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毀國祚社稷遷長安(2 / 2)

董太師估計從小家裏窮,生活條件不太好,爹媽都不咋管他,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所以從小有了比較強的逆反心理。

現在一朝權在手了,那就更是便把令來行啦。

這種心境狀態下的董丞相逆反心理極強,是典型的順毛捋。

董太師雖然說為人驕奢淫逸,但是其實很多地方還是非常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的。如果懂他的人的話,隻要建議說的有理有據,想讓董卓聽進去他的意見也並不是難事。比如李儒,比如蔡邕,都是可以董卓服服帖帖的人,再黃琬、蔡邕等清流的建議下,董丞相倒是也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善事。

但問題董卓雖然能做好事,但是做出來的壞事顯然更多。

不擇手段玩弄權術、踐踏法律、破壞經濟、殘害人民、他的種種倒行逆施的殘暴行為,已經嚴重的驚嚇到了滿朝文武脆弱的小神經,所以人人在董太師那裏都是噤若寒蟬的,並沒有太多的言語,平日裏除了自己的情報渠道,董丞相也並不能聽到滿朝文武更多的聲音了。

總之,逆反心理極強的董卓,平日裏見不到朝堂之上的這群木頭樁子再自己需要決斷的時候給不出什麼實質性的好建議,這會兒自己好不容易提出了這麼一個想法立馬就被這麼多人否定,於是憤怒的董太師決定用絕對的威嚴和暴力教育這群木頭樁子如何好好做人勤勉做事。

董卓的反擊來的很快,快的出人意料。

在二月乙亥日,董太師以控製下的皇帝的名義頒布政令以因災異免去黃琬、楊彪、伍瓊、周毖等人的職務,但是黃琬、楊彪、伍瓊、周毖等人仍堅持認為不能遷都,態度超乎尋常的強硬,寧死不從。憤怒的董太師便以向敵通訊而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升官的周毖與伍瓊。本來董太師想把黃琬和楊彪順手殺掉,但是懾於黃琬和楊彪因為頗有威望和賢明得以幸免。

於是群情激奮的滿朝文武很快便在董丞相雷霆萬鈞的手段下又再次的肅殺了起來。

不過,瞧著自己的智囊李儒那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和滿朝文武那一臉的憤怒,董卓明白自己這次任性怕是把簍子捅大了。在大戰當前之際,非但沒有團結人心一致對外,好像還因為自己的問題讓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於是,董卓他很快就後悔自己殺死了周毖與伍瓊二人,無奈人死不能複生啊。不過董卓是一個非常光棍的人,再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他便重新啟用黃琬和楊彪主政朝政大事替自己分擔壓力,但是在遷都的這個事情上卻一點都沒有鬆動和改變的意思。

遷都!

決不改變!

加班加點加速進行!

在二月丁亥日開始,董卓先命李儒以車駕先送獻帝西遷。又以步兵、騎兵逼徙洛陽數百萬人到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饑餓而死、遭搶劫而被殺的堆滿道路,慘象叢生堪比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