那玉盤中的彈珠在滾動,偶爾夾雜抄寫聲音,原應當是讓人看了覺得平靜的一切,此刻卻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這不,才隨了這聲音落下,卻見原本站在院子中的四個丫頭模樣的人,都用手絹蒙著嘴使勁的憋著笑,可是似乎,最終還是不成功,終於有一個綠衣丫鬟笑出了聲來,隻道:“我的好公主好主子,您就饒了奴婢們吧,隻您這般的解禪法,隻這佛祖菩薩聽了都會被你氣的七竅生煙了呢。”
隻見那原背對這她們偶爾寫字,偶爾停筆喃喃自語的一個黃衣女子轉過了頭來,讓人見了卻不覺眼睛一亮,但見一雙似蹙非蹙柳葉眉,盈盈的雙眼似乎含著無限的柔情,無暇的臉上,隻一笑,泛起了兩個深深的酒窩,隻是那柔情的眼中偶爾流露出的頑皮神情卻讓人害怕。
這會聽了這丫鬟的調笑,也不生氣,隻噘了小嘴道:“綠茵,你如何能這樣笑話貧尼呢,這樣是不對的。”說著,這手還做一個合什的動作,隻這般更讓人發笑了。
明明自個也不過是個十三四歲的模樣,又沒出家剃度,偏做一副老氣縱橫的樣子,還自稱貧尼,隻出家人才這般自稱的,不過也因為這樣,也越發讓人見了是忍俊不住。
綠茵聽了更加笑彎了腰了:“我的好公主,好主子,萬歲爺罰你在裏麵壁念經,無非是讓您能沉穩一點,可不是讓你出家,何況就您那解經的程度,隻怕佛祖也是不敢收了您的。”
“收了也怕我們這位主子的性子一起,將佛祖的蓮台換成雨花台呢。”一旁一個紫衣丫頭接口下來,其餘三人聽了,又一陣大笑,隻這黃衣女子嘟著嘴,臉上及不開心的樣子
這女子是誰,自然不用猜了,正是本書的主角,龍絳雪姑娘。熟識的人都稱她雪兒,她是當今皇上親封的和碩端敏長公主,當朝的丞相傅恒、怡親王弘曉個個對她視若掌上珍,更不要說是當今的乾隆大帝了,更是將她疼到了骨子裏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丫頭也越發的無法無天,這可不,她一時興起,竟然在太後萬壽節那日,將太後慈寧宮的的一張唐寅的千手觀音像給變成千手飛天像了,太後被嚇的當差暈了過去,乾隆帝才不得不罰她麵壁三個月,在皇家寺院好好的沉靜沉靜,可這回看來,隻怕這個小主子是很難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