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一間製瓷的露天場所,幾位師傅正在製作陶瓷。他們每個人都在忙碌著。高速轉動的石盤裏的一塊塊陶土,隨著石盤的轉動和製瓷師傅手指的移動,原本醜陋的陶土在他們的手下變成了碗、杯、花瓶。看了製陶,再過去是上釉和繪瓷間,手藝精湛的老師傅在幹透了的陶瓷上麵,熟練地施粉繪彩。在他們靈巧的手中,瓷器慢慢披上外衣,呈現出它的魅惑之美來。
陸伯父帶他們到會客處,上茶後,笑嗬嗬地看著劉青:“不知劉公子要特製什麼樣的瓷器?”
劉青拿出幾張圖紙,遞給陸伯父,笑道:“上麵這張的瓷器製作五十套,下麵這幾張是一套的,製作十套。”
最上麵那張是蓋碗及水盂的製作圖紙,下麵幾張則是現代功夫茶藝的茶具:聞香杯、品茗杯、茶海、茶荷、茶托等。
陸老伯叫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進來,劉青再仔細講了製作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茶具顏色的要求,老師傅便領命而去。
這些茶具的形狀陸伯父從未見過,但他作瓷器這一行幾十年,經曆的多了,有些客人的要求常常稀奇古怪的,也很正常為。當下他也不問這瓷器的用途。一行人又回到陸伯父家休息。
這種碗杯等物的製作非常簡單。第二天,訂製的茶具成品就送到了陸府劉青的手上。劉青看了甚是滿意——這景德鎮的瓷器,果真是“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名不虛傳。
五十套蓋碗,青花瓷的作了十五套,甜白瓷作了十五套,還有二十套,則在甜白瓷的基礎上,隻用寫意的手法,在杯身和杯蓋上,各簡單繪製了幾筆,梅、蘭、竹、菊、荷五種花樣各四套,看上去甚是雅致。本來一個茶館這點茶具是不夠的,怎麼奈劉青現在並不富裕,實在不敢多做。
“劉公子,按你的要求,在這上麵這麼簡單地繪了幾筆,沒想到竟然有這等效果,甚是雅致啊。”陸伯父過來拿起一套荷花圖案的蓋碗,仔細端詳後笑嗬嗬地道。
這種客套話劉青自然沒有當真,她笑著回讚道:“伯父窯裏出產的瓷器,果真是瓷之精品。”
“劉兄,你這是茶具?”陸寶成卻不像陸伯父一樣隻當它們作瓷器,拿起幾種茶具來擺弄半天,一臉疑惑地問劉青。
劉青則正等著陸寶成這一問呢。接下來嶽陽茶館在開業前這段時間,陸寶成是不回去的了,她得讓陸寶成對她的茶藝有信心,畢竟陸續的投入還得陸寶成拿錢出來。更重要的是,她還有一筆生意要跟陸伯父談,談成了這幾十套茶具的現錢不但現在可以不給,後麵的財源還會滾滾而來。而這談生意嘛,當然得講究策略——自己上竿子去求人,還不如讓人來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