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的逆境中,在任淒慘何的場麵下都不缺少充滿勇氣的猛士。
不得不說,在今日的河陽津穆順就是其中最令人敬佩的那一個。
看著戰事已經糜爛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穆順並不是選擇仗著自己出眾的武力殺出一條血路‘留得青山在’,而是把自己當冬日暴風雪前的最後一根柴火燒掉。
穆順,好像一條選擇逆流而上的大馬哈魚。出於男人的勇氣,出於軍人的責任,也出於對主公的忠誠,他帶著麾下的親兵翻身勇敢的和已經如入無人之境的西涼軍舍命搏鬥。
穆順這麼做並不是圖一時之快的匹夫之勇,而是在用犧牲自己的生命去試圖挽救對自己又知遇之恩的河內太守王匡的性命。
穆順本是河內郡邊陲放牧打獵的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如果不是新晉的河內太守王匡招兵,並且看重他的能力,不拘一格的破例提拔他,那麼恐怕穆順現在還得和家裏養的那幾隻羊為伴,哪裏還有今日施展舞台的空間?
羔羊尚知跪乳,烏鴉亦會反哺。穆順身為鐵骨錚錚的五尺男兒豈能連這牲畜鳥雀都不如?
下定決心舍生取義的穆順用自己個人的勇武和威望感染團結了許多勇敢的但是缺乏指引的軍士到他的麾下,其中大多數為王匡帳下銳不可當的泰山兵。穆順領著他們集結在自家主公王匡的大帳前麵。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穆順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化身成一個深埋在地上的釘子,牢牢的釘在地上,無論西涼軍的進攻多麼威猛多麼淩厲,穆順等人總會通過自己的舍命搏殺一一化解。所以雖然西涼軍在夜襲河陽津的整體行動中無比順利,卻還是拿穆順這裏無可奈何。
直到整個營帳的虐殺接近尾聲,陷入重重包圍的穆順才在西涼軍的團團包圍下,由樊稠和張濟親自帶兵反複衝殺才令寡不敵眾的穆順略顯不甘的閉上疲憊的雙眼。
雖然逆流而上的穆順失敗了。
但是以身飼虎的穆順成功了。
穆順用自己的犧牲成功的換來了王匡和袁紹的生機,為黃河以北的聯軍保留了大腦,保留了卷土重來的機會。
不過即便如此,河陽津的關東聯軍所付出的損失還是過於慘重了。王匡和袁紹兩位太守辛辛苦苦拉扯出來的數萬軍隊,昨天還正摩拳擦掌秣馬厲兵積極準備進攻呢,竟然一夜.不對,僅僅一個時辰的光景便破敗了幹淨,河內太守王匡麾下那支威震四方的泰山軍更是淒慘,作為河陽津裏為數不多敢於反抗的軍隊,他們付出了更為慘重的損失,最後能逃出來的軍士十不存一,建製全無。
河陽津的大捷並沒有讓樊稠和張濟見好就收,而是繼續的痛打落水狗,向東去繼續追殺那些好不容易才剛剛逃出地獄的聯軍官兵。
西涼軍多為騎兵,而聯軍多為步兵。沿著東往冀州逃竄的聯軍士兵的兩條腿那裏跑得過身後四條腿的西涼軍?除了少數可以逃入深山林中的士兵僥幸保住了性命,絕大多數的士兵盡數被殲,基本上沒有人能成功的從河陽津逃出去。
聯軍的主將王匡和袁紹可沒有傻到從陸路逃跑的地步,當穆順率領著泰山軍用自己的生命去掩護主公的時候,他倆在王匡部將楊醜的護送下從亂軍中擠出,一路逃到河陽津屯放船隻的渡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