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戰金宅(1 / 3)

出了太白酒樓,沿路向西,不多時便瞧見前麵那夥金國人。燕銘北混在人流中,遠遠地跟著,蹓蹓躂躂跟逛街一樣,也沒有人注意他。轉過一條街,又穿過兩條胡同,那夥金國人便在一座大宅院門前停了下來,叩了門環,有家人模樣的出來,將這夥人接進了宅院,便又把大門關上了。

燕銘北緩步向前走到宅院大門前打量了一眼,見院牆長三十丈,高一丈,青磚砌就。黑漆大門高有差不多一丈五,門額上兩個大字——“金宅”。雖看不見宅院裏麵什麼樣,但這富家氣派卻是足得很。又往前走,繞到後牆,見有一個後門,雖說沒有前門高大闊氣,但也是大家氣派。又在周圍走了走,熟悉了一下環境,記住了幾個胡同幾條街,在一條不太起眼的街上尋了一家客棧住下,單等晚上去找金國人“借”錢。

一路行來甚是疲乏,在客棧裏一覺睡到定更時分。燕銘北起了床,叫夥計送來洗臉水洗了臉,又叫夥計送上來飯菜,就在房間裏吃了。又收拾了一陣子,換上一身夜行衣,這天可就完全黑下來了。燕銘北緊了緊腰帶,背好了鋼刀,推開後窗,但見滿天星暉,一彎下弦月剛剛升起,外邊雖不太亮,但借著星暉月光和街上的點點燈火,那一排排民房,一條條胡同倒也依稀可辨。這是燕銘北踏入江湖以來,第一次主動幹點“江湖事”,內心還頗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但想想眼下盤資不足,想想金國人殘害大宋百姓甚至殺了自己的父母,再想想梁山泊父輩們故事,也就橫下一條心幹到底了。

燕銘北縱身從後窗躍出,輕飄飄落在客棧樓下的一間民宅房頂上,沒有發出太大的聲音。看準了方向,便躥房躍脊向金宅而去。

沒多大功夫,燕銘北便來到了金宅東院牆之下,聽聽四下無人,縱身一躍便跳上牆頭。在牆頭蹲下,沒往裏蹦,先往院子裏仔細打量一番。見這府第前後三層院子,後麵還有一個小花園,主院兩側還有若幹小院落。燕銘北邊看邊琢磨:頭層院子是粗使仆人和護院住的,二層院子是主人接待賓客的,三層院子是主人和家眷居住,兩側的小院則是客房和倉庫。看看這時間,還沒到深夜,又見二層院子的正房,也就是會客廳裏燈火輝煌、人影閃動,院子裏不時還有仆人端著托盤來往進出,想是主人和客人還沒有睡下,正在聚會。這時候燕銘北的好奇之心上來了,心想這金國人在這宅子裏到底要幹些什麼,定要探個究竟。

燕銘北從牆上跳下,溜著一個個小院子的牆根,以風景樹和花叢為掩護,來到了會客廳後窗之下。因為天冷,窗戶都關著,屋裏傳出絲竹管弦之聲,還有人的說笑之聲,甚是熱鬧。燕銘北環視四周,躍上大廳房頂,發出很小的聲音,由於屋內絲竹人聲嘈雜,也沒有引起屋內人的注意。燕銘北俯下身來,趴在房頂上,小心翼翼地把一塊瓦挪開一條縫,探頭從縫隙往屋內觀看。

古時候建築的室內頂棚一般有兩種設計,一是有天花板的設計,把房屋結構都遮掩起來,顯得溫暖溫馨,一般用於普通民居或臥室;二是“露明”設計,就是不做天花板,讓房屋的梁、枋、檀等結構都暴露於視野之內,再加以美化裝飾,顯得大氣輝煌,一般用於宮殿、寺廟或富貴之家。而金宅的會客廳便是這第二種設計,所以燕銘北扒開瓦片便能看見屋內的情況。

隻見這會客廳十分寬敞,屋內燈燭閃耀。大廳中央空地上七八個舞姬正在和著樂曲輕舞著,那嬌美的容顏、曼妙的身姿、飛揚的衣袂,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讓人熱血沸騰。正中主位上端坐一人,往下左右兩邊縱向排列各坐著三個人,每人麵前一張小桌,桌上擺著幾樣小菜和一壺酒,其它盞、筷應用之物俱全。

坐在正中主位上的這位是個年輕人,身高有七尺,白淨麵皮,眉眼往上吊著,稍微有點鷹勾鼻,鼻孔稍大。穿一件白色長袍,外麵罩著毛皮坎肩,頭上戴一頂裘皮小帽。應該就是白天時在街上看到那夥人中領頭的。

