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3”工程就是一張安全網(1 / 3)

——訪“群力電氣”總經理 俞偉臣

思·辨·性·新·聞·作·品·之·十·二

“係列訪談”一組10篇均載2007年6月《城鄉導報》

坐落在餘杭區星橋街道工業功能區塊的浙江群力電氣有限公司,是一家區級“安全生產示範企業”。若問“群力電氣”緣何能成為“安全生產示範企業”的?總經理俞偉臣笑而回答:“因為我們建立了一張安全網,網名就叫‘013’工程。”

何謂“013”工程?俞偉臣解釋道:“0”就是無安全生產事故;“1”就是1名共產黨員或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3”就是每名黨員或積極分子在1個月內要發現3個事故隱患,排查後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群力電氣”有13名共產黨員和29名入黨積極分子,兩者相加共42人,占企業人員的42%。有42人帶頭做安全生產工作,且每個月查找隱患126條以上,就確保安全生產了。譬如,夏天來了,有人騎著摩托車來上班,卻未戴頭盔。有名黨員提議,早上在傳達室設安全生產監督崗,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者一次教育,二次罰款。這樣一來,凡騎摩托車的都戴上了頭盔。

俞偉臣說,“花大力氣抓安全生產是‘逼’出來的。”“群力電氣”搬入星橋工業功能區塊幾年來,雖然未發生過重大事故,但磕磕碰碰的事情還是不少。因為公司員工多數住在臨平,騎摩托車上下班,所以在路上就偶有車禍發生。雖然未造成人員死亡,但也要花精力、時間去對付,連抓生產也顧不上了。而在生產中也有磕磕碰碰的小事故發生,調查取證忙得不亦樂乎。所以,下決心狠抓安全生產。

實施“013”工程後,早上一上班全體員工就學習安全生產規章製度,相互督促。一穿工作服戴手套,二盤長辮子,三查機器設備和工具,在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後再開工生產。同時,各種生產都建立了安全生產製度、台賬,按製度規定操作,並記錄在台賬裏備查。“群力電氣”抓好全員安全培訓,利用技術比武的平台,讓剛進企業的員工學習滅火機的使用、各種生產工具的使用,以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因此,近年來未發生過事故。安全是發展的基礎,安全生產抓得緊,發展的步伐也加快了。去年,“群力電氣”完成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而今年到5月底已完成銷售收入近6000萬元,預計今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目前,“群力電氣”準備新建廠房,增添生產設備,力求有更大發展。

建立企業與員工的“命運共同體”

——訪“杭機數控”總經理 陳水林

安全生產是企業與員工的“命運共同體”。試想,一家企業發生了重大事故,遭殃的不僅是員工的生命和財產,企業也會由此而一蹶不振。杭州杭機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水林如是說,也是他管理企業多年來的深刻體會。

坐落在運河鎮興旺工業城的“杭機數控”,曾經發生過員工敲傷手指、金屬物刺傷眼睛、高空掛鉤脫落等事故。事故發生後,耗費了大量精力、財力、物力,既影響了員工生產情緒,也難以如期完成生產任務。所以,企業最怕事故發生,期望的就是安全生產。陳水林說,這幾年來,“杭機數控”把安全生產理念融入生產管理之中,把安全生產理念滲透進員工頭腦,讓員工自覺遵守安全生產各項規章製度。同時,“花錢”買安全,去年一年僅廢棄生產工具、購買新工具就用了7萬多元。如,為了安全生產,吊鉤上的鋼繩隻準用2年時間,使用時間一到就調換。

陳水林說,“杭機數控”在安全生產方麵做足了文章,歸納起來是堅持“四個建立”,建立安全保障體係、建立車間部門“責任田”、建立員工自我保護製度、建立監督管理製度。“杭機數控”有員工250人,其中有半數是外來務工人員,包括如何自我保護在內的安全生產意識亟待提高。由於生產機床,員工在生產中就是與鋼鐵打交道,根據生產環境和員工綜合素質,在安全生產方麵就必須認真對待。

建立安全保障體係,就是層層簽訂責任狀。總經理與集團公司簽,交納安全生產抵押金;副總經理與總經理簽,也交納安全生產抵押金;副總經理與分管的車間部門簽,把安全生產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車間跟班組簽、班組跟員工簽,從上而下、從下而上形成安全生產的保障體係。安全生產並不是靠“運氣”,靠的是認真落實各項規章製度。所以,每個車間部門都有自己的安全生產“責任田”,要把自己的“責任田”管好。所謂“責任田”就是指生產第一線,“杭機數控”有3個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就必須在生產現場抓安全生產管理。“杭機數控”有一名專職安監員,還有安全生產領導小組5人。6個人的任務就是在生產車間抓安全。同時,通過培訓、宣傳,讓員工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為了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杭機數控”建立安監組,加強了監管力度。對違規操作、違規生產的該批評教育的就批評教育,該罰的就罰,毫不含糊。隻有這樣,才能做到警鍾長鳴。

