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輕鬆挑戰生活(1 / 3)

1.學會自我調節情緒

人最基本的情緒就是喜、怒、哀、懼,這些情緒的表現對每個人的認識、意誌和個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好的情緒可以使人樂觀向上、處事果斷,而且還具有豐富的創造性和靈感。

然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就會使人們產生疲勞和煩悶,對身心健康的成長極不利。所以,青少年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快樂度過每一天。

情緒原本是自身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體驗和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青少年朋友就整天休閑自得、快快樂樂,從不知道愁是什麼滋味;而有的青少年則經常無精打采,心生自卑總是看不起自己,因此,內心感到孤獨和壓抑,不願與別人交往,整天把自己封閉起來。

事實上,這些不良的情緒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使他們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麵的發展。如果,作為青少年的你,要想維護自己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就必須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情緒,需要理智的調節

眾所周知,青少年正處於生理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其心理發展相對滯後,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是產生各種心理衝突的根源,而這些衝突又往往是青少年情緒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任何情緒的產生主要取決於外部環境、自身的生理變化及其自身對事物的認知狀況。由於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當他們麵臨一些衝擊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某些不良的情緒,如緊張、焦慮、抑鬱等。這些不良情緒對人的身心傷害很大,青少年應該認識消極情緒,消除不良情緒,這將有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一個老婆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傘的,另一個女兒開了一個染坊。老婆婆下雨天擔心開染坊的女兒所賣的布會曬不幹,晴天時又怕賣雨傘的女兒沒有生意。就這樣,她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發愁,哭泣,把眼睛都哭瞎了。

有一天,來了一位智者,他對老婆婆說:你為何不換位思考一下呢?下雨天時,你賣雨傘的女兒生意一定很好;晴天時,你染布的女兒生意應該不錯,你的女兒天天都有發財的機會,你應該天天高興才對呀!老人家豁然開朗,精神也慢慢地好了起來,從此,再也不為她的兩個女兒發愁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論是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是自己的情感,都是可以把握和控製的。隻要廣大的青少年朋友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注意走出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站到另外一個比較樂觀的高度來看待所發生的問題。那麼,就一定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緒,並改善不良的情緒,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情緒更是豐富多彩,由於往往不懂得如何運用和操控情緒,總是使好情緒離自己遠去,壞情緒卻如洪水般如影隨形。時間一長,生活和學習勢必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對身體也沒有半點好處。所以,情緒需要疏導,需要用理智對其進行調節。

學會自我調節情緒

有關心理學家說:正常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行為適應能力,同時還具有保健功能;反倒是那些不良的情緒反應會妨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並導致不良反應。青少年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緒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青少年必須正確認識消極情緒對健康帶來的危害,然後,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克服消極情緒,並提高自身的情緒調控能力,以一個樂觀的心態麵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讓快樂的陽光籠罩心靈。那麼青少年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1)學會自我控製。自我控製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個性品質,是衡量自身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所以說,青少年一定要有堅強的意誌,才能很好控製自己的情緒,並且能夠克服自己不良情緒的影響。然而,自身情緒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你對周圍環境關係的洞察,這一點是對自身適應能力的評價,也是對自身弱點的關注。

因此,青少年在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克製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克製自己的情緒,並積極地采取措施進行適當的疏導,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適應生存的環境。

(2)要不斷地改變自我。青少年時期的你,有著許多憧憬、美好的願望。在你的麵前,有著許多增長自身能力的機會。可是,你除了能夠享受穩定、幸福的生活之外,還會總覺得鬱悶、無趣、無精打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適當對穩定的生活做些小的變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鮮感。例如:把你的臥室稍微調整一下,掛一些你比較喜歡的裝飾畫,或者到外麵交個新朋友,換一新的愛好,你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感覺。

(3)享受生活中的樂趣。一般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有關專家表明:人一般在無聊的時候最容易感到煩惱和不快樂了,而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充實而快樂。所以,有興趣愛好的青少年,在吸取知識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有些青少年愛鑽研難題,因為他們一旦征服了困難在心中就會產生滿足感;而有些青少年愛看課外讀物,如書刊、雜誌、青年文摘等,這些廣泛的閱讀使他們獲得廣博的知識,為此他們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和尊重。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朋友來說,發展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取更多知識,在生活中過得更充實快樂。

