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成就未來,而知識是通過學習而得來的。擁有卓越的學習能力,是現代人生的競爭利器。
學習力作為一種成才資本,包含了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效率等方麵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所以,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比注重學習內容和學習成績更為關鍵。
青少年的學習力培養,不僅要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學會掌握最適合自己的、有利於開發學習潛能的正確方法,這對自己日後的人生發展十分重要。
1.學習,是人生的第一選擇
知識是一切美德之母,隻有知識的江河才能承載起事業和理想之舟。書籍是知識的載體,勤於和善於讀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現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青少年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知識更新,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
青少年在學校裏學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還需要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課本上都沒有,老師也沒有教給我們,完全要靠自己在實踐中邊學習邊摸索。
青少年如果不繼續學習,就無法取得將來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識,無法使自己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這樣不僅不能搞好本職工作,反而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隻有以更大的熱情,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使自己豐富和深刻起來,隻有活到老學到老,堅持終身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實現自身的價值。
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調查,半數的勞工技能在一至五年內就會變得一無所用,而以前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七至十四年。特別是在工程界,大學的知識在畢業十年後還能派上用場的不足四分之一。
因此,學習已變成隨時隨地的必要選擇。
史蒂芬·柯維說:“每個人所受教育的精華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給自己的東西。”本傑明·布隆迪先生愉快地回憶起這句名言。他過去常常慶幸自己曾經進行過係統的自學,而這一名言其實適用於每一個在文、理科或藝術領域內的成就卓著者。學校裏獲取的教育僅僅是一個開端,其價值主要在於訓練思維並使其適應以後的學習和應用。一般說來,別人傳授給我們的知識遠不如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堅韌所得的知識深刻久遠。靠勞動得來的知識將成為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財富。它更為活潑生動,持久不衰,永駐心田,而這恰恰是僅靠被動接受別人的教誨所無法企及的。這種自學方式不僅需要才能,更能培養才能。一個問題的有效解決有助於探求其他問題的答案,如此知識也就轉化成為才能。無須設備,無須書本,無須老師,也無須按部就班地學習,自己積極的努力就是唯一的關鍵。
2.學習能力為青少年成才插上翅膀
什麼是學習能力?簡單地說,學習能力就是人們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越強,就越能夠盡快掌握全新的學習知識,對於青少年來說,就表現為學習成績越優秀。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一個人未來事業的成敗。
在人的大腦中,蘊藏著巨大的學習潛能,激活大腦的潛能便能獲得強大的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是人獲取知識的利器,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強,而有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弱呢?專家認為,這與人早期學習能力的開發有直接關係。青少年隻有不斷挖掘學習能力之源,突破學習障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才會得到驚人的提升。
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人類起源及發展的初期,僅憑動物的本能,人類的祖先就可以簡單地生存下去。而在今天這樣一個發達的科技化、信息化的時代,可以說,不學習就根本無法得以生存。今天,學習的內容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加豐富、更加複雜,然而隻要青少年具有學習能力,學會學習、善於學習,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隻要學會學習、善於學習,就能對紛繁複雜的現代知識,學得快,掌握得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習能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母;學習成功是“元成功”,是一切成功之母。
成功,並不是戰勝別人,而是戰勝自己。一個人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自己,而改變自己的唯一途徑就是努力地學習,通過學習改造內在的品性與能力,從而改變外在的處境與地位。隻有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偉大的勝利者、成功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一個不注重學習、對學習新知識馬馬虎虎的青少年,失敗是必然的。那麼怎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學習新的知識,怎樣才能戰勝自我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充分運用你的學習能力。青少年隻有不斷運用學習能力,才能達到持續更新、持續發展、與時俱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