懸崖峭壁上的“蜘蛛人”不見了

——訪“郭家石礦”礦長 王玉青

石礦作業是最危險的,隻要見到懸崖峭壁上掛著的一個個“蜘蛛人”,就會讓人提心吊膽。不過,餘杭區中泰鄉郭家石礦已經不見“蜘蛛人”,取代的是一台機器、四個人在平台上操作,這就是中深孔爆破技術。

中泰鄉郭家石礦礦長王玉青經營這家石礦20多年,每每見到“蜘蛛人”,晚上就睡不好覺,連別人打個電話來,心裏也一陣緊張,生怕出了什麼事故。因為,郭家石礦出過人員傷亡事故,出了事故既要賠錢,還有許多後事要料理,弄得人精疲力盡。事故沒有處理好,生產就要停止,可是客戶催著要石子,特別是上海客戶催得更急。如果不能如期供貨,合同違約要賠錢,連客戶都走了,你說急不急?

“所以,安全生產第一嘛!”王玉青這樣說。於是,王玉青多次到浙江湖州、江蘇丹陽等地考察、取經,要改造落後的生產辦法,采用先進的中深孔爆破技術,提高安全係數,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王玉青說,“這次技改,花了73萬元,購買了設備,改造石礦作業平台,現在安全了,晚上也睡得著了,聽到電話鈴聲也不害怕了。”

王玉青帶著記者到現場察看,果然不見了“蜘蛛人”,4名員工站在機器邊上操作,從上而下地開采。下麵則是挖土機作業區,挖土機伸開長臂將石塊鏟進裝載車裏。感受現場,發現郭家石礦作業人員不多,有揚塵但不多,有噪聲但不震耳。王玉青向記者解釋起來:過去,郭家石礦采用擴壺爆破技術,後來又采用淺孔爆破技術。“擴壺爆破”就是從下而上掏底,炸藥一炸,石塊從上麵崩落。“淺孔爆破”就是在懸崖峭壁上打洞裝炸藥,最多時有35人係著繩子掛在懸崖峭壁上作業,就像“蜘蛛”一樣,你看危險不危險?

“現在好了,采用了中深孔爆破技術,人員安全了,產量也上去了。”王玉青說。“中深孔爆破”,就是由上而下、分層分台階開采,人員當然安全了。郭家石礦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作業人員從35人降至4人,原來一天放2~3次炸藥,而現在3天放一次炸藥,但開采量從每天的3000噸上升到20000噸。由於郭家石礦的石質適宜澆築路麵,所以上海的道路澆築,都需要購買郭家石礦的石子。為此,郭家石礦被認定為浙江省第一批高速公路瀝青路麵層石料供應商,獲此資格的全省僅7家。

嚐到安全生產甜頭的王玉青,正在謀劃創辦綠色石礦,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提升到新的高度。

溫馨提示繃緊安全弦

——訪“精拔拉絲”總經理 王銀富

“下雨了,路滑,請注意安全!”每當天氣變化,或下雨,或刮風,杭州萬盛精拔拉絲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銀富就會想到在外行駛的駕駛員,於是就發個短信向駕駛員提個醒。

坐落在崇賢鎮境內的“精拔拉絲”,是一家鋼材精加工生產企業。所以,20多個駕駛員在外跑業務,送鋼材。駕駛員在外,一怕天氣變化,二怕精力疲勞,因此每當天氣變化或中午時分,王銀富就會通過發短信的形式,向駕駛員提示。駕駛員收到短信後,一陣溫暖在心裏流淌,都說這種提醒是很溫馨的。

為了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在“精拔拉絲”的生產車間裏,除了溫馨提示,還有溫馨的“設計”。就拿戴安全帽來說吧,車間裏生產工人的安全帽是紅顏色的,裝吊車的安全帽是黃顏色的,而管理人員進入車間戴的安全帽是白顏色的,而且戴上安全帽一律要係緊帽帶。紅顏色表示安全係數小,更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好安全工作;黃顏色表示安全係數大,但更要注意不能傷害別人。“精拔拉絲”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做到“三個不”,王銀富說:“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戴上安全帽,還要係緊帽帶,別看事情小,但確實很有效。有一次,車間裏一個工人在拉鋼材頭時,往後一退,腳步未站穩,頭部碰上一堆鋼材。如果不戴安全帽,或者未把帽帶係緊,安全帽脫落,腦袋就會開花。由於強調了戴安全帽,係緊帽帶,就避免了事故的發生。王銀富說,溫馨提示是一個方麵,處罰是另一個方麵,比如安全帽帶不係緊,罰款100元。

“精拔拉絲”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麵總結出一條經驗,叫“0333”工程。“0”,工亡事故為零,還有“三不”,“三管”,“三無”。“三不”,上麵已經介紹了。“三管”,就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管、別人的安全大家管、下級的安全上級管。“三無”,就是個人無違章、崗位無隱患、班組無事故。在生產車間裏,戴白顏色安全帽的要管戴紅、黃顏色安全帽的,體現了別人的安全大家管,下級的安全上級管。王銀富說,抓安全生產還要注意工人的情緒,情緒也是引發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情緒不好,可能開不好吊車;情緒不好,可能搞不好生產。所以,“精拔拉絲”工會組織,發現夫妻吵架,就會上門相勸,穩定情緒,避免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