(4)神奇的音樂魅力。音樂是生活中的一門藝術,是一種另類的情緒情感的表現方式,那些不同曲調和節奏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在抒情優美的音樂中,會覺得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信心倍增。因此,音樂治療情緒法應該也是青少年朋友中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具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功能。

(5)學會自我欣賞和安慰。沒有一種懲罰比自我責備、自我懊悔更為痛苦。青少年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有特長和優點,對於往事耿耿於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改變過去,重要的是吸取失敗的教訓,有句話說好:如果你已經錯過太陽,就不要再錯過星星。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和挫折,那麼,你不要灰心喪氣,你應該欣賞自己的能力。或許你的各方麵都並不出眾,但是,你的善良、勤奮和認真會讓你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你完全有理由欣賞一下生活中真實的你,而且,你會從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6)青少年要學會保持幽默的態度。即使是在不利的環境中也依然要保持快樂的心境。因為它是給極度惡劣的情緒產生一個緩衝的過程。幽默是智慧和樂觀精神的結晶,它不僅可以使人快樂,還會使人發笑,更重要的是可以驅散心中的積鬱,讓人以平和的心態來麵對生活。

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智慧,從而擺脫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尷尬、憤怒和煩惱。

2.控製急躁衝動情緒

在生理學上,衝動是指神經受到刺激後產生的興奮反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衝動是最無力的情緒,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情緒。隻不過,衝動它也是來源於自我保護的一種心理補償。也就是說衝動原本是一種理性弱於情緒的心理現象。

處於青春期的情緒特征是以衝動和暴發為主的,這就叫做邊界性格紊亂的心理疾病。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常常會遇到很多不稱心的事情。例如:學習時受到外界幹擾,珍愛的物品被別人損壞或自尊心受到傷害等,這些都容易使其發火。

有些青少年與人相處時往往因為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在情緒衝動時做出使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來。所以,經常發火對人對己都是不利的。這個時候,青少年應該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控製自己衝動的情緒。

衝動會釀成大錯

有關專家說“衝動的行為對於青少年來說總是有特殊的意義,”青少年時期邁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情緒和感情也都呈現出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

有些青年學生不善於控製情緒,因此,而深受其害。比如,有時因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極度悲傷或大發脾氣,有時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沮喪。還有的青少年常常被悲觀、憂鬱、孤獨、緊張等不良情緒所困擾,導致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甚至有的青少年因為成績不好或學習壓力重,就跳樓自殺。由此可見,自身的情緒控製非常重要。

珠海市某中學初二學生小可,今年16歲,他在家中是獨生子,長這麼大以來他一直是家長眼中的乖孩子。最近,小可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脾氣暴躁起來,有時因衝動還與其他同學吵架,事後仔細想想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必要小題大做。在家裏他也經常與父母慪氣,有時父母批評他幾句,他就暴跳如雷、大動肝火,把父母氣得直跺腳,但是也無可奈何。小可為自己的脾氣感到很苦惱,他知道自己不對,可是事情一旦發生了,他又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過後又十分後悔。

有一天,同桌借了小可的一支鋼筆,但是因不小心把筆弄壞了,小可很生氣,雖然同桌誠懇地向他道歉了,但是小可還是當眾把同桌罵了一頓,這一舉動嚴重影響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而且,小可的形象在其他同學眼中也大受損傷。小可為此事內疚了好久,他真的搞不懂自己現在怎麼那麼的衝動。

上麵例中的小可就是因為情緒衝動,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最終造成犯下不可彌補的過錯。

實踐證明,調節自己的情緒最好的辦法是先把你認為惱火的事擱在一邊。等你冷靜下來後,再去處理它們。其實,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是體現在自身情緒控製的成敗上。發脾氣是值得讚揚的,如果你能把握住在適當的場合理智地發脾氣,那也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此,控製情緒不隻是簡單的抑製,而是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中進取的。

控製衝動,做情感的主人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產生情感衝動,如遇到成功時感到欣喜若狂,遇到打擊時過於頹廢和哀傷,對待不滿的暴躁和憤怒,對待失敗時的焦躁不安,這些都是一些情感衝動心理。當然也有些衝動是有益的,比如對敵的勇敢等。但大多數情況下對人是不利的,它是一個人修養薄弱、情感脆弱的表現。

