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財大似乎很敵視京財大啊。”王諾從劉德川的語氣中嗅出了濃烈的對立情緒,忍不住就查找起一些信息來。
高校和高校之間,隻要是生源重疊的,很少沒有矛盾,像是滬市財經大學和燕京財經大學這種學府,那更是狗腦子都差點打出來。
不查不知道,一查下去,王諾就被嚇了一跳。
滬市財經大學和燕京財經大學何止是相互間有對立情緒,簡直稱得上死對頭。
不僅在學術圈互相下絆子,就連學生之間也經常在論壇和職場上麵搞針對,雙方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看到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劉德川作為滬市財經大學金融研究所證券期貨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導師,平時除了帶帶學生之外,不管是學術還是業務兩個領域,都和京財大的人有矛盾。
學術不用說,兩邊是老冤家,業務方麵,滬財大在燕京開班、京財大在滬市開班,這一點就是利益衝突,還有金融機構的一些合作項目,也屬於需要競爭的範疇。
所以,劉德川看到有能夠給京財大添堵的時機,他是萬萬不會錯過的,表現出來的形象也有點像是熱血青年。
“好像……”王諾心裏突然想到:“我也算滬市圈的。”
中國金融圈在對外的時候肯定是一個整體,但內部有點派係之分,京圈的金融勢力,不管是學術還是業界,優勢是基本麵信息支撐強大,粵浙為主的南方圈則是資本實力雄厚,滬市圈兩邊都差一點,但整體實力卻隱隱強出一線。
王諾畢業於滬市金融學院,工作也是在滬市,他算是滬市金融業界的人,但滬市金融學院和萬利金融研究所都屬於那種搭不上分派的角色,是以王諾根本沒想過這回事。
現在劉德川卻把“王小明2168”當做滬市金融業界的一個可以平等交流的人,那麼……王諾本來就是準備找劉德川要一個碩士學曆。
“劉教授,您有京財大金融研究所的資料嗎?”王諾打出了這條信息。
“你要學術領域的,還是業界的?”劉德川果然迅速就回答道。
“我在業界工作。”王諾實話實說。
業界?滬市業界的分析師?可能姓王?哪一個呢?劉德川腦海裏頓時浮現出一大堆王姓的分析師,但他很快就放棄了探索。
中國姓王的人在一億左右,分析師裏麵也有一大堆是姓王的,劉德川想破腦袋都不可能得出答案。
“京財大在業界跟京圈的資本合作比較多,滬市的項目就開得很少了,畢竟地緣關係擺在那,”劉德川籠統概括了下,然後道:“我給你傳一些資料吧。”
一小會之後,王諾就收到了劉德川發來的文件。
打開一看,王諾對滬財大和京財大的冤家程度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劉德川給的資料裏麵,不但有京財大對學術領域的研究方向和階段性成果等等信息,業界的合作夥伴、合作項目等資料也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