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正常了(1 / 2)

“9月份美國國債發行量環比呈增長。”由於有過一段時間的考量,王諾毫不猶豫削減掉這個變量。

美國國債是個很奇特的東西,國債是聯邦政府的借條,美國的國債規模突破0萬億,其中有很多的短期國債,還債的錢算在財政支出裏麵,錢不夠怎麼辦?財政部拍賣債券。

國債發行采用定期拍賣方式,每周一拍賣個月和6個月期的國庫券也就是國債,第三周拍賣1年期的國庫券,月中會宣布年期的國庫券拍賣金額,其他的5年、10年、0年等類型國庫券的拍賣時間都不在9月份。

所以確定9月份美國國債發行量環比呈增長,就是確定短期國債會增發。

從流動性和流動量來看,通過增發國債來降低雙流,是一種策略。

增發國債,一般會讓利率上升,債市於是變熊,也就是壓低債券價格,但對美國經濟體製來,這又不是100%概率的事情,如果由於強勢美元而流入的資金足夠的話,就是一種調節方式。

但是,國債增發就是增加財政收入,也就擴大後麵的財政收支表格,屬於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刺激通貨膨脹,結論就是……大概率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美元貶值。

什麼情況下需要刺激通貨膨脹率、讓美元貶值呢?大概率是因為升值區間已經被拉出來了。

也就是,老美已經賊精賊精的完成了幣值調整的剪刀式掠奪的一半節奏。

“幣值上升的時候,反控通貨膨脹率、借錢花錢,幣值下跌的時候,刺激通貨膨脹率、刺激經濟、賣貨還錢,一個周期就是一次掠奪,長線上任意貨幣的貶值又讓債務可以有滾雪球的操作空間……”

腦海裏浮現出金融世界的真理公式,王諾對於金融二字又有了一些敬畏。

不管怎麼,削減掉了一個變量,王諾腦海裏的數據圖的輪廓就變得更加清晰了,他傾向於認為美元先漲後跌。

於是乎一個有趣的猜測就浮上了心頭,王諾在9月底是會交割給也許是彙儲的交易方足足48億美元的頭寸,而9月中下旬或許是美元幣值的高峰,然後……交易方是不是已經又完成了另一批遠期交易,對衝掉美元可能貶值的風險呢?

算下來,交易方似乎有時刻抹平風險、隻賺穩定利息和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可能性操作,這才是官方機構的慣有作風,安全為主。

“假如時機合適,彙儲甚至可以高低穀的適當點位披露更多的‘真實’的倉位,然後拉開更大的敞口,吞掉多一點的額外利潤,積少成多的話,總體資產價值就不會受到影響,有趣的是,每年那麼多的貿易逆差和已經很久沒有增加彙儲體量的數據,裏麵透著……”

“什麼意思?”和千千萬萬已經接觸到金融世界核心數據的人一樣,王諾此時仿佛看到東方神龍和西方巨鷹在隔空對視,上麵那些家夥可能早就交手了千萬次。

加上抽過來的5000萬,現在賬戶裏有億8000多萬美元,加上公司入賬的個億使用受限的資金,最多能動用的資金池就有4億8000多萬之深。

但公司的那個億,是拿來防止市場劇烈波動而導致某些交易出現問題,實際上不能用,除非……能維持賬麵上不會出現相應數據的虧損額度。