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李果覓戰機(1 / 2)

武關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

武關曆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3裏開外,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故清人顧棟高詩:“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便很好的概括了武關過於偌大的關中平原的重要地位。

自春秋始,曆來武關均設防守,為兵家必爭之地。

武關的城垣,北倚岩崖,南臨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麵,城址橫出河心。城東有四道嶺,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為武關屏蔽。故史稱其為“關中東南門戶嗟不誤也”,且有“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

武關西有牧虎關,東有富水關,南有白陽關、竹林關、荊紫關、漫川關,北有鐵鎖關、雞頭關,關關相望,可相依設防。

劉邦克武關,成帝業;鄧曄得武關滅王莽;赤眉入武關動搖漢室;桓溫及劉裕軍破武關前秦、後秦覆沒;郭子儀整軍武關吐蕃夜遁;黃巢出武關轉戰中原;紅巾軍入武關“三輔”驚恐;李自成出武關建國大順;白蓮教、太平軍、義和團攻入武關震撼清廷。

所以,自古武關就是關中重鎮長安南麵最重要的門戶。一旦武關丟失,關中平原上的千裏沃土便會變的無險可依。而且一旦武關丟失,長安東麵的門戶函穀關也會變的毫無意義,因為從武關湧進關中平原的對手可以輕易的從後麵偷襲函穀關,讓這另一雄關麵臨著腹背受敵的悲慘境地。

因溝通洛陽和長安的戰略要地弘農附近的配套防護工事中就包含著雄關函穀關,所以一旦武關丟失,弘農即使再固若金湯也將陷入“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窘境之中,而往往不得不被放棄。

現任的武關守將華雄正誌得意滿呢,哪裏願意因為自己讓弘農和函穀關被放棄?自呂布統兵走後,立馬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軍製,讓士兵的精神提高到可以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鬥。

華雄在整軍,徐榮也絲毫沒有閑著。

徐榮麾下的部曲雖然大多精銳,但是畢竟是新敗之師,雖然敗的不算太慘,與其說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倒不如說是戰略性的撤退和放棄,但是即便如此,重整旗鼓以後的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待於那些‘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戰鬥來檢驗。

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很多時候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可不可以完全體現出來完全是依靠著這個人的狀態、氣勢、心情。

校尉李果看著徐榮僅僅是整頓軍紀、布置防務,卻絲毫沒有讓這支曾經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師重拾那種必勝的信心和欲望的意思。

因為西涼軍馬匹多,騎術也好,所以自然在偵察上優勢很大,可以提前很久就知道對手的行軍動向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