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誰知金沙冷,暮夜琵琶宵柝來。
闌幹烈酒接豪氣,風塵駿馬映雪白。
大漠邊關無窮盡,中原社稷有英才。
霜首何惜甲袍染,黑發豈懼筋骨骸。
臘月臨近,年關將至。中原百姓各家張燈結彩,剪紙貼符,采辦年貨。但與此同時,大漠邊關卻是一片肅殺。北有契丹蠢蠢欲動,加之朝廷羸弱不堪,宋廷近幾年邊關戰事連連吃緊,邊關將士自是無心過年的。
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身為中原武林之首的武林盟主莫青峰當然無法坐視不理,三年前,他廣下英雄帖,大布盟主令號召天下豪傑奔赴大漠以援國難。這三年之中,莫青峰組建的“義盟”戰事吃緊時身先士卒,無戰時便教練邊兵習武抗敵,深得邊關軍民愛戴,軍中甚至傳道:“莫盟主義盟在,則江河社稷在。”這莫青峰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統領中原武林?
莫青峰黑亮垂直的發,斜飛的英挺劍眉,細長蘊藏著銳利的黑眸,削薄輕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輪廓,修長高大卻不粗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鷹,冷傲孤清卻又盛氣逼人,孑然獨立間散發的是傲視天地的強勢。他祖居汴梁,後契丹建遼,頻擾宋境,其父莫詹遷居應天府。莫家祖傳“三十六路鳴鸞劍法”,莫詹天資愚鈍,又不思進取,隻學來鳴鸞劍法的皮毛,成了不肖子孫。可莫青峰不同,莫青峰是遠近聞名的“武癡”,自幼嗜愛武學,為了習武常常茶飯不思。莫詹見他嗜武,便與妻子李氏商議,在他十三歲那年將鳴鸞劍譜傳與了他,也算鳴鸞劍法後繼有人。莫青峰自得了鳴鸞劍法後更加專心學武,待到弱冠之年竟將鳴鸞劍法使得如行雲流水一般,加之師承關西滅魂劍龍鈺,又對諸多武學頗有涉獵,莫青峰在嵩山武林大會上連挫十二名高手。莫青峰的過人之處不光在武學,此人向來仗義疏財,有人江湖落難投奔於他必定仗義相助並廣收門客,是個講義氣的好男兒。所以德武雙成的莫青峰,最終成了眾望所歸的武林盟主。
這日,邊關依舊寒風刺骨,義盟大營中卻迎來了件喜事——莫青峰的夫人林璿生下一個男嬰,莫青峰做爹了。“莫郎,你看這孩兒眉眼生的這般好看,多像你。”林璿笑著,看看兒子嫩嫩的臉蛋,又看看身側的莫青峰,眼中柔情無限·。莫青峰輕撫著男嬰,臉上流露出從未有過的慈愛。這就是父愛吧,他這樣想。“璿兒,辛苦你了,我一介武夫,不能給你一世安穩,反要你與我奔波這荒蠻之地,心中甚是過意不去。”“莫郎怎能如此說,你為國為民、胸懷天下方才奔赴大漠,我林璿雖是女流,確也明白這道理。”夫婦兩人目光相聚,莫青峰眼中是對林璿的欽佩與欣慰,林璿眼中是對莫青峰的支持與愛慕。這時帳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莫青峰將目光移向帳幕,隻見幾個漢子走入帳中。“恭賀莫盟主、莫夫人喜得麟兒!”幾個漢子躬身抱拳行禮。“各位兄弟客氣了。”“莫盟主,快讓我等瞧瞧小公子。”莫青峰從林璿懷中接過男嬰,抱到幾個漢子眼前。男嬰咪著眼,雙手好奇地伸向四周,還碰到了莫青峰的胡須。“小公子生得這般可愛,將來定是個風度翩翩的瀟灑公子。”“男子漢生得瀟灑又有何用,重要的是能頂天立地、為國為民!”莫青峰說道。“莫盟主所言極是,頂天立地!為國為民!”幾個漢子正色道,一股剛毅之氣油然而生。“對了盟主、夫人,咱們義盟為了慶祝小公子誕生,今晚在大營備下酒席,準備為盟主賀喜。”“這……如今還處戰時,此時設宴略有不妥……”“哎呀盟主,這也是兄弟們的心意啊,兄弟們平日征戰,盟中除了勝仗無甚喜事,兄弟們等這一天也等了許久了。”為首的大漢道。“這……”莫青峰猶豫了一下,看了看林璿。“那便去吧,隻是我身子虛弱,尚需調養。莫郎,你同他們去吧,我照看孩兒”林璿說著,從莫青峰手中接過男嬰。“嗯,那你早些休息,我盡快回來。”林璿目送著莫青峰,看著莫青峰高大的背影與那幾個漢子一起消逝在帳口。她怎知道,這一去,竟是生死相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