由於衝動是人類進行心理改造的最基本對象。所以,對於愛衝動的青少年,你就必須學會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控製自己衝動的情緒。從而,讓自己的性格趨向完美,做一個處處受人歡迎的人。

首先,你需要理智地控製自己的情緒。這從表麵上來看,似乎是對自己的自由約束,其實,這種約束卻能使你獲得更多的自由。青少年在遇到強烈的情緒刺激時,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並快速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采取消除衝動情緒的“緩兵之計”,用理智戰勝情緒上的困擾,正確評價自己,這不僅看到了自己的優勢,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進而使自己遠離衝動、魯莽的局麵。

其次,一定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在遇到衝突和不順心的事時,最好不要去逃避問題,要學會掌握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你可以考慮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弄明白發生衝突的原因,雙方分歧的關鍵在哪;然後,進行冷靜的分析並找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當你被別人無聊地諷刺或嘲笑時,如果你頓顯暴怒,反唇相譏,就會引起雙方的強烈爭執,最終可能會出現於事無補的後果。此時,如果你冷靜下來,采取一些有效的對策,如用沉默來抵擋抗議或者指責對方無聊,這樣就會有效地抵禦或避免衝動的情緒發生。

然後,你可以再用一些暗示、轉移注意力方法。如果你遇到使自己生氣的事情,一般都是觸動了自己的自尊和利益,此時是很難冷靜下來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情緒非常激動、難以控製時,可以采取暗示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做自我放鬆,並鼓勵自己克製衝動的情緒。堅信衝動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鍛煉自製力,學會用轉移注意力或暗示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另外,你還可以注意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在你不生氣的時候,去和那些經常受你氣的人談談心。聽聽彼此間最容易使對方發怒的事情,然後,想一個好的溝通方式,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生氣。你可以出去散散步來緩和自己的情緒,這樣保持一個平衡的心態你就不會繼續用毫無意義的怒氣來虐待自己了。

最後,就是你可以多參加戶外運動。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運動是有效解決憤怒的方法,特別是戶外活動。青少年時期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要主動參加一些消耗體力的戶外運動,例如:登山、遊泳、跑步或拳擊等,使那些不良的情緒得以宣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情緒無法控製時,可以主動做一些戶外運動,讓衝動的情緒隨著運動一起消失。

3.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人們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時間限製的。

很多時候,人們做事情都有些操之過急,自己做出一些好事或者付出一點,就渴望馬上得到回報,一旦不能如願,便會有所抱怨,有所懷疑,甚至會失去堅持下去的動力,這樣的心態永遠都不會得到回報。

人們常說:做事若急於求成,就會像饑餓的人乍看到食物,狼吞虎咽的吞食,反而會引起消化不良。做事迅速的人,並不是事事貪多圖快的人,而是辦事富於成效的人。賽跑中率先抵達終點的人,並非因為步子邁得大、腳步跨得高,而是身體的協調使他最後一刻衝到對手的前麵。因此,事業不能以耗時長短來論英雄。

欲速則不達

一位智者曾說過:慢些,我們就會更快。沒錯,有人為了顯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結果往往得不償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回頭重複多次。

當然,在這裏,我們說萬事不可急於求成,也不是就不用追求速度了。時間與事業的關係,正如金錢與商品的關係一樣:做事越費時,賣東西時越需要高價。據說古代的斯巴達人和西班牙人辦事一向遲緩,不是有一句諺語這麼說嗎:我要采用西班牙式的死法,因為那樣的死亡來得特別慢。

在一段日子中,傑克感覺自己的生活出了些問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了,可是卻得不到老板的賞識,更別提加薪了。生活上也還是老樣子,一點兒意外的驚喜都沒有。他常常幻想哪一天幸運能突然降臨:買彩票中了大獎或者某位遙遠國度的富貴親友急急招他去認親。有了這種幻想,他的工作更是沒精打采,經常出錯誤。

他的朋友建議他去看一下心理醫生,傑克答應了。心理醫生的診所是一間獨立的兩層小樓,診室開在一樓。傑克進了診室,看到心理醫生診室的一側就有直通樓上的圓弧形樓梯,樓梯十分精致,可圓弧似乎多了一點,與普通簡潔便利的樓梯有著一定差別。傑克盯著那可疑的樓梯,好奇地問醫生:“樓上是什麼?你怎麼不把診所開在二樓?”心理醫生平靜地說:“要是你想知道,你可以上去看一看。”於是傑克沿著那個樓梯走了上去,那上麵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閣樓,采光很好,有明亮的陽光照進來。傑克失望地下了樓。

