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知道曹嵩和黃琬之間仇怨很大,黃琬曾多次在大庭廣眾之下出言不遜侮辱曹嵩,此事若交給曹嵩處理,那必然是可以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靈帝聽後覺得神妙,便依張讓之言讓曹嵩處理此事。
本來,再知道自己案子的主審官是曹嵩的時候,黃琬整個心都涼了,本以為這次妥妥的小命不保了呢,卻不曾想曹嵩秉公執法,不僅沒有捕風捉影,甚至還有意無意的主動幫他開脫罪責,最後僅僅給他定了一個很輕的罪責。
黃琬對此特別不解,曾時候私下去曹嵩的府上登門拜訪,不過曹嵩卻根本沒有見他,僅僅是派人傳話跟他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放你一馬並不是說我想放你一馬,而是國家的法律法規定的就是那樣的,如果我沒有依法行事那就是執法枉法徇私舞弊,並不是說我們之間應該有什麼樣的交情。”
此時才恍然發現自己一直瞧不起的曹嵩竟然是這樣一位高潔之人的時候,黃琬心裏非常過意不去,便做足了準備,執意跟曹嵩道歉。
黃琬一連在曹嵩的府上守了三天,曹嵩卻依然根本不願意見他,最後隻是叫家中的下人傳話給他:“你不應該感謝我,而是應該感謝國家的法典。我永遠忘記不了你在眾人麵前侮辱我和我家祖上的一幕,所以請恕我沒有辦法原涼你。另外,最初因為不了解我對我惡語相向,在得到我秉直公正的處事之後便又企圖與我重歸於好,這並不是君子之為,我很不齒!”
黃琬最後終於還是沒有得到曹嵩的原諒,隻得慚愧的倒退著身子弓著腰離開了。
因為曹嵩的存在,黃琬並不想跟曹操把關係鬧的太僵,雖然他非常不喜歡曹操,但是身為士林之中泰鬥的他,不得不要重視輿論的力量。
當年曹嵩救了他,此時的他哪怕就是曹操走了彎路,他也應該傾其所有的幫助這才是君子所為。自己若是處事太過於嚴苛,哪怕是秉公執行的,恐怕也無法阻止人們惡意的猜測和非議。更何況,曹操所做的事情也並沒有實打實的根據,僅僅是黃琬出於對防範於未然的考慮。
所以,出於對給了自己所有的大漢王朝的忠誠,黃琬還是會堅持的做些什麼,不會給曹操行方便之事,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是出於從曹嵩那裏而來的羈絆,黃琬也不會利用自己手裏掌握的權勢,不會青紅皂白的用雷霆萬鈞之事直接摧垮曹操,這個病人。
刺史黃琬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人道主義的光輝。因為自己是長輩,如果直接動身去看小輩是不合時宜的,但是黃琬在心裏已經暗暗的下定了決心,過些時日他甚至打算不顧曹操惡疾傳染的危險,去探望探望曹嵩的孩子,這個給自己一生羈絆男人的孩子。
黃琬最近身上的氣息一直都很溫暖和煦,直到發現在自己被曹操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