左邊三位第一位是個漢人打扮,身材細長,方臉大眼,蓄著短須,看上去能有四十多歲。挨著他的兩位也都是金國人打扮,身材略顯魁梧,臉色黑中透紫,雙眼放著光,腰上掛著彎刀,看得出都是經曆過生死捕殺之人。

右邊三位打扮各不相同。第一位是個和尚,身高七尺,略微有些發胖,光頭鋥亮,沒胡子,脖子上掛著一串鐵佛珠,每顆珠子都有大個的核桃大小,臉上始終掛著笑容,也不知道在笑什麼;第二位是個道士打扮,瘦長臉、山羊胡,倆眼始終眯著。穿一身青色道袍,懷裏抱著把拂塵。那拂塵並非普通趕蒼蠅的那種,杆鋼鐵打造,絲也是鋼絲,每根絲的粗細跟頭發絲的粗細差不多。另外此人的特點就是又瘦又高,高有九尺,瘦得卻跟個黃瓜差不多;第三位是個大胖子,身高八尺,可看身材卻得有三百來斤重,微微泛著青色的臉上肉都往下耷拉著,肚子也往下墜著,看樣子把旁邊那一僧一道裝下也綽綽有餘。在他桌子旁邊的地上,擺著一對鐵錘,倆錘頭跟倆西瓜差不多大,單個都能有五六十斤,沒點力氣的人這倆錘根本就耍不起來。

時間不長,那些舞姬舞了一曲之後便退了下去,堂上隻剩下坐著的七個人。

左邊第一位的漢人站了起來,向中間這位和其他幾人拱了拱手,道:“小王爺,眾位英雄,今日確有要事要辦,剛剛回來,未能親自迎接各位的到來,實在是令金某惶恐,在這裏向小王爺和眾位英雄賠罪了!”說罷向主位上的小王爺深施一禮,然後又向另外五位作了圈揖。幾人也紛紛拱手還禮,那右邊第一位的和尚依舊是一臉笑意,讓人看著十分舒服。姓金的重又坐下,等小王爺說話。

小王爺微笑道:“金先生不必客氣,都是自家人,不說兩家話。本來按約定是要過幾日才到的,不巧路上出了事,便沒耽擱直奔這裏來了。來,我再重新介紹一下這幾位英雄。”說罷,用手指了指旁邊的五人。

金國統治階層受漢唐文化影響非常深遠,早就興起了學習漢文化的風氣,說漢語、穿漢服已成常態。建立大金國之後,更是照搬大宋朝的政治體製,文化體製,還廣泛作用漢人為官管理國家。皇帝完顏阿骨打本人在漢文化方麵的造詣更為深厚,並且在王族之中推行漢文化。所以這位小王爺能說漢語根本不足為奇。

“你旁邊的這兩位是我的副將,年紀雖然不大,但卻在父王軍中效力多年,這次隨我前來作為我的副將。他們是親兄弟,這位是哥哥卓魯班,這位是弟弟卓魯塞。”

姓金的連忙與卓魯兄弟二人作揖寒喧。

“這邊第一位這位和尚人稱‘笑麵佛’,名叫周琨;中間這位是‘無塵道人’孫天用,他還有一個江湖人給的綽號叫‘鐵拂塵’;那位是‘青麵金剛’蔣大元。”介紹這三個人時那小王爺臉上掛著燦爛的笑意,還帶著一絲驕傲的神采。又接著道:“這三位都是世外高人,武林中的精英,雖無門無派,但也有些師承,在我北方武林中還是很有些名望,哈哈……”

那姓金的和他們一一打過招呼,笑臉相迎。

小王爺又道:“這位金先生金煥章,便是本家的家主,生意做得很是不錯,在大宋與我大金都有他的商號,有時候連父王缺了什麼寶貝都要找金先生幫忙呢,是吧金先生?”

金煥章欠了欠身恭敬地道:“豈敢,為王爺和小王爺效力是小人應盡之責,隻怕有所不周,還望王爺和小王爺多擔待。”

“哪裏哪裏,你為我父王效力多年,你的盡心盡力父王是知道的,日後待我大金踏平大宋,定當嘉獎!”小王爺道。

“不敢,不敢,這是鄙人的榮幸。”

幾人喝了幾杯酒,話題一轉,小王爺問:“金先生,我安排的事情可有消息?”

金煥章連忙放下酒杯答道:“探聽消息的人已經派出去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