“樓上怎麼樣?”心理醫生問。

“很好,地方寬敞,又明亮。”

“那你是怎麼上到二樓的?”心理醫生又問。

“走上去的啊!”傑克感覺醫生問得莫名其妙。

“怎麼走上去的?”心理醫生不動聲色地繼續問。

“沿樓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傑克被問得有些不耐煩了。

“是啊,上到二層是要沿樓梯一步步走上去。盡管那樓梯有些陡,但隻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走,終於還是會走上去的。而我們現實中的生活呢?不也是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嗎?”

“欲速則不達”被這位醫生說得多麼精彩。等待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再期待風景的遊客也必須經曆漫長的旅程。人的成功之路就好像一條漫長的旅遊線路。終點是你期待已久的風景,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目的地。可是,在出發前,你總是要做充分的準備。這就是你的努力了,最實用的地圖、簡便的帳篷、合腳耐磨的運動鞋、救急用的藥品、食物飲水,這些必需品,你是否都裝進了背包。而等你裝束齊備,坐上了旅遊專線車,你無暇欣賞路邊的風景,心中仍被對目的地的期待塞得滿滿的,但這路上的時間你仍要耐心地等待。就是心急如焚,難以按捺自己的興奮,甚至要唱起來,也仍要等待……

對於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來說,要想自己將來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那麼,你需要明白的是急於求成是不會有結果的,隻有有耐心的人才會贏得成功與未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有人說過,世界上隻存在著兩種人,這兩種人隻需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區分開來。假設給他們同樣的一碗小麥,一種人會首先留下一部分用於播種,然後再考慮其他問題;而另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麥全部磨成麵,做成饅頭吃掉。

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渴望做一個成功的人、優秀的人,隻不過在饅頭的引誘下,我們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要講究儲備的,倉庫裏的東西越充足,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更遠。

成功的路是那樣的遙遠與艱辛,路邊倒斃的每一具屍體都曾是一個在起點上充滿信心、躍躍欲試、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對這路的盡頭有無限的憧憬。口袋裏的饅頭固然可以令他們在啟程以後跑得飛快,不過吃了眼前的,恐怕就沒法指望下一頓了。饅頭中的卡路裏終究有一天會消耗殆盡,沒有播種我們就沒有支持,沒有糧食的保證,我們就會早早地失去生機,過早地凋謝。

生活中,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隻想急急地戰勝挫折,卻忘記了提醒自己的存在。雙眼專注於一個“快”字上,心智也便被蒙蔽了。騰不出眼睛看看自己,不再問自己:我走的方向是正確的嗎?路上可有崎嶇顛簸?準備充足了嗎?可有足夠的糧草讓我抵達終點?走至中途休息時,可有辦法補給?有沒有更快捷便利的路……忘掉了這些,結果往往是更加辛苦,到達的時間也會更晚。

這也就是在提醒人們:萬事不可急於求成。隻為了速度,匆匆忙忙,沒有仔細考慮就做決定,往往還會橫生枝節,便出“昏招”。如果一心求快,你就隻能翻車。

人生的道路更像一場馬拉鬆賽跑而不是百米衝刺,前100米領先者不一定就能成為全程的優秀者,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在這遙遠的征途上,基礎的積累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覺“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隨時給自己補充營養。

4.柳暗花明,走出抑鬱

抑鬱是主體的需要未能滿足又覺得無力改變現狀、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常伴有厭惡、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緒體驗。

對大多數人來說,抑鬱隻是偶爾出現,為時短暫,時過境遷,很快會消失。但也有少數人長期處於抑鬱狀態,甚至導致抑鬱症。性格內向孤僻、多疑多慮、不愛交際、生活中遭遇意外的挫折、長期努力得不到報償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鬱狀態。

抑鬱指的是什麼呢?就是那些長時間心情低落狀態的青少年朋友,你多半是因為焦慮、身體不舒服和睡眠不足等障礙造成的。可是,你需要留意,這種現象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這是最常見,同時也是最不容易識別的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